APP下载

消费“拉面哥”

2021-03-18高伊琛发自山东临沂南方周末实习生刘欣昊

南方周末 2021-03-18
关键词:拉面停车场杨树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发自山东临沂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欣昊

拉面哥正在穿白色厨师服,准备在家门口摆摊做拉面。

在通往杨树行村的必经之路上,已有指路标牌。杨树行村被称为“拉面哥家乡”。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 摄

★三大运营商都在村里建了5G基站。“在咱乡镇来说,(杨树行村)是第一个开通5G网络的。为了保障这些网红,我们可以说不计成本。”

张廷霞以不同于村民的站位高度,将“拉面哥”的执著态度总结为沂蒙精神。她已经有了一幅乡村振兴的蓝图规划:以“拉面哥”为核心打造旅游区。

“我感觉现在要一天不如一天了。”摆摊10天后,迮祥武有了撤离的念头,宋琼琼在一旁说,“没来的都想来,来了就想走。”

“拉面哥”家三四公里外,路便开始堵了。

每隔一段,立着一块“拉面哥家乡”指路标牌。人流缓慢移动,横幅多了起来,商家们带着“为拉面哥点赞”“发扬山东拉面哥精神”字样打广告。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旁,染色小鸡、套圈飞镖、葫芦木雕琳琅满目,摊贩吆喝着苹果、冰淇淋、臭豆腐等吃食,一个喇叭不断重复着:拉面哥家乡,大美杨树行村,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请看一下农家副食品,草鸡蛋、鹅蛋、花生、红烧熟牛肉……

沿着摊位行进约二十分钟后,抵达此行目的地——位于半山腰的“拉面哥”家门口。

在那则“一碗拉面三块钱,卖了15年不涨价”的短视频面世后,视频主人公——39岁的程运付走红网络。以他为中心,他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杨树行村正迎来一场网红经济的狂欢。

在这个瞬间,程运付家成为“全中国流量最高的地方”。这间砖制小平房,被成百上千直播者包围。更外圈,是五十多条红色横幅,密密麻麻缠在树枝间、贴在邻居墙上。

屋里,这场农村网红经济的主角程运付一脸倦色,他重复着无数次告诉媒体的话:“欢迎他们来,希望帮助下老百姓,带动下农副产品,叫全国都知道有这个穷山沟。”

“为了远道而来的人”

2021年3月9日早上6点出头,程家门口已经热闹起来。

在手机镜头层层包围下,有人搬了张桌子,在音乐声中写书法,免费赠送;有人表演口技,捏着嗓子讲故事;有人在分发报纸、口罩;更多的人选择了一展歌喉。“大家好,我是来自山东的,献上一首歌曲。”在一个明显的破音之后,演唱者索性将原曲外放。

程家正门口的那堵墙上,也被贴上了几条横幅,正似“舞台”的背景板。数个音箱同时工作,播放着鼓点强劲的土嗨歌曲,夹杂着主播们的歌声,一公里外都隐约可闻。

大哥程运明在门口数米处注视着这一切,有些无奈地说,弟弟凌晨两点才睡。“每天都这样,每天都到(凌晨)一两点。”他戴着口罩,紧锁眉头。此刻被围住的房屋,正属于程运明,他近二十年在县城打工,并不回村居住。

弟弟程运付留在村中,结婚后,学了拉面的手艺,在大集卖面。各地集市有固定时间,以农历为准,五天为一轮。算下来,一个月可以赶24个集。

程运付这些日子没有赶集,都待在家里。“主要是为了这些远道而来的人。”程运明解释。

周末尤为拥挤。“流动人口一天我感觉好几万。”中国移动摊位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员工说。人多了,网变卡了。中国联通费县朱田营业厅工作人员孙光耀2月28日在后台监测到,杨树行村“流量上涨太快”,次日他被临时叫到村里扩容,因为“数据爆了”。

三大运营商都在村里建了5G基站。“在咱乡镇来说,(杨树行村)是第一个开通5G网络的。”孙光耀提到,采购设备人工等共花费50万元,“为了保障这些网红,我们可以说不计成本”。

