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2021-03-18
(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引言
地区专业化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备受学者们的重视。所谓地区专业化,即“每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或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是生产专业化在空间上的表现,是劳动区域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完善,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自然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专业化现象日益突出。地区专业化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也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地区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方面,因此,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及其时空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国制造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目前正在面对且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特征及发展趋势,以期在产业和区域层面为加快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地区专业化一直是经济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地区专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运用区位熵、地区专业化指数等多种指标度量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专业化程度,分析其产业结构特征及动态趋势;二是探讨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三是研究地区专业化对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鉴于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时空演变特征,故接下来从地区专业化程度的度量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Krugman(1991)在Hoover地方化系数的基础上,构建行业分工指数,将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行对比,发现欧洲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程度弱于美国各地区之间的专业化程度[1]。Kim(1995)采用Hoover地方化系数与行业分工指数,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变动趋势[2]。西方国家对地区专业化的研究较早,成果也较为成熟,但国内对其研究相对较晚。Young(2000)最早开始研究中国市场一体化与地区专业化问题,使用绝对离差指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市场一体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3]。随后Young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地区专业化问题的学者逐渐增多。蔡昉等(2002)基于1988—2000年中国制造业数据,测算了劳动力集中指数的绝对离差和均方差,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随着渐进式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的完善而不断提高[4]。范剑勇(2004)使用制造业从业人数测算了1980年与2001年中国各地区的地区专业化指数,发现中国地区间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绝大部分制造业已经或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5]。陈良文和杨开忠(2006)使用1993年和2003年制造业20个细分行业的总产值数据,冼国明和文东伟(2006)使用 1980年、1985年、1995年和 2004年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总产值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份的地区专业化指数、产业方差系数、行业集中度等指标,结果一致认为中国各地区专业化程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明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趋势不断加强[6][7]。樊福卓(2009)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路径对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进行结构分解,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地区(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8]。马光荣等(2010)采用克鲁格曼指数测算了1984—2004年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发现其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9]。李萍和马庆(2014)基于1997—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数据缺失)相关数据,选用地区专业化系数测算了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结果表明:从地区上看,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从行业上看,绝大部分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10]。吴意云和朱希伟(2015)使用1999—2010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通过计算熵指数、Hoover系数和Krugman指数探讨了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的演变趋势[11]。李振发等(2018)分析了2000—2011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产品地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逐渐由东部沿海向内陆转移,出口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产品往往是技术含量也比较高的[12]。樊福卓和黄敏(2019)从地区、行业和总体角度对1993—2017年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不同地区(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大,绝大多数地区(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提高[13]。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使用不同方法对中国地区专业化进行了测度与探讨,已有研究成果也为后来研究此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借鉴。在研究视角上,有些基于地区角度,有些基于行业角度,少数基于两者进行探讨。另外,已有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以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鲜有文章对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行细致分析。鉴于此,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选择产值比重、区位熵以及集中系数指标对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结果实证分析中国2008—2018年地区专业化的时空演变趋势和特征,最后结合本文主要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设计
某个地区(或产业)适度的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享受专业分工带来的好处。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如何使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任务。因此,在此背景下,探究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目前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所处的阶段,能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地区专业化的测度方法有许多,包括传统指标、区位熵、集中系数以及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等。本文选择区位熵和集中系数来测度地区间的专业化程度,具有易于理解、计算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
1.区位熵
区位熵(LQ)亦称专业化率,是被学术界广泛应用的衡量地区专业化的重要指标。其原理为:对全国而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应当能够满足全国人口的需求;就每个地区而言,每个地区需满足地区人口的需求,也就需要每个地区必须有与全国相似的产业结构。若一个地区某一行业所占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需从地区外输入产品或服务;反之,则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消费或服务。
