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农村饲料行业发展
——评《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
2021-03-18张若为
张若为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书名: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作者:孙东升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 年5 月1 日ISBN:9787109068612定价:25.00 元
随着近些年国家扶贫行动,以及政策的实施,我国饲料行业也投身于扶贫行动中,通过开拓创新,克服重重困难,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保障,推动我国饲料行业大步向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所以实施精准扶贫的措施极为重要。 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应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不同贫困农户、区域环境的状况,实施精确帮扶、管理和识别的治贫方式,凭借健全的流程和理论,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定义和确定贫困人员,实现脱贫的目的,并给予一定的协助。 而饲料行业的精准扶贫,将以科技带动饲料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具有深远意义。脱贫攻坚战在当前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 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困难,饲料行业基于此种情况下应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实现担当有为。 在规范养殖过程中,应当从产品处理、包装,以及原料来源、加工等环节,实现无公害标准,做到有所监督和监控。 只有积极的推进乡村振兴,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才能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 《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在2001 年5 月经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9068612。 此书的作者孙东升,曾经在养鸡场工作两年,延边农学院畜牧专业,2000 年5 月开始任农业局副局长,对农业、畜牧业有深入的了解。
《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一书应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方式,基于总结我国饲料业发展经验和历史的基础,从农户生产实际和企业现有特征出发, 系统论述和分析了我国饲料产业组织、 发展情况以及经营策略等。 本书共包含十二章节的内容,其中第一章节是此书的导论,主要通过问题分析,指明其中的意义,详细阐明具体的方法和思路,论述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本书的第二章节主要讲述的是研究饲料产业的相关理论,首先回顾有关产业组织理论,通过明辨本课题内容与产业组织学间的关联性作用, 比较分析饲料产业组织与其他产业组织的具体情况; 本书的第三章节主要讲述的是饲料产业背景研究,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饲料业与农业(种植业)、饲料业与畜产品、水产品消费间的关系,同时分析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书的第四章节主要讲述的是我国饲料市场的需求分析, 本书从两个层面展开对这一论点的探究,分别是我国人口增长对畜产品需求的预测、我国的饲料资源状况及饲料需求量分析; 本书的第五章节主要讲述的是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发达国家和地区饲料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情况,通过纵观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具体的发展现状,指明面临的问题,给出发达国家和地区饲料行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从本书的第六章节开始,直至第八章节,均是本书中篇,是对一般理论的分析,先阐明专业化分工与饲料产业发展,之后论述产权和市场结构,最终探究出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及人文环境对饲料产业发展的影响。 从本书的第九章节开始,直至最后一个章节,也就是第十二章节,是本书的下篇,进行具体的应用分析。 其中第九章节分析饲料产业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实施饲料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结合知识经济时代饲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做出饲料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通过对《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一书的通读,将主要从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农村饲料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展开探究。通过饲料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通过结合饲料产业的资金、类型、环境等情况,经对扶贫地区调研后,综合扶贫对象能力范围、地区优势,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化的精准扶贫措施。 其一,应当建立厂区,增加就业。 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之一,针对于饲料产业精准扶贫来说,就是增加扶贫对象的就业。 