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患者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及代谢指标的关系
2021-03-18赵廷启王铁樵
赵廷启,王铁樵
代谢综合征属于代谢紊乱症候群,如高脂血症、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均属于这一范畴[1]。已有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远期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风险可提高20%~30%,而目前我国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已接近25%[2]。实施饮食运动干预来降低体脂量能够有效避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其中合理限制热量摄入有助于降低体质量指数(BMI)和改善糖脂代谢功能,但限食后体质量维持难度较大,极易出现体质量反弹[3]。近年来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能量代谢、糖脂代谢及血压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其还可影响人体成分构成[4];另有报道认为代谢综合征患者限制摄食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干预前往往发生明显变化[5]。本文旨在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及代谢指标的关系,为限制摄食后体质量长期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4月至2019年4 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102 例。纳入标准:(1)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即中心性肥胖,男/女腰围≥90/85cm,且符合以下4项中任2 项:三酰甘油(TG)>1.7mmol/L或接受调脂治疗;男/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3/1.29 mmol/L,或接受调脂治疗;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30/85 mmHg(1 mmHg≈0.133 kPa),或确诊高血压;空腹血糖≥5.6mmol/L,或确诊糖尿病[6]。(2)年龄18 ~65 周岁。(3)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4)如确诊糖尿病或高血压,病程<5 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内科严重疾病;(2)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3)未完成限制摄食干预;(4)妊娠哺乳期女性;(5)临床资料不全者。研究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行限制摄食干预,即入院前1 周停用降糖、调脂及降压类药物,入院后控制热量摄入,干预时间共9d;其中第1 ~2 天热量控制在2 511.5 kJ/d,第3 ~7 天热量控制在1255.8kJ/d,第8~9 天热量控制在2 511.5 kJ/d。膳食营养成分比例参考我国膳食指南,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比例分别为55%、25%及20%;干预过程中每天饮水控制在2 000 ~3 000 ml;对于发生低血糖者则立即给予葡萄糖20g 或等量食物摄入。
1.3 观察指标 记录限制摄食前后体质量、胸围及血压水平;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实验室指标,检测仪器采用罗氏Cobas C4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中TG检测采用GPO-PAP法,总胆固醇(TC)检测采用氧化酶法,HDL-C 和LDL-C 检测采用均相酶比色法,空腹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比色法,空腹胰岛素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行相关性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限制摄食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限制摄食后体质量、BMI、胸围、SBP、DBP、TC、TG、H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均低于限制摄食前(均P <0.05),见表1。
2.2 限制摄食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限制摄食后FT3 水平低于限制摄食前(P <0.05),见表2。
2.3 限制摄食前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基线FT3水平与体质量、BMI 及胸围均呈正相关(均P <0.05),与HbA1c和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均P <0.05);基线FT4 水平与空腹胰岛素、HOMA-IR 均呈负相关(均P<0.05);基线TSH水平与空腹胰岛素、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3。
2.4 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基线体质量、胸围、HOMA-IR 及FT3 均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4。
3 讨论
甲状腺激素可经中枢及外周信号传导通路对人体能量消耗及代谢功能进行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间反馈调节能够保证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能量代谢的稳定。有研究报道禁食或限食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明显下降,导致能量消耗处于较低水平[7];但甲状腺激素及能量代谢水平变化是否与限制摄食有关仍无明确定论。国外研究认为,非肥胖人群远期肥胖发生风险随FT3 和FT4 水平升高而上升,且肥胖人群FT3和FT4 水平较非肥胖人群更高[8]。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线FT3 水平与体质量、BMI 及腰围均呈正相关(均<0.05),与HbA1c 和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均<0.05),这进一步证实以上观点。一项针对肥胖儿童人群的报道显示,肥胖儿童血清FT3、FT4 及TSH 水平亦明显高于非肥胖人群,且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肥胖程度具有相关性[9];但以上研究纳入对象均为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而肥胖人群多需通过提高甲状腺素水平来降低脂肪合成量,FT3 和FT4 水平升高可能因肥胖引起,故TSH 水平升高往往无需干预。
表1 限制摄食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
表2 限制摄食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表3 限制摄食前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4 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限制摄食后FT3水平低于限制摄食前(P<0.05),与文献[10]报道基本一致。一项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模型动物在限制饮食4周后可见血清FT4水平显著降低[11]。但另有报道认为,大鼠每天降低50%热量摄入后,48 h 内即可观察到FT3 和FT4 水平下降。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与体质量变化并无相关性[12-13]。以上研究提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在限制热量摄入后FT3 水平明显下降,但TSH 影响不大,而FT4 水平变化是否存在差异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其可能与限制饮食的具体方案和检测时间有关,同时FT4 水平变化还可能受能量摄入不足的影响,而非体质量下降导致。
本研究发现限制摄食后FT3 水平低于限制摄食前,同时限制饮食后患者瘦素水平已被证实存在下降趋势。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基线血清FT3 水平越高则血清瘦素水平亦呈上升趋势,但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改变并无关系[14-15];另一项研究结果证实,瘦素与限制饮食后体质量下降程度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幅度无相关性[16]。但相关基础研究结果提示,瘦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及影响体质量的控制效果[17]。笔者认为以上结论的差异与纳入对象、限食方案、干预时间及基线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密切相关。
以往报道显示,降低热量摄入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质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T3 及TSH水平均显著下降[18],与本研究结果接近,且在恢复饮食后以上指标均重新回升。此外,热量摄入减少后可见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干预持续一定时间后体质量下降速度减慢、干预后体质量较易反弹有关。国外学者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患者棕色脂肪组织脱碘酶和FT3 表达降低可能是限制饮食干预后体质量无法维持在合理水平的主要原因,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FT3水平下降常提示在饮食恢复正常后体质量反弹幅度更大[19]。本研究结果显示,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基线体质量、胸围、HOMA-IR 及FT3 均呈正相关(均P <0.05),这进一步说明基线FT3 水平越高者干预后体质量下降越明显,而FT3 下降程度并未影响体质量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