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激发乡村活力
2021-03-18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俊
□ 文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王俊
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样,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 年底,全省贫困人口超过 880 万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27 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超过30%。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2020 年12 月8 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国务院新闻办云南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 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民族文化作为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带动旅游发展,开展“非遗扶贫”,壮大和培养传承人,民族文化有效促进了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扶贫和扶智、扶志双丰收,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文化带动旅游发展
民族文化是旅游发展中最具吸引力和内涵的宝贵资源,是旅游的“灵魂”和“名片”,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旅游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及保护实践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民族饮食、服饰、手工艺品、歌舞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各族群众脱贫攻坚的步伐。
美丽乡村展新姿 杨继培 摄
宁洱县那柯里茶马驿站
酒井哈尼族乡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南部,是一个哈尼、拉祜、汉、傣、彝、佤等民族杂居的贫困乡。位于酒井乡勐根行政村的老达保村民小组,是著名的拉祜族原生态音乐歌舞之乡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被誉为“民族文化活态博物馆”,也是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之一。老达保浓郁的拉祜族特色和村民创作的《快乐拉祜》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通过打造《牡帕密帕》大型实景演出及《快乐拉祜》演出、芦笙舞演出,开发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老达保“音乐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带动了文创产业、健康养生产业以及特色农产业的发展,成为知名特色的乡村音乐小镇和休闲度假文创旅游目的地。村里的“老达保雅厄艺术团”、“达保五兄弟”组合、“达保姐妹”组合,多次受邀到全国各地演出,参加《魅力12》《星光大道》等栏目录制及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对外展示拉祜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拉祜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老达保初步建成“家家是传习馆、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个个是文化人”的特色文化庄园,演出分红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稳步助推老达保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8 年6 月25 日至29 日,由国新办和国务院扶贫办主办,新华社承办的“中国扶贫成就展”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推荐“澜沧县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选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并通过联合国自有媒体进行播出及报道。
梯田稻鱼丰收 红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通过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餐饮、体验为一体,彝族、哈尼族风情浓郁的民族特色旅游村,树立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民族风情等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促进那柯里村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相促进、互推进。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十分富集的地区。每年春节,都会有很多游客到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知子罗景区观光,体验民族文化。怒江州结合各县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丙中洛、独龙江等各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和百花岭、木尼玛等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通过开发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观光,依靠旅游业增加周边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逐步脱贫致富。
迪庆藏族自治州坚持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开发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一大批以前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旅游文化村和生态文明村,如今人均收入超过万元。迪庆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脱贫致富、增强当地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工艺助推脱贫攻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助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云南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丰富,既体现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质朴之美,又表现出制作工艺中的求精之美,更彰显出脱贫攻坚中的实用之美。刺绣、织锦、蜡染、紫陶、黑陶、乌铜走银、手工造纸、石雕、玉雕等非遗和传统工艺项目发挥了“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民族贫困地区村民增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近参与学习,持续增加收入,增强文化自信。
彝族刺绣是彝族妇女“指尖上的花朵”,图案丰富,绣法多变,风格多样,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和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群众文化传承和心理认同的主要载体之一。楚雄州通过大力发展“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产业的整体部署,充分挖掘发挥彝绣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楚雄州发展彝族刺绣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楚雄州建设民族文化强州规划(2013—2020 年)》,整合省、州文产专项资金引导扶持彝绣产业发展。全州固定绣女3 万余人,相对稳定、熟练的绣女近6 万人,彝绣产业总产值超过1 亿元。大姚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彝绣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形成“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咪依噜”“纳苏”等成为知名彝绣品牌,“永仁彝绣”和彝族“赛装节”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楚雄州彝绣、彝族服装服饰产业已逐步迈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彝族刺绣产业的过程中,绣娘们抱着娃、绣着花、挣着钱,把“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给农村留守妇女等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家庭和谐,又助推了脱贫攻坚。
沙溪古镇
大理周城扎染
怒江水沟头寨在“小巷三寻”品牌创始人、传统棉纺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的带动下,开启“非遗+扶贫”新尝试,携手阿里巴巴“魔豆妈妈”创业扶持公益项目,帮助当地建立了自己的麻纺织工艺品牌“三百妞”,探索非遗繁荣农村文化、助力乡村脱贫的新路径。
昭通市鲁甸县桃源回族乡将牛干巴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将回族抛绣、金线丝窝糖制作技艺等申报,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将当地传说、型糖制作技艺、传油香习俗、罐罐茶、半边锅粑粑、手搓荞面汤、清真八大碗习俗等多个非遗项目予以系统调查,指导鲁甸县文化部门纳入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并逐级申报。在扶贫过程中鼓励动员回族同胞参与非遗项目的传承推广,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拓宽增收渠道,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文化传承人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民族文化传承人是口头文学、民间绘画、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民族文化活的宝库。调动民族文化传承人从事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鼓励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所、室、点)或大师、名家工作室,支持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授艺,培养后继人才。依托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大学、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技师学院等高等院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提高其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和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后劲,有助于激发民族地区群众依靠民族文化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在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开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二、三期中,一些学员高兴地表示“圆了人生的大学梦”,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专家讲座、交流研讨及创作指导等,希望自己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脱贫致富的技术能手,带领家乡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一大批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的非遗传承人通过开办企业或设立家庭式作坊脱颖而出并不断发展壮大。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段四兴,通过开办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并与剑川职业高中建立了定向委培机制,带动了大量剑川当地农村青壮年返乡就业和应届职高生、残疾人就近就业。白族扎染代表性传承人段树坤,建立“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使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在带动周城农村妇女通过扎染增加家庭收入、吸引外出人口回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的藏族黑陶代表性传承人孙诺七林,不仅个人制作销售黑陶产品致富,同时还带动全村80 多户从事黑陶制作而脱贫。藏族传统金属技艺传承人洛桑扎西,是云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开办工厂和展示销售厅,一年的销售额达2000 多万元,让更多的藏族手艺人以技致富。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军华,在尼西汤堆投资建起窑厂,从小作坊变身小工厂,带动村里人家走上脱贫致富路……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人助力“挪穷窝”“拔穷根”的生动实践,激发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成为了民族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