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鸟种粮食,这是要把鸟宠上天啊

2021-03-18方锐

智慧少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口粮候鸟越冬

方锐

有一种很酷的户外休闲活动,名叫观鸟。发烧友们举着各种摄影器材,对着大自然中的鸟儿一通狂拍,只为留住它们美丽优雅的倩影。假如你是一位资深观鸟爱好者,你肯定会发现,如今人与鸟的关系变得特别和谐微妙,人类不仅不会再用稻草人来吓唬鸟儿,甚至还会为它们专门种植“专属粮田”,生怕它们吃不饱似的,几乎要把它们宠上天了。

在北京过冬,超划算

中国人自古至今都非常喜欢鹤,因为它们品相清新脱俗,步态娴静优雅,还象征着延年益寿,简直是宝藏候鸟。

每年到秋冬时节,北京官厅水库就会迎来灰鹤,他们是来这里越冬的。这个结论可能会打破大家以往的认知:灰鹤为什么不迁徙到温暖的南方,非要在寒风刺骨的北京郊区过冬呢?图什么呢?图北京风大吗?难道灰鹤要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真相其实特别简单:灰鹤“自身系统”优化升级了,越冬出现了北扩现象。灰鹤发现,如果咬牙挺一挺,在北京郊区过个没有暖气的凛冬,明年开春再向北迁徙,可以缩短迁徙的总路程,这是多么经济划算呀!真怀疑灰鹤悄悄上过奥数课了!

不知道北京第一场寒风透骨的时候,灰鹤有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假如这时候还能靠一身正气咬牙坚持的话,那么,当官厅水库结了20厘米厚的冰层时,灰鹤会不会满脑子都是羽绒服和人类的被窝?

除了一身正气,灰鹤还能靠啥过冬?

灰鹤这样的候鸟该如何对付寒冬呢?它们可没有冬眠的本领。

奥妙就在水边的稻田里。你以为灰鹤一直站在冰层上过冬吗?它们可不傻。粮食不香吗?稻草不暖和吗?只要胃里不空,就有足够的热量抵御寒风。

像很多涉水的候鸟一样,灰鹤早已修炼出了两副肠胃:天气和暖时,它们就吃高蛋白、高热量的荤食,蜗牛啦、蜥蜴啦、昆虫啦、小鱼小虾啦,好为繁殖后代提供足够的能量。当天气寒冷时,它们的胃就开始经受“清汤寡水”的考验,能找到的食物仅限于农民伯伯遗落在田地里的庄稼颗粒和草籽等,但它们也会十分香甜地吞进肚子里去。所以,灰鹤在北方越冬的法宝之一就是不挑食,荤素都能大快朵颐。

灰鹤的第二样法宝是一种行为智慧:同睡不同吃。说白了就是,大家伙儿各凭本事去填饱肚子,谁也别抢别人的饭碗;吃饱喝足后再挤在一起睡大觉。这样做,鹤挤着鹤,那就相当于盖了一床超级大的羽绒被,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散失,也是“鹤生安全”极大的保障。这是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滋生出的防御本领,它们可真聪明啊!

人类为灰鹤的口粮操碎了心

假如官厅水库边没有稻田,稻田里没有稻谷,灰鹤能熬过漫长而饥馑的冬天吗?这个问题细思极恐,所以相关动物保护机构就开始有意识地为灰鹤们种口粮。听到这个消息,那些在几千年历史中被稻草人吓破胆的麻雀们哭得好大声!是的,同样是鸟儿,凭啥灰鹤的待遇这么高?

这项为灰鹤等鸟类提供口粮的活动叫“补偿服务”,人类把玉米、高梁、大豆、蕎麦等农作物种植在灰鹤栖息的地方,甚至连停车场都撒了种子,真怕饿着灰鹤。

受到这种优待的不仅是北京的鸟儿们,北京往南的黄河流域,当地人也为大鸨等鸟儿准备了可口的麦田;再往南的长江流域,等待鸟儿们的是水稻盛宴,燕子啊、鸥鸟啊,可以尽情享用人类为它们奉上的美食。人类已经敞开怀抱,为野生鸟类提供人间天堂,无论是久居此地的土著鸟,还是过路客,都一视同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鸟类,真是幸福!

人与鸟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专家将其称之为农田生态系统。随着我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类将会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居之所,而鸟类也会为人类奉上最美妙的歌喉与舞姿,那时的世界必定就是天堂的模样了吧。

猜你喜欢

口粮候鸟越冬
萝卜萝卜快显形
水蛭越冬技术
雪后林鸟
千奇百怪的石头
致命的超速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候鸟
祖传“口粮”
“0”与世界末日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军粮——战斗口粮与营养(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