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瑜蔓 一弦一柱皆华年

2021-03-18刘文

优雅 2021年2期
关键词:扬琴曲艺乐器

刘文

五方坐地,一曲清韵,一缕茶香,加上有唱、有白、有情的韵文,四川扬琴以其艺术形式和历史文化底蕴,自2008年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得主唐瑜蔓一直在用她的艺术实践赋予这门传统艺术以新的活力。

赏心乐事谁家院

曲径通幽居。穹顶通透,天光直泻,墙边有连廊,廊上有花窗,斜坡顶、薄封檐端整别致,翠竹掩映,朱红漆柱、牡丹屏风鲜艳耀眼,典型的成都老茶馆元素在这大楼之内、高空之中汇集。这是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的“青亭”茶廊,在这里见到了扬琴青年表演艺术家,唐瑜蔓。眼前的她,从容和煦,感觉某种古典风致与现代风尚的和谐统一正在这个空间发生。

四川扬琴最适合在茶馆里演唱。然而,除了“资格”老成都外,如今已鲜有人知。事实上,很多人对此要不闻所未闻,要不存有误解——第一次听到“四川扬琴”的人,大都和我一样,会认为这只是件乐器。其实,四川扬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的以唱为主、兼有说白的曲艺形式。因此,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其唱本近似戏剧台本,虽近剧而非剧,特点是“坐地传情”,不是以形体表演来完成剧本任务,而是用音乐来烘染描绘环境,用声腔来塑造人物。五方坐地纵古今,清词丽句竞风流,是四川扬琴最大的魅力所在。

谈到四川扬琴的魅力,唐瑜蔓滔滔不绝。她说:“四川扬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演时,多人分持扬琴、京胡、三弦、碗碗琴和鼓板,围坐一起,即俗称的“五方人”。“五方人”于四川扬琴而言,承载了太多。它不仅仅代表了这五件来自不同地域的各具特色的乐器,代表了操持这五件乐器的五位演员,也代表了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而这些角色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都要在观众的耳朵中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四川扬琴是根据人物性格定情发声。”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境遇、特定情节出发,运用不同的发声部位、共鸣腔体、音色变化、润腔手法去表现人物性格、境遇、感情。“五方人”是五种声音的融合,也是五个人情感的交汇。其中,扬琴作为骨架,讲究的是唱奏合一,丝丝入扣,引人入胜。唐瑜蔓说,她一直要求自己的就是,让自己的唱腔也能充当其中一种乐器,能低回婉转也能慷慨悲歌,能苍劲有力也能委婉动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爽朗时而软糯。

为了让更多人能理解四川扬琴,唐瑜蔓在弹唱的基础上,更凸显了表演艺术,手眼身法,一举一动,皆与人物心理律动紧紧相扣,这样即使是听不懂四川话的观众,也可以从表演中得以解读,进而领略一曲的无尽妙处。此外,唐瑜蔓还提到了四川扬琴的唱词之雅。除了以情动人,四川扬琴更是美的艺术,可以说,它以极美的形式表现了中国人最深刻的感情。“首先是音乐美。扬琴分大调和小调,大调大开大合,戏剧张力十足,而小调缠绵婉转,就像我们常形容四川妹子的——‘乖哖嗲。然后就是唱词美。跟别的曲艺不一样,它文学的底蕴很深。几百句唱词全是词,一韵到底,美极了!”

其实,扬琴最开始便是文人贤士的幽居乐事。“当时,请一个戏班子的钱只够请扬琴五方中的一人。”时至今日,在老成都人的眼里,听扬琴依旧代表着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老成都话说“假斯文,听扬琴”便是最生动的调侃。

老茶馆里,台上五方就位,演员全情投入,而这些传承人水平的表演完全免费,台下方桌竹椅盖碗茶,宾客满堂,津津有味地体味着扬琴的雅致,有的閉目和着节拍,时不时喝一口面前越泡越淡的茶……

古曲新韵代代传承

人如草木,岁岁枯荣。“扬琴之前是没有年轻人来听的。对我们来说,最悲哀的就是,你能明显感觉到,每过一个冬天,过了年之后再来表演,台下听你演出的人就少了一波。不过庆幸的是,近几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

