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尽灯火明开启新征程
2021-03-18白晓娜
本刊记者 / 白晓娜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制定交通扶贫规划,把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共1177个县(区、市)全部纳入支持范围,坚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推进贫困地区加快建设“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力提升城乡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到2020年,贫困地区将实现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回顾八年,这是永载史册的伟大功绩。
中国贫困人口消亡史
1978年以来的脱贫行动,至少有四个节点,第一个是1986年,第二个是1994年,第三个是2001年,第四个是2010年。
1986年以前,中国还没有贫困线的说法。普遍的物资匮乏,加上刚稳定的局势,贫困人口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指代清晰的政策帮扶群体。1986年,一个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组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当然彼时它的名字还是“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小组成立后,干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制定扶贫标准。当时的贫困线,是按照1985年200元的不变价计算,1986年是206元。按此标准,中国当时有1.25亿贫困人口。
1994年前,改革开放红利快速释放,中国经济迅速起飞,这一时期虽然没有今天精准扶贫之类的针对性政策,但很多家庭都迅速告别了吃不饱饭的年代。贫困人口数量,则从1978年(按照1985年200元不变价倒推的数据)的2.5亿,下降到1994年的70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7%降低到7.7%。1994年的分水岭意义在于,上一年年底更名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这一年召开了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并颁布了首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8000万贫困人口,要在七年内彻底脱贫。
1994年到2001年,消灭贫困人口提速。由于政策兜底,没有出现贫困人口不降反升、贫困发生率回弹的情况。相对而言,1994年前反弹的情况发生了两次,分别是1989年和1991年。2001年,1994年定下的七年脱贫8000万的节点到来。严格来讲,任务并没完成,截止到2001年底,还有贫困人口2927万,贫困发生率为3.2%。
而且,这时候大家发现,随着经济水平整体提升,原有的贫困线实在太低了。于是这一年贫困线标准提高到872元,而上一年按照旧标准是625元,提高了近40%。贫困线标准提高后,按旧口径,2001年贫困人口数量2927万,新口径变成了9029万。中国再次回到了一个新的扶贫起点。2001年,首个远景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出炉。到2010年的结算期时,贫困线再次升级,开始按照2010年每人每年2300元的不变价统计。本来按照原口径,中国在2010年只剩下2688万贫困人口,新标准出台后,再次回升到16567万,比1985年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数量还要高,贫困发生率则回弹到17.2%。
可见,几十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随时处在变动之中,被消灭的贫困人口,随时都可能在统计学意义上重新返贫,以至于越扶贫贫困人口越多。当然,同样是贫困人口,2010年的家庭,和1985年的家庭相比,生存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生存能力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虽然2010年后的贫困人口数量回升,但此后几年,成了1978年以来脱贫速度最快的历史时期,每年的减贫数量都在千万人以上。
2012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革命老区考察扶贫,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指明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指出要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贵州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作出部署。2015年年底,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脱贫攻坚重要意义、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下去。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2020年11月,晴隆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以此为标志,中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
在中国的脱贫版图上,一个个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寨消失了,一个个宽敞明亮的集中安置点拔地而起。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近千万贫困群众搬离了“穷窝”,几乎搬迁了一个中等人口规模的国家。
2020年12月31日子夜,北京,国务院扶贫办大楼前悬挂的“脱贫攻坚倒计时”电子牌前,人们齐声倒计时,随着数字归零,现场掌声一片,不少人湿了眼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向全世界郑重宣告。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斗争史。8年来,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贫困人口,这组沉重的数字到2020年底已全部“动态清零”。这是永载史册的伟大功绩——8年攻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波 澜壮阔的豪迈征程——奋斗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咬定青山,初心不忘,坚韧不拔,接续奋斗,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中国继2005年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贫困人口减半后,再一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这是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将成为全球减贫的教科书。”有国外专家这么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交通扶贫“先行官”,致富路越走越宽
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近年来,我国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方便了百姓出行,也让广大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扶贫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打赢脱贫攻坚战,交通运输要先行。铁路部门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先行官”,自2018年吹响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号角以来,在运输扶贫、消费扶贫、建设扶贫等方面全面发力,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之一。
不得不提的是还在运作的公益性“慢火车”,春运期间,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依然保持运行,在僻远地区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全国共有81对。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在西南、西北山区,有81对公益性“慢火车”蜿蜒穿梭,服务覆盖21个省市区,惠及35个少数民族地区,日均运送7万余人。
“慢火车”的开行有效解决了当地行路难、运输难的民生问题,以低廉的票价和暖心的服务,为边远地区沿线群众提供外出求学、务工、医疗等便捷服务,让贫困百姓看到“走出去”“富起来”的希望。铁路部门不计亏损持续运营慢火车,不仅彰显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更是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载着山区百姓解开脱贫的死结,打开致富的大门。
铁路部门利用行业优势,积极帮助贫困群众谋思路、找门路,推行“高铁+扶贫”的帮扶模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消费扶贫直通车”“采购扶贫直通车”“红色旅游专列”等扶贫新模式,使得许多当地特色产业因高铁而起、因高铁而兴,一批批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市场,一幕幕山清水秀的景色映入游客眼帘。“高铁+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的流通升级、旅游服务精准配置,极大提升贫困群众的收入和帮扶满意度。
中欧班列精准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2020年,中欧班列全年首次突破万列,一些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中欧铁路大通道走向国际市场,销路宽了,消费选择多了。去年,新疆推广核桃种植合作社,并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从四川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冷藏出口农产品,打造“生鲜物流+”的国际物流直供体系……许多贫困山区的土货、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搭上“钢铁驼队”开启海外营销新模式,推动铁路扶贫工作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按下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加速键”。
截至2020年底,《“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邮政”“交通+电商”等模式迅速发展,打造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开行“慢火车”和旅游扶贫专列,开展“快递进村”三年行动,于田等机场通航。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4个定点县、1个对口支援县和联系六盘山片区61个县全部摘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18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持续抓好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2020年12月28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国家乡村振兴局”应运而生,是实现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