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足球运动与中强度持续跑步健身效果比较的系统综述
2021-03-18郑鹭宾
李 阳,焦 巍,郑鹭宾
(1.青岛大学体育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2.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北京 100084;3.上海健康医学院体育部,上海,201318;4.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健康中国”“足球振兴”是目前的国家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完善针对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南,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足球快速发展,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2]。《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 年)》则指出,振兴和发展足球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事业[3]。目前国内对足球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足球领域,对足球科学与健康的研究成果较少,与全民健身、足球振兴的国家战略不相适应。
休闲足球运动(recreational soccer,RS),指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小场地足球比赛,场地大小约为人均80 m2,人数约为6~18 人,运动频率为每周2 次及以上,运动时间为每次45~60 min,可根据参与人数、参与人群适当调整场地大小、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组织形式类似于我国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的小场地足球比赛[4-5]。近年来RS的健身效果成为国际足球运动研究的热点。研究[4,6-9]表明,RS能够提升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体育活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往往关注于运动强度相对恒定的步行、跑步和骑行等传统健身方式,而对于运动中强度发生显著变化的RS 是否能够达到与传统健身方式相似的效果,尚存争议。现有文献主要比较研究RS与中强度持续跑步(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running,RU)的健身效果。有研究[10-11]表明,RS 与RU 在改善人体健康水平的效果上类似;也有研究[6,12]表明,RS 在某些方面的健身效果要优于RU。本文通过对比分析RS 与RU 的健身效果,提出研究建议,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丰富大众健身方案、普及足球运动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
为确保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客观公正,笔者依据PRISMA 声明[13-14]的系统综述指导原则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质量评价、数据提取等研究策略。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系统评价PICO(participants,interventions,comparison,outcomes)原则制定文献纳入标准。①纳入类型:只纳入中英文文献,所有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②研究对象:以改善身体健康水平为干预目的的普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群体,排除运动员群体。③干预措施:研究对象分RS 组与RU 组,RS 组主要干预措施为小场地足球比赛,RU 组主要干预措施为中强度持续跑步的相关设计方案。干预时间至少持续12 周,干预频率每周2 次及以上。④结局指标:评价人体健康改善效果的相关指标。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②重复发表的文献;③综述类文献;④会议摘要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由第1 和第2 作者采用独立双盲的方式进行文献筛选,当意见相左时,由第3作者进行判断,最终由3名作者共同商定。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BSCO⁃Medlin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检索时间设定为2009 年1—12 月。中文检索主题词为“足球”“休闲足球”“小场地足球”“跑步”等;外文检索主题词为“soccer”“football”“recreational soccer”“recreational football”“small⁃sided soccer”“small⁃sided football”“run”等。为求准确,对参考文献进行二次补充检索,以尽量纳入所有符合要求的文献资料。
1.3 研究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