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LQij为 i地区 j产业的区位熵;Lij为 i地区j产业的就业人数;Li为i地区的总就业人数;Lj为全国j部门的就业人数;L为全国的总就业人数。在本文中,就地区而言,研究范围为中国大陆31个省份;就行业而言,选择制造业以及经处理后的29个细分行业。因此,各地区制造业的区位熵就是该地区制造业就业总人数占该地区所有产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与全国制造业就业总人数占全国所有产业的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之间的比值。
一般认为,LQij值越大,说明该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如果LQij>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超过全国水平,该部门的产品除地区内消费外,还可以向外输出,属于专业化部门;若LQij<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该部门的产品不能满足地区内需要,需要从地区外调入,属于非专业化部门;若LQij=1,表明该部门产品供需平衡。因此,只有LQij>1的部门才能构成地区的专业化部门。
2.集中系数
集中系数是对区位熵进行适当的变换得到的,即以人口分布作为参照。该系数是区域某产业的人均产出与全国相应产业的人均产出之比。计算公式为:
式(2)中,CCij为 i地区 j产业的集中系数;Qij为 i地区j产业的产出;Pi为i地区的人口;Qj为全国j产业的产出;P为全国总人口。如果CCij>1,说明该产业比较集中,属于专业化部门。
(二)数据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真实性,本文实证分析选择2008—2018年中国各省份制造业以及细分行业的总产值和从业人员数。鉴于本文选取的数据时间为2008—2018年,而2012年之前制造业有30个细分行业,2012年之后,制造业分行业中新增了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并将之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细分为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两类,同时将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并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因此,为了统计口径的统一以及数据的可比性,需对制造业的细分行业数据进行处理,故将2012年之前的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并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将2012年之后的汽车制造业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时将2012年之后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舍去。基于以上数据处理并参考2017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本文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均指处理后的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数据。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各省份统计年鉴。考虑到细分行业数据的完整性,部分缺失数据进行插补处理。
四、实证分析
对地区专业化程度的衡量,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测算方法,不同学者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度。尽管由不同指数计算得到的数值各不相同,但是不影响我们对地区专业化趋势的整体判断。本文选择生产总值比重、区位熵和集中系数三个指标从地区角度来衡量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并进一步采用区位熵指标从行业的角度来测度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具体实证分析如下:
(一)地区视角: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分析
1.生产总值比重。一个地区产业生产总值的绝对份额反映了该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本文基于制造业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以及变动 单位:%
表1展示了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以及变动情况。从中国四大地区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来看,2008年东部地区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高达67.03%,东北地区占7.43%,中部地区占14.97%,西部地区占10.58%,说明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程度较高,即东部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其他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从2008年开始,东部地区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先上升后下降,而期间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8—2018年间,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减少了8.43%,东北地区减少了2.32%,中部地区增加了7.91%,西部地区增加了2.99%。从各省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来看,2008年排名前五的为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2018年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原本靠前的上海市已经退出了前五的行列,取而代之的是河南省。从全国来看,2008—2018年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增长最快的是安徽省,增幅为2.18%;其次是福建省,增幅为2.07%;下降最快的是浙江省,下降了3.17%;山东省次之,降幅为2.63%。东部地区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普遍下降,下降最快的为浙江省、山东省、上海市和广东省;中部地区除山西省存在较小程度下降外,其他地区均明显增长,增长较快的为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西省;西部地区有增有减,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省的增长最为明显;东北地区整体有所下降。制造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动表明:中国制造业的总体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的专业化程度明显下降,东部、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向中西部地区发生了转移。
2.区位熵。这里以制造业为例,计算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区位熵来分析其地区专业化程度,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区位熵
续表
表2展示了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的区位熵,不难发现,在2008—2018年期间,区位熵数值全部大于1的省份有7个,分别为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和天津市,这些省市均属于东部地区。可以看出中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即在东部地区,中国制造业除供给本区域内消费以外,还可以向其他外部地区输出,属于专业化部门,这也是近几年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原因。然而北京市制造业的区位熵小于1,尚未达到专业化生产的临界值,究其原因,可能与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有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要求中,北京市被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北京市的制造业区位熵未达到1,整体上还未形成产业集聚,但是制造业中的某些具体行业可能已经达到专业化的程度。另外,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区位熵大多数都小于1,尤其是西部地区全部小于1,说明西部地区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不仅不能满足自己本区域内的需要,还要从区域外调入,属于非专业化部门,所以近些年西部地区成了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主战场”。同时我们还发现,辽宁省、江西省和河南省等省份某些年份的制造业区位熵等于1,说明此时制造业在该地区生产的产品供需平衡,既不需要区域内转出,也不需要区域外调入。综上分析可知,中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3.集中系数。这里以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为例计算集中系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集中系数
续表
表3展示了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的集中系数。从计算结果上看,集中系数与我国各省份制造业区位熵的数值较为相似。具体来说,系数大于1的省份多数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说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比较集中,属于专业化部门。上海市、江苏省、天津市和浙江省的集中系数甚至高达2以上,表明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西部地区制造业的集中系数较小,表明西部地区制造业比较分散,还未形成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格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较低。但从时间趋势上看,大多数东部、中部地区的集中系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呈现上升的态势,说明东部、中部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综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区位熵还是集中系数,均反映了中国大陆各省份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通过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在2008—2018年间,中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逐渐下降,中西部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近些年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区成为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主战场”。