另外需要注意,饲料产业有较大的市场,其是养殖业和种植业中轴产业,可解决市场需求增加产值,且产品质量高。 按照劳动力和饲料作物的优势,以及扶贫地区地域特点,优化区域布局,合理布点。 积极投资建设一批现代化程度、标准和起点高的饲料企业,按照养殖场的位置分布,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增加扶贫对象就业。 其二,完成饲料加工,并发挥出极佳的地区优势。充分应用好区域地方资源优势,基于综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从源头上控制饲料作物,种好农作物和饲料作物,区分饲料原料分等级,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证加工生产出的绿色饲料是“安全、健康、生态”的。 在饲料作物收割季节,给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种植作物,减少无收购的后顾之忧,按协议积极回收饲料作物,保障农户的收入。 同时针对养殖动物营养代谢水平,积极分析饲料作物营养成分,在保障动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作配方,针对饲料作物特点,不浪费资源。 为确保饲料作物营养成分最小限度的丢失,可通过合理加工处理方式完成。 其三,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积极进行创新。当前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就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畜牧业的需求,科技创新的产出解决行业需求和问题,提升生产力,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当前饲料产业,在较长时间范围,面临着安全、绿色和持续健康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也逐渐提升对饲料产业的要求,因此需要饲料研究者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快速找出替抗的途径。除此之外,像大豆等,当前很多饲料原料依赖进口,我国饲料产业面临原料短缺,饲料成本增加。 通过选育较好的饲料作物品种,增强对饲料原料的研究,增加养殖效益,降低饲料成本成为重中之重。 另外,扶贫的关键手段和动力,也可以是成果转化,应用才智走出贫困,鼓励贫困人们开发思维,提升劳动力的创新、创业技能,创造价值,促进脱贫增收。依据贡献程度兑现现金奖励,针对于饲料产业有贡献的成果转化,企业和政府也应加大奖励制度。其四,科技创新推动饲料行业发展。增加经济竞争力,减少劳动时间,促进科技进步,降低劳动强度,均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积极实现工业、农业等行业发展前进助力。 脱贫攻坚的全部目标在十九大时提出,科技扶贫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需要明确的是,在扶贫开发战略中,科技扶贫是主要组成部分,实现“扶智”与“扶志”。饲料生产的新工艺、科学配方、新技术等层面上,能够体现出科技创新推动饲料产业发展的理念。 选择素质较好、学历较高的进行学习。
通过对《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一书的通读,发现加强安全饲料监管力度,对推动扶贫政策产生的作用显著。 当前社会中的饲料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畜禽养殖和饲料加工的快速化发展,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小型养殖场、农村散养户、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等,依旧存在饲料安全问题。因此饲料监管能够为顺利实施饲料扶贫政策保驾护航,也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中,我国的畜牧行业实现蓬勃发展,养殖企业朝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是在整个生产链中,我国畜牧业养殖依旧存在个体养殖,这对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很多的养殖户基于我国逐渐完善的扶贫政策而获益。 在扶贫过程中那些无形的饲料监管工作,起到极佳的作用。 (1)当前养殖水平参差不齐,散养户观念陈旧,给饲料扶贫政策带来一定的阻碍。 通过当前社会发展的全新现代化饲料监管模式,像HACCP 管理体系、SSi 框架饲料安全追溯系统等, 均能够促进饲料扶贫政策的实施,实现对养殖水平的有效调整。 (2)影响扶贫政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存在利润分配不均现象,人工劳动成本提升,且养殖户利益难以获得有效保障。 在厂家和养殖户中,饲料和兽药经销商均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农民所得经济效益很薄,很多农民则放弃养殖。 甚至一些不良饲料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恶意竞争,做出一些违法行为,把违禁药品添加在饲料中,对国家扶贫政策实施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基于此,保证扶贫政策准确落地的基础,就是实现极佳的饲料监管,成为能够保证广大养殖户获益的重要措施。 (3)饲料行业的波动会冲击到屠宰厂、养殖场,以及小型饲料厂等,对养殖大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通常会出现大厂苦苦挣扎、小厂偃旗息鼓等待时机的局面,行业陷入低迷时期,降低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受到行情的波动产生的影响作用,饲料监管工作能够缓解对养殖户的冲击,保证饲料行业的平稳发展,解决农民关键问题,保证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通过实施饲料监管,促使政府日后实施区域饲料资源开发、主导饲用日粮结构化等一系列政策活动,为国家扶贫政策保驾护航。
《中国饲料产业发展研究》 作为一本极其优秀的著作,兼具理论与实践,针对饲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详细的应对策略,该书能够给予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决策者积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