纳入研究的文献依据2010 版PEDro[15]评价标准进行评分。PEDro 主要用于物理治疗实践RCT 的评分,其11 个评价标准分别是:①受试者的纳入条件有具体说明;②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③分配方式是隐藏的;④各组重要的预后指标在基线处都是相似的;⑤受试者全部设盲;⑥实施治疗的治疗师全部设盲;⑦对至少测量1 项主要结果的评定者全部设盲;⑧在最初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中,对85%以上的人进行至少1 项主要结果的测量;⑨凡是有测量结果的受试者都必须按照分配方案或对照条件接受治疗,否则应对至少1 项主要结果进行“意向治疗分析”;⑩对至少1 项主要结果的组间统计结果进行报告;⑪研究将提供至少1项主要结果的点测量值和变异测量值。研究质量评价的标准为:A=9~10,B=6~8,C=4~5,D<4。
1.4 数据提取
对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逐一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主要包括:①作者、发表时间;②干预对象、性别、年龄;③干预方案、干预分组、干预总持续时间、干预频率、每次持续时间、运动强度、干预效果等。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97 篇,其中外文文献576 篇,中文文献21 篇。将以上文献导入EndNote X8 软件,去重后得到有效文献326 篇,其中外文文献319 篇,中文文献7篇;阅读标题、摘要筛除无关文献后得到文献19 篇,阅读全文后剔除7 篇,最终纳入系统综述的有效文献12篇,均为外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Figure 1 Literature selection flow diagram
2.2 研究质量评价
根据PEDro 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研究质量评价(表1)。结果显示,纳入的12项研究分数为4~6 分。系统分析共纳入受试者370 名,其中RS 组188名,RU组182名。
表1 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评价Table 1 Research quality evaluation diagram included in the literature
2.3 RS与RU的健身效果比较
在纳入的12篇文献中有11篇以普通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以中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的4篇,以绝经前女性为研究对象的6篇,1篇研究对象包括青年男性和女性,1篇研究对象为常见慢性病(轻度高血压)患者。
2.3.1 血压和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比较
有4项研究[6,10-11,21]比较了RS与RU对中青年人群RHR的影响(表2),其中1项研究[11]受试者为中青年男性轻度高血压患者。4 项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RS 与RU改善RHR的效果相似,均能显著降低RHR水平,且无性别差异。Krustrup 等[6]的研究表明,经过12 周RS后,静坐少动男性(20~43 岁)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分别下降了8 mmHg(P<0.05)与5 mmHg(P<0.05)。RU组的变化与RS组相似。该团队又以静坐少动女性(19~47岁)[10]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6周的RS与RU试验,结果显示:受试者SBP在RS组与RU组均下降了7 mmHg(P<0.05),但DBP在RS组干预效果显著,在RU组干预效果不显著,RS在改善受试者DBP的效果上要优于RU,说明RS降血压的效果可能优于RU。该团队[21]研究结果显示,RS与RU干预后,受试者SBP和DBP均无显著变化,这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由于受试者中途因故退出,试验组和对照组完成试验的分别只有7 人和8 人。
表2 RS与RU对心血管系统的干预效果比较Table 2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RS&RU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2.3.2 体脂率、体脂含量和瘦体重比较
在纳入的12 篇文献中,有4 项研究[6,10-11,21]比较了RS 与RU 对体成分的影响(表3),结果表明,RS 与RU 在降低体脂率方面具有一致性,无论男女,12 周以上的RS 与RU 都可以起到降低体脂率的作用,且效果类似。Krustrup 等[6]的研究同时证实,经过12 周的RS 后,静坐少动男性(20~43 岁)的体脂下降了2.7 kg,比RU 组下降更显著。因此,RS 在降脂方面比RU 效果好。现有研究结果显示,RS 对瘦体重的影响效果似乎更好,Krustrup 等对静坐少动健康人群男[6]、女[24]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瘦体重方面RS 较RU 效果更优。
表3 RS与RU对体成分的干预效果比较Table 3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RS&RU on body composition
2.3.3 VO2max比较
在纳入的文献中,有5项研究[11-12,17,21-22]对比RS与RU 对VO2max的干预效果(表4),5 项研究的结果趋于一致,RS与RU均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VO2max水平,且二者的效果类似。在5 篇文献中,3 项研究[11-12,22]以男性为干预对象,2 项研究[17,21]以女性为干预对象。12周后,男性与女性的干预效果相似。有2 项研究[17,21]进行了超过12 周的干预。结果显示,长期RS 对VO2max的干预效果较RU可能更好。