(二)行业视角: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分析
前文从地区视角探讨了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这里将基于行业视角进一步分析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以便发现更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表4展示了2008年和2018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分布情况以及细分行业区位熵大小。由表4可知,在中国制造业的行业分布中,不同细分行业的地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行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分布也随之变化。2008年,规模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中分别占据8.76%、8.43%、7.51%、6.83%和6.45%的份额。规模排名靠后的行业分别为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到2018年,规模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29%;规模排名靠后的行业基本没发生改变。经过比较发现,2008年纺织业规模在整个制造业中排名第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2018年规模排名靠前的行业大多数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说明中国制造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我们还发现,相比较2008年,在29个细分分行业中,2018年有15个细分行业占制造业的份额有一定的增加,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幅度最大。究其原因,当今中国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及高铁、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促使这两个行业的份额大幅度提升。此外,有14个行业占制造业的份额有所降低,其中,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降低的份额较多。
表4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区位熵及其行业分布情况
从行业角度来看,不同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差异也较为显著。整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的区位熵数值均较小,说明总体上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都不高,制造业产业生产还不够集中,各细分行业还未形成专业化生产部门。从时间演变来看,2008—2018年制造业各分行业区位熵数值变动幅度较小,表明现阶段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阶段,仍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产集中化,发展各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而通过扩散辐射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分行业来看,2008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2018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与2008年相比较,在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有19个细分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地方专业化水平提高幅度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这三个行业的发展需要较高水平的设备、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只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才具备高质量的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条件,进而导致这三个行业的生产大多集聚在较发达地区。比如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以及汽车制造业都集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因此这些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有10个细分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是下降的,表明行业间的专业化水平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制造业以及细分行业相关数据,选择生产总值比重、区位熵和集中系数指标,从地区和行业的视角分别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2008—2018年期间,从地区视角来看,中国制造业的总体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但随着时间推移,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明显下降,而中西部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近些年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尤其是西部地区,已成为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主战场”。
第二,2008—2018年,从行业视角来看,不同细分行业的地位以及地区专业化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时间推移,不同行业在整个制造业行业中的分布也随之变化。相比较2008年,2018年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规模增加幅度最大且地区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在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有19个细分行业的地方专业化水平是提高的,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地方专业化水平提高幅度较大。有10个细分行业的地方专业化水平是下降的,表明行业间的专业化水平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推进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积极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差异明显,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制定不同的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经济发展的各生产要素相对欠缺的西部地区而言,应当结合当地特色,发挥劳动力充足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各生产要素相对充足的中部地区而言,应当在强化已有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要素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而言,应当注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大力培养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辐射效应,推动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加强较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交流与对接。例如,较发达地区的一些过剩产能或落后产能可以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并结合转入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已有产业基础,更好地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类型和重点领域,针对性地转入或转出某些产业,推进跨地区产业转移。
三是积极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借助“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其他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总体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且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相对其他行业较高。因此,要在进一步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的传统制造行业,避免因专业化水平过低而无法享受专业分工带来的好处,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地区专业化发展应当与地区多元化发展适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