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03-18黄威王芝涛
黄威,王芝涛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男性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5%。多数NSCLC 患者被确诊时常已经处于肿瘤晚期,并伴有肺部以外器官转移[2]。对于此类患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极差。目前,国内外有关NSCL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缺乏统一观点。因此,深入研究NSCLC患者的发病机制及寻找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是一群新近发现并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髓系细胞亚群[3]。已有多项研究表明,MDSC 通过抑制宿主的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功能来减弱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4]。前期研究表明,MDSC 在膀胱癌[5]、乳腺癌[6]、胰腺癌[7]等患者中数量异常增多,并且与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MDSC在NSCLC患者中的作用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MDSC在NSCLC 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外科初次确诊的62 例NSCLC 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52.8±10.4)岁;且均无传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TNM分期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8],其中Ⅰ期9 例,Ⅱ期16例,Ⅲ期18 例,Ⅳ期19 例;腺癌29 例,鳞癌20 例,其他13 例。总生存期(OS)定义为患者从确诊开始至发生任何原因死亡或随访结束的时间。其中,20 例初诊Ⅰ~Ⅱ和Ⅲa 期NSCLC 患者于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并定期随诊,资料保存完整。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30 例为对照组(HC组),男20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50.5±9.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受试者均取得书面知情同意,该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后予以批准。
1.2 方法 记录NSCLC 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类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及OS 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肝素抗凝血2 ml,取CD14-FTTC、HLA-DRPE、CD45-PC5 单克隆抗体各10 l(Beckman Coulter 公司,USA),与上述抗凝血100 l 混匀。25 ℃孵育15 min 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C500 MPL,Beckman Coulter 公司,USA)收集检测数据,采用Flowjo 软件分析数据。本研究以CD14+HLA-DRlow/-作为MDSC的免疫表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 法分析相关性;采用Kaplai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CLC 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中MDSC 表达水平比较 实验组外周血中MDSC 占CD14+细胞比例为(29.33±9.21)%,高于对照组的(11.53±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63,P <0.05)。
2.2 MDSC与NSCLC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 TNM 分期增加、LDH 升高及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 患者外周血中MDSC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 <0.05),见表1。
2.3 初诊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MDSC 表达水平比较 20 例初诊Ⅰ~Ⅱ和Ⅲa 期NSCLC 患者于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 ~3 周复查外周血中MDSC 水平。NSCLC 患者手术前MDSC 为(28.18±7.88)%,手术后为(15.18±5.98)%,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8,P <0.05)。
2.4 初诊NSCLC患者总生存期与MDSC的相关性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或失去随访,随访时间为8 ~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NSCLC患者外周血MDSC水平与OS呈负相关(r=-0.43,P<0.01)。选取NSCLC 患者外周血MDSC 的平均值29.33%为临界值(cut-off 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MDSC 组和低表达MDSC 组。高表达和低表达组NSCLC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 个月和39.5 个月。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OS 明显缩短(2=21.3,P <0.01)。见封二彩图7。
2.5 初诊NSCLC 患者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MDSC 是影响NSCLC 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MDSC 水平均是影响NSCLC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DSC在初诊NSCLC中呈高表达状态,这与Huang 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多种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炎症因子诱导生成并扩增MDSC[10]。此外,MDSC 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11],肿瘤细胞和MDSC 成为互相促进的细胞群体。在NSCLC 患者中,高表达状态的MDSC 可能参与抑制了NSCLC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尤其是抑制了T、B 和NK 等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2)MDSC 表达水平与NSCLC 患者肿瘤TNM 分期、LDH 水平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是与NSCLC 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型未见明显相关性。前期研究表明,MDSC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2]。本研究亦表明MDSC与NSCLC 的疾病进展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MDSC 可以作为评估MDSC 疾病进展的新指标。(3)经外科手术后,NSCLC 患者外周血MDSC 水平较手术前明显下降,随着NSCLC 患者肿瘤负荷的减轻,MDSC 的表达水平亦明显下降。因此,MDSC 可以作为评估NSCLC 患者疗效的新指标。
表1 MDSC 与NSCLC 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
表2 初诊NSCLC 患者预后因素的Cox 回归分析
有研究表明MDSC 在肝细胞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13-14]。为了进一步探讨MDSC与NSCLC 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MDSC 与NSCLC 患者OS 的相关性及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在本研究中,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发现,NSCLC患者外周血MDSC 水平与患者的OS 呈负相关;MDSC 高表达的NSCLC 患者的OS明显缩短。其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及MDSC 水平是NSCLC 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物。因此,MDSC 对于NSCLC 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MDSC可以作为评估NSCLC 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综上所述,NSCLC患者的发病可能与宿主体内存在的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有关。MDSC在NSCLC患者中处于高表达状态,并且与疾病进展和疗效密切相关。此外,MDSC还可以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