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管理,引领成长

2021-03-18刘秀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6期
关键词:成长班级管理

刘秀竹

【摘要】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用“心”去管理,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成长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心”去管理,才能更好地引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用“上进心”营造集体氛围

苏联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在于抓住学生的上进心。”拥有强烈上进心的学生,才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如果学生没有上进心,产生厌学情绪,任何教育都白搭;学生的上进心一旦被激发,就会如干涸的稻田被注入清泉,一下子绿叶舒展,生机盎然。所以,教育学生要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为基础、为前提。

为了培养“勤学守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笔者依据学校和少先队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在班级中开展了竟评“文明班”“争当三好”“文明之星”“好学之星”,以及颁发各种表扬信等活动,并发动全班学生出谋划策,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引导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先进,争上进。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生热情高,干劲大,成效好。同时,笔者以德育为动力,每周的班会课专时专用,运用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名人轶事和先进事例等材料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深刻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有了上进心,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二、用“责任心”管理班集体

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为对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会自觉学习、不断进取。由这样的成员组成的班集体才会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退居幕后”,提供平台,让学生当家作主,放手学生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并形成轮值制度,激活学生的管理潜质,人人都有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履行班级管理职责的机会,从而去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做到班级管理没有局外之人。笔者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由学生展开讨论,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制订出各种制度,如《安全公约》《卫生公约》《纪律公约》等,并制定评比细则,共同监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励了学生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习惯紧密結合起来,使全班学生都想为集体做事,为集体争光,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三、用“关心”凝聚班集体

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都需要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组建良好班集体的向心力。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学生之间的互相关心,是凝聚班集体的强大力量。笔者注重运用这股力量去抓班风建设,引导班级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每接手一个新班,笔者都要对学生进行普访(访家庭、访原任教师),以求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全方位关心学生,并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笔者班有位学生的妈妈因患癌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去世了,除了丢下年幼的姐妹俩外,家里还欠上了巨额债务,家中的一贫如洗和悲痛的心情使她萌生了弃学的念头。笔者除了鼓励她、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外,还在班里收集、统一意见后,组织了“爱心捐款”活动。班上学生踊跃捐款,纷纷解囊相助,并且这种爱心扩散到了整个校园。这位学生感动不已,返回学校后更加努力学习了。事实证明,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班集体使学生遇事能够商量、同心协力解决问题。同时,笔者利用班会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心中有他人”“同学之间”等主题班会,起到了凝聚班集体的强心剂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利用这一契机,在班上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严抓学风的建设,开展了学生“一帮一”“优帮差”活动,形成全班同学互助互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集体凝聚力不断增强。

四、用“谈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能创设出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易于沟通,更能使学生接受教育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笔者经常深入班级接触学生,通过与学生聊天,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来激起学生对自己的好感。笔者还要求学生写日记,借这一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抒发内心世界的空间,以尊重和信赖为前提,鼓励学生在日记中与笔者谈心事,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操行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都乐于与笔者交流,师生关系犹如知心朋友般和谐,许多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用“爱心”感化后进生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后进生更加需要教师的爱滋润心灵。所以,应该特别重视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坚持“不落下一个学生”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多地去挖掘、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理解、倾听、期望”和“耐心疏导、宽容过失、维护自尊”等关爱他们的方式,不断通过创造机会,适时鼓励等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构建平台,让后进生也有机会展示自己,感觉到“原来我也可以!”让他们的自信随着自己的特长油然而生、尽情展露。受到表扬的那一刻,也就是后进生开始树立自信,并积极成长的开始。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只要足够用“心”,就能建立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从而更好地引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OL].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1b9352f3ba0d4a7302763a85.html.

[2]李效民. 三管齐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J].甘肃教育,2011(10):1.

猜你喜欢

成长班级管理
班级“无课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