表4 RS与RU对运动表现的干预效果比较Table 4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RS&RU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2.3.4 反向跳(counter movement jump,CMJ)比较
有2项研究[12,19]对RS组与RU 组的跳跃能力进行了比较(表4),以男[12]、女[19]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各1篇。Milanović 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20~40 岁静坐少动男性经过12 周的RS 与RU 干预,反向跳表现分别提升了12%(P<0.05)和3%,RS 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RU。Helge 等[19]对19~47 岁成年女性进行14 周的干预,发现RS 与RU 都能显著提高CMJ 的水平,且效果接近。以上研究表明,RS 对人体跳跃能力的干预效果可能优于RU。该结论尚需高水平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另外,RS 与RU 对人体跳跃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也需进一步研究。
2.3.5 姿势平衡能力比较
有3 项研究[19-21]探讨了RS 与RU 对姿势平衡能力的影响(表4),评价方法主要为Flamingo 测试,3 项研究均证实了RS 与RU 对平衡能力的积极作用,且效果类似。其中2 项研究[19,21]为对女性的干预研究,1 项研究[20]为对男性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无性别差异。
2.3.6 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
纳入文献有2 项研究[6,21]比较了RS 与RU 对人体BMC、BMD 的干预效果。1 项研究[6]证实12 周RS可以增加静坐少动男性(20~43 岁)的下肢BMC,但RU 组未见显著变化。另一项研究[21]则表明,经过4个月RS 后绝经前女性总BMD 显著增加,继续干预12 个月后,总BMD 水平持续增加,但RU 组变化并不明显。此外,Helge 等[19]的研究也证实,14 周RS 对绝经前女性胫骨BMD 的改善要优于RU。研究表明,在改善骨骼质量上,RS 效果可能优于RU。
3 讨论
作为一种可以改善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健康水平的锻炼方式,RS近年来在国外备受关注。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强度间歇性和动作复杂性的特点会使机体产生更好的生理适应。虽然RU、力量训练等传统运动的健身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其具有运动节奏单调、枯燥等特点,难以长期坚持[25]。作为团队项目的RS,具有良好的参与体验和归属感,大大提高了锻炼的持续性。
3.1 运动强度与复合动作
在参与1 h RS 期间受试者的平均心率可以达到最大心率的80%,部分时间心率可达最大心率的80%~90%,甚至超过最大心率的90%(图2),这可能产生比RU 等传统锻炼方式更显著的健身效果[6]。相关文献[24,26]显示,无论参与人群的年龄、体能状况和先前的足球运动经验如何,都会表现出此种心率特征。即便是超重的2 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男性和前列腺癌患者,也能够安全参与RS,且心率特征与健康人群相似[27-29]。另外,RS 由激烈的复合动作构成,在1 h 的RS 中,每4 s 就会有1 次间歇的活动变化,包括100 次高强度跑、46 次向后或侧向跑、23 次射门和65 次转身,且中间穿插着低强度恢复期[30]。运动中的急起、急停、对抗等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刺激[31]。研究[16,21,23]表明,RS 在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加瘦体重、提高姿势平衡能力等方面效果优于RU。运动强度适宜与混合动作较多是RS 健身效果更好的重要原因。尽管训练期间心率很高,但与慢跑、间歇跑、力量训练等其他运动相比,RS 的自感疲劳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最低[18,25]。
图2 静坐少动青年男性参与RS的心率分布[6]Figure 2 Heart rate distribution in RS of sedentary youth men
3.2 流体验(flow)与归属感
流体验是指人们高度专注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满意和愉悦的感觉,以致失去时间、疲劳感知的主观状态[32]。Elbe 等[18]在一项涉及休闲足球、持续跑步、间歇跑、力量训练等4 项运动的流体验研究中发现,RS 组的流体验最好。Krustrup 等[25]的研究同样证实了RS 中良好的流体验。在4 组干预项目中,RS 组的RPE最低(图3)。体力运动作为一种可以改善人体健康水平、预防慢性病的运动方式得到普遍认可[33]。目前国内关于定期体育锻炼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时间持续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方面。在普通人群中,能够长期坚持以上模式体育运动的人数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运动比较枯燥、流体验水平较低;通常,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在几个月后就减少或停止运动参与[34]。有必要找到一种既能保持锻炼的持久性,又能达到与传统健身方式健身效果相似的运动。RS 似乎可以成为提高不同人群健康水平,辅助慢性病治疗的一种选择。与传统运动方式相比,RS良好的流体验可以保证参与者能持续参与锻炼。
