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变化与意义
2021-03-18张长军
张长军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检验科,北京 102200)
脂肪性肝病为肝损伤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沉积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可影响肝脏正常代谢,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最为常见,发病隐匿,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诱发肝硬化[1]。相关研究表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有关,各类肝炎均可引起血清ALT、AST水平的迅速增高;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是一种新型胰岛素激素,多存在于肝脏及脂肪细胞,作为肝营养富集因子,其水平升高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D 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变化与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NAFLD 患者347 例作为NAFLD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120 例作为健康组,进行前瞻性研究。NAFLD 组患者中男性195 例,女性152例;年龄38~60 岁,平均(54.24±5.13)岁;脂肪含量分级:低脂肪含量(LFC,< 9.15%)141 例,高脂肪含量(HFC,9.15%~20.00%)206 例;病情程度分级:轻度 (肝/脾CT 比值为0.7~1.0)128 例,中度(肝/脾CT 比值为0.5~0.7)155 例,重度(肝/ 脾CT 比值为0.5 以下)64 例。健康组研究对象男性69 例,女性51 例;年龄39~60 岁,平均(55.02±4.78)岁。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NAFLD 组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141 g/周:女性< 70 g/周者;入院前未服用过影响肝功能的药物者等。排除标准:合并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病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严重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研究对象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 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速率酶法检测血清ALT、AST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etatrophin 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NAFLD 组患者与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②比较NAFLD 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③比较NAFLD 组不同脂肪含量患者及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 NAFLD 组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水平比较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水平比较
注: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betatrophin:促代谢因子。
组别 ALT(U/L) AST(U/L) betatrophin(μg/L)NAFLD 组(n=347) 49.25±13.64 45.57±11.54 1.42±0.67健康组(n=120) 25.88±9.78 26.17±8.61 0.81±0.39 t 值 17.289 16.859 9.432 P 值 < 0.05 < 0.05 < 0.05
2.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 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NAFLD 组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均逐渐升高,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ALT、AST、 betatrophin 水平比较
表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ALT、AST、 betatrophin 水平比较
注:与轻度组比,*P<0.05;与中度组比,#P<0.05。
组别 ALT(U/L) AST(U/L) betatrophin(μg/L)轻度(n=128) 42.24±9.65 43.58±7.17 0.82±0.35中度(n=155) 48.52±9.87* 48.41±7.96* 1.20±0.51*重度(n=64) 56.74±11.42*# 54.17±9.87*# 1.59±0.77*#F 值 44.909 37.814 49.217 P 值 < 0.05 < 0.05 < 0.05
2.3 不同脂肪含量患者与对照组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 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多,NAFLD 组患者血清ALT、 AST、betatrophin 水平均逐渐升高,HFC 患者高于LFC 患者、健康组,LFC 患者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LFC 与HFC 患者及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比较
表3 LFC 与HFC 患者及健康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比较
注:与健康组比,△P<0.05;与LFC 患者比,▲P<0.05。
组别 ALT(U/L) AST(U/L) betatrophin(μg/L)健康组(n=120) 25.88±9.78 26.17±8.61 0.81±0.39 LFC(n=141) 45.03±10.41△ 42.15±10.03△ 1.22±0.49△HFC(n=206) 52.03±12.03△▲ 46.98±11.56△▲ 1.61±0.75△▲F 值 216.774 155.093 68.656 P 值 < 0.05 < 0.05 < 0.05
3 讨论
NAFLD 是因肝脏内大量的脂肪堆积引起的血清酶原的异变发展,其可导致机体内血清酶含量增多,由于其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4],故及早诊治十分重要。血清ALT 可在肝脏细胞及线粒体受损时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酶原的活性变化,进而可反映肝脏脂肪沉积的严重程度;血清AST分布在肝细胞浆的可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正常情况下其在机体血液中含量较低,当肝炎病毒侵袭机体时会引起肝脏细胞受损及坏死,血清中转氨酶活力相应增加[5]。研究表明,当机体肝细胞出现损伤时,血清ALT、AST 水平显著提高,且肝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越快[6]。
血清betatrophin 是一种新的活性多肽,其主要在肝脏及脂肪组织中表达,具有调节脂代谢的作用;其可有效提高β 细胞增殖能力,进而提高糖耐受能力,其水平升高会降低机体胰岛素抵抗水平,造成肝脏代谢异常[7]。研究表明,血清betatrophin 可以通过抑制肝脏脂蛋白酯酶的活性,降低清除血清总胆固醇的能力;而脂肪含量与脂肪性肝炎密切相关,当肝脏出现脂肪侵袭时,脂肪含量越高,脂肪性肝炎发病率也越高;因此,血清betatrophin 水平可反映脂肪性肝炎的进展[8]。本研究结果显示,NAFLD 组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和脂肪含量的增多,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均逐渐升高,提示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可作为诊断NAFLD 患者与健康人群机体的肝脏代谢区别指标,且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和脂肪含量的增多,NAFLD 患者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均逐渐升高,因而可将血清ALT、AST、betatrophin 水平作为诊断及预防NAFLD 病情变化的重要检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