作为国家级非遗四川扬琴的传承人,唐瑜蔓最强调就是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四川扬琴艺术“走出去、传下去”。唐瑜蔓坚持,属于四川扬琴的观众是需要认真培育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应当有更直接的方式传达出属于扬琴艺术的美。这一切要从认识、欣赏开始。于是她频繁走入校园,通过讲座导赏、现场演示,为许多青少年人打开扬琴世界的大门。除了推广,唐瑜蔓常年致力于儿童及青少年曲艺教育,并取得可喜成绩。2013年起四川扬琴教学引入成都市中小学普及教育,组建四川扬琴少儿小乐队,进行四川扬琴非遗传承教学,成绩卓著;2015年8月带领学生以四川扬琴《春夜喜雨》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获园丁奖;2016年8月领学生以四川扬琴《春夜喜雨》参加CCTV中艺盛典全国艺术精英争霸赛,获得特金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8月领学生以四川扬琴《秋江船歌》参加第八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第四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获一等奖、园丁奖等,不一而足。

“你猜一下,今天依旧活跃在四川扬琴一线表演舞台的艺术家平均年龄是多少。是60岁。你能想象吗?我的师父刘时燕老师,已近80岁,还经常上台演出,但你光听声音,是绝对听不出来的,嗓音清亮,精气神一点没变。”唐瑜蔓耳闻目见前辈老先生们的精益求精、勤勉不辍,在他们这里,“毕一生,尽一事”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生发于内心的认同和坚持。她因此不敢有懈怠,也不能有懈怠,主动创造让年轻人走近传统艺术的契机,同时倾心培养壮大新生力量,让传统艺术的师承代不乏人。

事实上,四川扬琴传承到了唐瑜蔓这一辈,其实也才是“德派”四川扬琴的第三代。四川扬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而唐瑜蔓更是师承四川扬琴前辈大家——“德派”表演艺术家刘时燕,学习“德派”四川扬琴女腔演唱,承袭了德派创始人李德才先生行腔流畅婉转、华丽妩媚、人物刻画细腻的“德派”艺术风格,为四川扬琴这一传统艺术再添风华。

在唐瑜蔓看来,她最大的责任是要将德派扬琴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德才师爷的扬琴艺术有着“清雅应在京川上,德才分乎砚婉间”的美誉(砚:指程砚秋,婉:指魏婉卿,即魏长生),而著名文字学家杜道生曾为恩师刘时燕撰写对联“德音雅韵善才服,时雨春风娇燕飞”,如今德派扬琴艺术能不能走向更远的未来,就要看他们这些德派传人能不能将老师的唱腔风格传承好,将德派的表演风格运用到每一个人物中去,让角色赋予德派艺术常青的生命。表演时,唐瑜蔓都是以德派艺术的唱腔风格演绎人物,这些人物立在舞台上,往往是鲜活的、灵动的。

说到兴起,唐瑜蔓给我展示,当场唱了几段。虽然未曾披挂装扮,但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功底尽显,处处既在唱腔的规范里,又沉浸于曲目的情势中,旦角的灵动婉转便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学习、精细练习中生长流动起来。

热爱可抵岁月长

唐瑜蔓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打扬琴有时候开心,有时候不高兴。“我不弹咯。”唐瑜蔓偃旗息鼓。“为啥子喃?”老师问。“因为没得观众。”“这时候我老师就把他女儿的布偶拿出来,摆起来,‘看,都不都是观众。”没过一会儿,唐瑜蔓又停手了:“没得水喝,我不弹。”老师的爱人又把榨好的果汁递上去,“好嘛,那我彈。”

对唐瑜蔓来说,扬琴,既是儿时伴她成长的伙伴,更是带她徜徉艺术天地的知音。可以说,在音乐的世界,她们已彼此不分,它是她表述心灵情感的另一种语言,而她也庆幸自己从事这份美好的事业。