图3 不同类型运动对静坐少动男性RPE的影响效果[25]Figure 3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ports on RPE of sedentary men
团队归属感也是RS 的一大优势。RS 可以增强团队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保持运动状态,并且可能会激发运动人群参加锻炼的动机[35-37]。在1项研究中招募1 组患有2 型糖尿病的中年男子,他们在研究结束2 年后仍在一起踢足球[28]。Sousa 等[7]的研究提出,在RS 中参与者享受的社交互动有助于建立彼此间深厚的友谊,从而持续参与运动。研究指出,在整个研究期所享受的社交互动可能有助于改善受试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RS 干预,流体感和归属感可以激发人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3.3 血压和静息心率
研究结果(表2)显示,RS 在改善RHR 方面与RU相似,在改善DBP 方面可能更优。RHR 已被证明是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标志,RHR水平增加与血管氧化应激增加、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38]。现有研究[6,22]表明,3~4 个月的RS 可以显著降低参与者的RHR 水平。RHR 水平降低的可能机理是静息时交感神经活动减弱[8,10]。RS 可能比以相似平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RU更能刺激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适应[21],目前的研究支持这种观点。RS 与降低血压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血压的降低与多种机制有关,包括通过RHR 测量评估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11,16]及肌肉毛细血管数量的增加,降低了外周阻力[10]。RS还能显著改善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脂联素水平[39]。ET-1 是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的内皮源性血管收缩因子,过高的ET-1水平可能会影响NO的血管舒张作用并促进超氧化物的产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硬化[40]。脂联素可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抵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41]。
3.4 体成分
研究结果(表3)显示,RS 对增加瘦体重的效果更好,而RS在降脂方面的效果与RU效果相同。多项研究[6,10,21]证实,RS所包含的各种复杂动作,能够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使人体的瘦体重显著增加。相关资料[42]显示,脂肪氧化速率比较理想的运动强度区间为60%~80%HRmax。考虑到在RS 中的平均强度水平约相当于最大心率的80%,这可以解释RS 中的脂肪消耗状况。Randers 等[43]的研究结果显示,超过12 周的RS,每周的运动频次由2~3 次降至1 次,体脂含量仍然会显著下降。在64 周的RS 中,运动次数从每周约2.4 次(1~12 周)减少到每周约1.3 次(12~64 周)后,总脂肪量和脂肪百分比都显著下降。一种可能的解释是,RS 提高了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身体氧化脂肪的能力。研究[44]结果显示,在RS 的过程中,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水平显著升高。在RS 期间,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胰岛素水平降低[45],这加速了脂肪分解,导致FFA 增加[46]。有研究[47]发现,RS 还会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从而刺激脂肪分解。另外,通过测量一段时间的RS 中肌肉氧化酶的变化,Bangsbo 等[17]发现,4 周后RS 组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和3 羟酰基辅酶A 脱氢酶(3-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HAD)活性显著增加(分别为9%和8%),RU 组CS 活性增加了12%,但HAD 无明显变化;RS 组肌纤维毛细血管数增加了18%,但RU组无明显变化。这表明RS 的高强间歇性特点可能会对肌肉氧化系统的生长产生影响,通过加快脂肪分解,提高肌细胞氧化能力,使体脂率显著下降。
3.5 VO2max
