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学与生命教学的有机结合
2021-03-17彭康局
彭康局
摘 要:生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学会热爱生命。小学德育课堂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课堂上融入生命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重点探讨了小学德育教学与生命教学的有机结合,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命教学 有机结合
1 引言
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生命教学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教育事业持续改革的现阶段,更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到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培养小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认识,学会善待其他生命,并且努力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2 生命教学概述
2.1 生命教学的概念
生命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从狭义上来讲,具体是指的是对生命的重视,包括自己与别人的生命,以及拓展到大自然中的生命。其二,从广义上来讲,不仅需要对世界上的生命进行关怀,还应当思考生命的延续问题,如何最大化的实现生命的价值,怎么掌握让生命持续下去的生存技能。这些就是生命教学的概念,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生命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
2.2 生命教学的内容
1.认识生命。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掌握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的构造,以及生命的意义,这是进行生命教学的基础。2.学会尊重生命。任何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自然界中的任何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不仅要学会尊重他人,还需要学会尊重自己。不能轻易地伤害自己的赖以生存的身体,也不能对其他人或者动植物的生命造成伤害。3.要学会热爱生命。学生不仅要尊重生命,还需要明确生命的宝贵,真正做到热爱生命,积极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珍惜自己的生命。4.學会保护生命。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陷入困境当中的生存技能,指导学生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也不能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很宝贵,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还应当维护他人的生命。5.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的生命十分短暂,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来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加有价值。
3 小学德育教学与生命教学的有机结合
3.1 通过探究生命起源,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生命起源这样的终极命题,小学生往往是比较茫然的,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生命的起源来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们的注意力能够得到集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生命如何从一颗受精卵最终分裂分化成一个有意识的个体生命。学生们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会到生命的奇妙之处。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以此来切入生命教学的课堂内容。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逐渐认识到了生命从诞生到成长的这一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困难的过程。因此,能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奠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信念。
3.2 结合生命教学,创设课堂情境
在小学德育课堂上开展生命教学,教师需要善于运用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例如,在学习“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秩序”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的认知,并且由于这类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引入地球生物圈的概念,例如,生物在自然界构成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圈,动物与动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由于生态环境的平衡,自然界才会呈现出一片祥和美满的景象。我们的这个社会也和自然界十分相似,只有遵从相应的法律法规,将人们和整个社会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社会才能更加的和谐安康,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才会有一个十分良好的生存空间。通过这样的课堂情境创设,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与生命教学相关的知识。
3.3 勇敢面对挫折,强化生命教育
不管是学生还是大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这些挫折会令人十分苦恼,也会给人带来十分宝贵的人生经验。小学生的人生经验不够丰富,在面对挫折与困难的过程中往往比较迷茫。所以,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妥善的指导,向小学生分享别人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方法,感染学生的内心,释放学生的情绪压力。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遇到困难。有的孩子因为所学的知识难度太大,而对学习产生了比较厌恶的情绪。有的孩子因为学业负担过重,而出现了一些心理健康隐患。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拿到令自己与家长满意的成绩,而懊恼悔恨。这些都是小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挫折。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对学生自身的生命意识进行鼓舞。教师要教会学生疏导压力的方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通过小学德育课程,使小学生逐渐培养出不畏艰难险阻的品行。
3.4 拓展课外活动,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教师在德育课堂上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由于小学生年龄过小,各方面能力都有待成熟。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学生很容易会出现遗忘。所以,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道德理念,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感染学生的内在。比如,教师应当适时的举办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活动,包括生命教育板报、道德演讲、好人好事话剧、小手牵大手等。通过这种课外拓展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扫清障碍。
4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德育课堂上开展生命教育,教师向小学生深刻的剖析生命的意义,使小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小学德育教学与生命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小学生充分的理解到生命价值所在,并且让学生重视德育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苗建,李晓恬.生命教育下学校“润养体验式”德育课程的实施——以山东省实验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9(10):29-31.
[2] 王玲.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30-131.
[3] 杨思远.生命教育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30):136.
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