唐瑜蔓是七个月就出生的早产儿,从小体弱,经常在头上输液,父母怕因此影响智力,便决定送她去学乐器。因为母亲学的是小提琴,一开始便有意让唐瑜蔓继续自己的未竟之志,谁知去重庆市歌舞团拜访小提琴老师却不遇,反倒被建议,“要不你们学扬琴嘛。这个老师很厉害的,是歌舞团扬琴首席,而且扬琴在台上都是坐最中间的。”就这样,刚满3岁的唐瑜蔓开始跟着著名扬琴演奏家、改革家刘绍勤和刘琪勤兄弟学习器乐扬琴演奏。

唐瑜蔓从小就展现出音乐上的天赋灵气,早早地就拥有了轻松自如地游离于琴弦间的能力。“四岁多、五岁的时候,我去开始参加各种艺术人才比赛,每次都是金奖、一等奖,那时候别人一说起扬琴就是唐瑜蔓。”从中学时代起她就自发地进入了音乐的世界,天赋与热情相互成就,不拘于扬琴,连声乐、竹笛演奏、葫芦丝演奏都有涉猎。

唐瑜蔓身上似乎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她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手记下生活里的吉光片羽,她学习不辍,新事物信手拈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除了音乐上的不断精进,唐瑜蔓的文化成绩也很优异。高考那一年,唐瑜蔓拿下520分,正好够西南政法大学的分数,但是提前批的四川音乐学院已经把唐瑜蔓的档案调走,而当年四川音乐学院的招录分数线是210分。进入川音之后,天赋能力很快被专业、系统的学习梳理,她的扬琴技法与理论修养在飞速提升,当然,以唐瑜蔓旺盛的学习力,她还有别的收获,“用现在的话来说,别人都在谈恋爱,我在搞乐器。”演奏多种乐器,使她获益匪浅。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独到的技巧,在逐渐掌握之后,她有意识地相互借用,这种互补,不仅有助于乐曲的表达,对乐器的技法拓展也有推进的作用。

回报很快到来;虽然唐瑜蔓对回报与否并不刻意,她更在意学习的过程。2003年,大学毕业的唐瑜蔓准备攻读研究生,但被告知学校扬琴专业并没有设立硕士点,她转而开始找工作。那时,四川曲艺研究院在悦来茶馆每周都有定点惠民演出,唐瑜蔓直接跑去问是否需要演员,然后便和工作人员约了时间到团里去考核。“到现在大家说起这个事情还会被逗乐,别人考试都是人到了就行,你是拉了一车乐器来。”各种乐器轮番上演了一遍后,面试结束,当时的徐丽桥(前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团长当即就说:“下个星期一来排练嘛。”唐瑜蔓就直接进单位了。也是在这里,唐瑜蔓遇到了她的恩师刘时燕老师。“对我的专业发展,我师父一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悉心指导。”初出茅庐的唐瑜蔓,在老艺术家们的倾囊相授中,获得了别人从未有过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天赋与努力彼此成全,学艺与演出相互照鉴,越来越多的目光集聚到唐瑜蔓身上,越来越耀眼的星光在她身上闪现。2014年,唐瑜蔓凭四川扬琴《活捉三郎》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

当下,大部分人习惯了看流量小花的情感故事;热衷于八点档的热播剧;追捧八卦和口水评论。这早已不是传统音乐的时代,也因此,如唐瑜蔓的扬琴传承人之路并不好走。唐瑜蔓一路走来,以坚守传承、以探索创新这门传统艺术。她希望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受众感受到,四川扬琴是一门高雅的说唱艺术,能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添彩,而并非过时的昨日黄花。

采访结束已经到了下午5点钟,天光还是透亮的,西斜的太阳与薄云叠在一起,昏黄里于是又掺进了些淡淡的紫粉色。虽是12月,阳光洒下,风里再没有一点凛冽了,尽是温和的暖意。唐瑜蔓就在这样的光景里坐着,旁边是从地面一直延伸至天顶的木质镶板,背后是绿竹掩映的壁画,远处承载精美摆件(大批出自景德镇的纯手工青花瓷瓶)的案几,整个画面传达出的温和妥帖的底调。艺术不是空中楼阁,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假,传统如是,生活亦如是。悉心的保养和时光的浸染留下的温润,显然是张牙舞爪的快餐娱乐和博人眼球的新新酒店所求之不得的。

猜你喜欢

扬琴曲艺乐器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学乐器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乐器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