VO2max是心血管疾病的有力预测因子[48],其代表的有氧能力的改善能使日常体力活动,如骑车、爬楼梯、购物等变得更加容易[49]。表2数据显示,长期进行RS与RU锻炼,对提高VO2max水平有显著帮助,且效果类似。Milanović 等[12]对比研究了12 周RS 和RU 对20~40 岁静坐少动男性VO2max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VO2max水平分别增加了14%(P<0.05)和12%(P<0.05),二者作用效果相似。这与之前报道的静坐少动的健康青年男性[6,22]和患有高血压的中年男性[11]在12周RS后的VO2max水平变化相符。RS同样能改善女性VO2max水平,静坐少动的女性(19~47岁),经过16周的RS 后,其VO2max水平有显著改善,效果与RU 组相似[17]。Krustrup团队[6,22]通过时间分段测试发现,在长期改善有氧能力方面,RS 可能比RU 更有效果。在训练的前4 周,RS 组和RU 组的VO2max水平有显著改善,情况相似,但只有RS 组的VO2max水平在随后的8 周内进一步增加,这表明RS 组在整个训练期间保持着更强的心血管适应刺激(图4)。2 组在训练期间的平均心率相同,但RS 组心率的分布范围更大,反映出在参与RS 时运动强度的频繁变化。原因可能是高运动强度使RS在进一步提高VO2max水平方面优于RU。相关研究[50]表明,在训练期间提高跑步速度可以提高耐力训练跑步者的VO2max水平。尽管RS 时的心率可能高于心率最大值的90%,但RS 组的自感劳累程度较低。结果显示,训练的类型影响心血管对各种运动的反应,RS 可能对长期VO2max水平的改善有更好的效果,但需进一步研究。
图4 RS与RU对静坐少动青年男性不同运动时段VO2max影响效果对比[22]Figure 4 Effect of RS and Ru on VO2maxin different exercise periods of sedentary youth men
3.6 跳跃能力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参与RS与RU 后受试者的身体成分变化相似,但是RS 对跳跃水平的提高远大于RU(图5),这表明体质量下降可能不是跳跃能力改善的主因[12],运动的类型可能会对跳跃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RS 包含多次冲刺、转身、铲球、射门、加速和减速[23,43]等可能提高爆发力的动作。RS 包含复杂动作,使腿部肌肉在快速加速和短跑过程中被大量激活,这种刺激程度会比单调且频率稳定的跑步效果更佳[19]。此外,长期RS 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氨的产生,降低氨基酸分解代谢,增加瘦体重[47]。无论是RS 还是RU 都会增加跳跃高度,但RS 对腿部肌肉力量的影响更广泛。现有研究[19]表明,RS 可以通过提高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以及改变肌纤维的类型比例,使跳跃表现更加出色。
图5 RS与RU对静坐少动中青年男性反向跳影响效果对比[12]Figure 5 Effect of RS and RU on CMJ in sedentary youth men
3.7 姿势平衡能力
表4 数据显示,RS 与RU 在改善姿势平衡能力方面效果相似。Jakobsen等[20]的研究结果显示,RS对身体压力中心摆动长度和晃动包络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RU,这显示RS 可能会更有利于改善姿势平衡。姿势平衡由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和视觉感觉系统的功能决定[51-52]。人体姿势平衡能力提高的机制可能与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和视觉感觉系统的功能改善密切相关。RS 包含各种复杂动作和位置变化,在运动中,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和视觉感觉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这可能会使肌肉产生更大程度的神经适应。与相对单调、强度较低的RU 相比,在RS 中,高频率、不同节奏性的脚部移位会在姿势控制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21]。对RS 能改善姿势平衡的另一个解释是,在进行RS 时通常需要高度关注外部环境,包括球及球员,与主要关注循环重复运动模式本身的RU 相比,这种非平稳的交互作用可能对认知和注意加工能力产生更大的适应性影响[20]。
3.8 骨骼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参加RS 会提高骨密度和骨量,RS 能有效地刺激骨骼的适应,并可能降低参与者跌倒、降低骨折的风险[53-54]。Barene等[55]的研究表明,RS 显著提高了血浆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表明受试者在参与过程中包含一定程度的高强度、高冲击动作,这提高了骨形成率,提供了成骨刺激。Helge等[56]的研究也证实了RS 对骨形成的影响,参加12 个月RS 后,OC、1 型前胶原N 端前肽(procollagen 1 N⁃terminal peptide,P1NP)水平都得到了显著升高。在RS 中各种不同动作和不同方向产生的、施加在骨组织上的肌肉力,促进骨矿化,提供成骨刺激。长期RS后产生的成骨作用会导致BMC、BMD增加,对防止跌倒性骨折、骨质疏松等有较好的作用[57]。RS 改善骨骼质量的机理可能与运动中各种不同动作、不同方向产生的冲击力有关,在RS 中各种高强度、高冲击的复合动作提供了成骨刺激,促进了骨矿物质吸收,使BMC、BMD水平显著提高。
4 RS的参与局限
与RU 的健身效果相比RS虽然有功能优势,但存在组织困难和运动风险控制问题。①与RU等传统项目相比,RS 虽然有本身特有的优势,但其集体性的特点也导致参与局限性,受制于工作、家庭、场地等外部环境因素,RS 参与人数往往难以保证,每周参与多次RS 的目标不易实现。②存在一定的运动风险。有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每周进行2次持续1 h的RS,参与者会有5%的受伤概率,且大多数发生在运动初期[5],尽管由于比赛强度、速度较低,身体接触较职业比赛少,受伤概率相对较低,但是仍然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提示循序渐进进行运动、改变规则等,通过科学宣传与指导,降低受伤风险。③研究表明,虽然常见慢性病人群参与RS 的安全性有一定保障,但对于患有严重慢性病的人群,应谨慎参与中高强度RS。