“后台扩容过几次,基站也扩过两次,现在都是满负荷运营。”孙光耀前两天查看过数据,同一时间大约有四百余人同时上传视频——仅指使用联通网络的那部分。

程运付已经习惯了身份的骤变。被围观、被消费、被质疑炒作,他一度烦扰,但现在“想开了”。“我想着以我微薄之力改变我家乡。”他这样定义他的选择。

上午八点多,程运付刚吃过早饭,坐在小马扎上,不时撇过头,瞅两眼墙角的监视器。“我看看有没有闹事的。”监视器镜头正对大门口,原本用来看货,已经“安了六七年”。

大门紧闭,每隔一个小时左右,程运付会出门打个招呼。主播们最期待的是拉面时间,上午九点多,“拉面哥”会在家门口支起面摊,一卖就是五六百碗。出门的瞬间,现场响起“Can you feel it”《非诚勿扰》男嘉宾出场BGM,他熟练地将面团拉出一道长弧线,扬起些许面粉,在几百个镜头的聚焦下,像是场华丽的演出。

“好客杨树行村”

在3月9日上午这次出摊前,程运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拉面仍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一碗面赚四五毛,拉一整天,赚两三百元。受限于消费能力,当地其他拉面摊的均价也不过四五元。

头几年,定价三元是没办法打入市场的。“(顾客)不认可,不知道你这三块钱能不能吃饱、好喝不好喝?”那时三元面里还得放肉,现在肉贵,便不放了,鸡蛋、卤味另外收费。慢慢地,积累了一批十几年的熟客。

程运付觉得只有“自食其力”,这份钱才赚得踏实。他家还有两亩地,种着地瓜、花生和芋头,种一年,卖一两千元。“原来我们村下边的路,大部分都没修。说难听点,这是鸟都不拉屎的地方。突然间我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人物,就开始扶贫、铺路。”

“你知道这里的水蜜桃多少钱吗?”他说,“在这里,5块可以买50斤。”在他看来,这里的东西都很好,就是价格被压得很低,自家的几十棵桃树,结了两百来斤桃子,却只能卖二三十元,完全回不了本。

这个典型的山东“穷山沟”正在期待这份突如其来的流量红利,它以自己的方式谨慎保护着“拉面哥”的热度。

杨树行村曾是全乡镇最后一个通电的小山沟,村民1500余名,务农为生,主要种植地瓜与花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无法机械化操作,只能人工种植收割。

几辆摆渡车往返于村口和“拉面哥”家坡脚。司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车辆总是满员。车窗口贴着提示:免费乘坐。村口停车场写着“好客山东人,免费停车场”。一些摊位前,有“免费茶水”,能“免费充电”。

当地人小心保护着“好客”的标签。“拉面哥”走红后,杨树行村反应迅速。头两个停车场是临时占用耕地,在3月初连夜建好的。“他们(指马蹄河村,下辖杨树行自然村)在那边弄了两个停车场,我们在这边弄了两个,以后发现还是不够,我们继续加了停车场,现在是8个。”杨树行村负责人张廷霞介绍。

90后村民王松坤戴着红袖标,在车流最密集处维持秩序。“我们小山村以前根本就没有人。”他望着这条刚拓宽的村中主路感叹,“礼拜天的时候,这一整条路,有4公里的地方,站着的都是人。”

张廷霞以不同于村民的站位高度,将“拉面哥”的执著态度总结为沂蒙精神。她已经有了一幅乡村振兴的蓝图规划:以“拉面哥”为核心打造旅游区。设想中,村中有山、有水库、有小桥,还有停车场。

不过,这份规划尚在策划之始,未与程运付沟通。

但“景区”雏形已经出现。部分村民将房间腾出来,门口贴“民宿”字样,单间小床50元,大床80元。一处院落,正屋加偏房,能住超过十人。水储在桶里,瓢浮在上面,暂无自来水可用。一位屋主热情而骄傲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村里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空间较大的几户人家才能做民宿,已经全部住满,供不应求。

而通常出现在旅游景点的5辆摆渡车,车辆并非县市或村委安排,而是车主主动过来,“因为他想在我们这里搞旅游,愿意给咱们村免费拉。”

张廷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时间紧张、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全靠“加夜班”。“晚上都加到一两点。”一位执勤村民说,自己三天加起来只睡了10个小时。原有道路宽4米,他们把路边一些小枝桠推倒,将路拓宽了三米多,可两车并行。