RS存在的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等问题,恰恰是RU 具有的优势。探索RS 与其他运动方式,如跑步、力量训练及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组合健身的运动方案,实现优势互补,探讨协同生理效应和作用机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尽管目前高水平RS与RU健身效果对比研究尚不充分,但仍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①持续12~16 周,频率为2~3次/周的RS,对改善中青年普通人群的健康效果与RU相似,甚至更好;②对于RS与RU干预慢性病患者效果比较,高水平RCT较少,结论尚不明确。对于RS 的研究仍需深入,需加强对不同运动方案、不同参与人群的健身效果,以及与RU、HIIT、力量练习或协同锻炼等传统健身方式的效果比较研究,以进一步确定RS的健身效果,推荐最佳协同锻炼方案。
5.2 建议
5.2.1 推动RS在国内的研究
2016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全国建设足球场地约6万块,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以上5人制足球场地[58]。随着社区“小场地”的不断增多,以小场地比赛为主要组织形式的RS将成为国内大众重要的健身方式。目前国内将RS与健康促进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无论是静坐少动的健康人群还是患有常见慢性病的人群,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长期参与RS都会产生积极的健身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RS的健身效果在某些方面超过RU。在“健康中国”“足球振兴”背景下探析本土化的RS对不同人群的健康干预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5.2.2 关注RS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目前,国外RS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静坐少动健康成年人及常见慢性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仅有少数文献以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Vasconcellos等[59]的研究表明,经过12周、每周3次的RS会改善肥胖儿童身体成分、VO2max水平、静息血压、血脂和血糖、C反应蛋白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等水平。Faude等[60]的研究同样证实RS对改善超重儿童健康的积极影响,但同时显示,RS对改善超重儿童的身体成分的效果不明显。在RS对超重男童心理干预方面,Seabra等[61]的研究证实,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对于改善超重男童自尊、自信和身体满意度方面有积极作用。目前就RS对儿童青少年干预效果的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不同人群的健身效果的结论能否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在健身效果上儿童青少年是否存在如成年人一样的性别差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形势下,探索RS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5.2.3 设计适合不同人群的RS健身方案
文献表明,不同的RS 健身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健身效果。Vasconcellos 等[62]研究了不同活动频率RS对肥胖青少年(13.8 岁±1.4 岁)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 周RS 干预,每周3 次比每周1次能更有效地促进身体成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的改善。Aslan[63]通过研究(31.7±7.6)岁的男性参与4种不同形式的RS,探讨在进行RS过程中改变场地大小及球员人数对心血管、自感疲劳的影响。未来需要通过研究改变RS 的单次时间、频率、规则等构成要素,确定在不同RS 健身方案下的生理适应情况,进一步根据人群特征制订符合科学规律的最佳运动方案,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5.2.4 进一步确定RS的健身效果
(1)本文纳入的RCT文献较少,且文献对于RS与RU 的效果对比侧重点不同,因此结论指标较为分散。受干预条件的限制,样本量普遍较少,难以进行meta分析;且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难以得出确定的结论。目前,RS 研究的主要局限是样本规模相对较小,干预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更大规模、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RS的健身效果。
(2)大部分研究均未控制受试者的饮食与日常体力活动,在后续研究中应将其纳入变量,以消除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需进一步加强研究,以确定RS 产生的健身效果是否能够长期维持,尤其应揭示在减少训练次数的情况下RS 健身效果的维持情况,以确定RS 的长期生理、心理效应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