引导车辆、维持秩序、多地执勤,村里出动了二十多个人在为这件事服务,“党员、积极分子,还有群众,自发地给我们帮忙。”张廷霞说,这些劳动没有报酬。

在王松坤看来,全村人达成共识,无偿支持,造就了现在的局面——到访者越来越多,热度持续升高。“村里不管是需要用谁的地做停车场,还是要把谁的地拓宽,都是‘行,随便,抓紧去,没有说不行的。”他将同在山东的网红“大衣哥”做起参照,“大衣哥火了之后,他们就开始围着大衣哥赚钱再赚钱,现在我们村就是服务再服务。”

像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王松坤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这次回来义务帮忙还要忙多久,取决于“全国人民支持我们到什么程度了”。

“哪里热闹去哪里”

没人能想到,“拉面哥”流量大到这种地步。只要位于杨树行村,不管镜头对准什么,都会有人愿意看。

几十秒钟的视频,带来了半月有余的高关注。主播们都知道,“拍火拉面哥的人”叫“萧县彭佳佳”,一个22岁的安徽在校女大学生。她平时喜欢拍些美食类短视频,每条视频播放量数千不等。2月22日,彭佳佳在费县的大集上见到程运付,拍摄了他做拉面的片段。发布两条视频,播放量超过两亿,程运付成了“拉面哥”。

彭佳佳也很诧异:“其实也没任何技巧,我就把我和拉面哥正常交流说的几句话剪出来放到抖音上,没想到当天晚上我粉丝就增长了几十万。然后第二天早上,我的粉丝直接涨到了50万。第二天中午,我又发了第二条视频,没想到那个视频直接就爆了。”

程运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还原了最初的走红节点:“阴历十一那天(2月22日),他接了一个电话,我们山东电视台说来采访他。他还打电话问我,电视台来采访他干吗,他都不知道咋回事,我也不知道,家人都不知道。”

“他打电话问我,能让来吗? 我说你就是个卖面的,人来就来呗。”从那开始,程运明逐渐感觉到了弟弟的热度。在短短一两天内,程运付经历了疯狂的围堵和直播。

“拉面哥”为什么会爆火? 人们总是答,因为他15年卖拉面不涨价,只卖3元,因为他朴实、善良、正能量。程运付自己找不到正解,怼在面前的镜头数量直观地告诉他,他已经被“流量”选中了。

已出现的结果即为新的原因。发现“拍拉面哥能涨粉”,更多主播奔赴而来。55岁辽宁房车旅游主播刘立新指着停车场竖立的免费停车标牌:“我就拍这几个字儿,现在(后台)播放量46万。”

对于主播们来说,“流量”意味着粉丝量能增长,打赏金额能增加,直播带货销量能变高。“你活跃的气氛越高,吸粉的几率越大。”“美猴王”主播的绝活是扮装。猴子面具下,是山东人刘树展涂着红色眼影的年轻脸庞。他早上5点起床,化好装就出发。

在线活跃度尤为重要。“比如你人气高,直播间一两千、两三千人,人家就给你刷礼物,然后你给他点关注。”29岁的刘树展自称是户外主播,“哪里热闹去哪里”。他2016年起在短视频平台喊麦,一度拥有50万粉丝,后被封号,改换赛道“做了猴子”。在“拉面哥”家门口直播,他平均一天能涨一两千粉,而在别的户外活动,日均增粉量只有50至200。

在这一“流量场”中,他们互为观众,也互为推手。有打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济公的,有东北二人转舞台的羊角辫和红脸蛋的,也有反串者的古风红裙的。还有一位是绿色长假发、绿帽子、红色长袍,挂着一前一后两个牌子,写着“七叶子”,在人群中尤为显眼,也被许多镜头对准着。

就算不懂直播规则的村民们也心知肚明,表现“出格”才能赢得流量的倾斜:方言“七叶子”的意思是“二百五”。一位村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种是为了吸引人,为了火,有的时候他就不要脸皮了。”“七叶子”主播曾向媒体说起,这是“在家研究直播大半年”的结果。

针对这一现象,平台大多用“限流”“封号”来应对。抖音平台在三天内,共处置直播间52个、冒充“拉面哥”账号202个。抖音于2月28日发布公告:坚决反对用户蹭热度、恶意炒作,对热点当事人过度消费等行为,尤其是刻意利用其流量谋利的行为。

▶下转第8版

猜你喜欢

拉面停车场杨树
停车场
Maxe 迷宫闯一闯
停车场迷宫
跟踪导练(五)
一碗拉面加个蛋
高跟鞋
迷宫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