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等待中散场或开始

2021-03-17左马右各

当代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夜幕剧场亲情

我一直在想小说文本之后那个真实存在的世界。它像一片巨大的雨云在我的想象上空——悬停,既不下落也不飘移。而我被罩在这样一团阴影下,像个小说人物那般陷入可能存在出现也可能虚无消失的诸多事物纠葛中。其实一直以来,作家就在努力通过文本窗口的有限张望,来试图呈现人世间既惊心动魄又平淡无奇的生活图景。这样的劳作具有牺牲精神或游戏趣味。或许,此刻我们就坐在剧场里(小剧场),舞台上正上演着既可忽略观众也可模糊演员的“夜幕场”。当然,剧情也是混淆的。一切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地进行着,恍如隔世,又浮现在眼前……

小说出自青年作家闵芝萍之手。有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名字——《夜幕场》。读下来,这篇小说也颇有现代舞台情景剧的散漫架构。作家似乎也谙熟此道。尤其是叙事进入到医院这一环节,无论是场景设置、人物对话、氛围营造,小说的剧场气息浓郁,肆意蔓延。这也带有侵略性。它会跟随阅读进程的深入逐渐形成一股反向旋流,沿着思维缝隙做压迫性的渗透。但在某个瞬间,一切又涣散掉了。这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脉的年轻郎中,他敏感地在血流的微勃中感觉到了某种神秘的脉息,但却逮不住它。这不无遗憾。

小说讲述了暑假赋闲在家的“我”(“我”的名字叫杉杉),某一天——被母亲急促地从闲散状态置换到应激状态——去参与处理一件非我所能也不想干预的事。母亲显然在这一危急时刻扮演了可以救场的“英雄”角色。“我”被迫胁从。一起加入救场的人,还有“我”的二姑。这个临时凑集的“三人团”,奔往医院,去处理哥哥做下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与家人的关系,犹如抽茧剥丝一般跟随小说叙事的展开而展开。那更像一幅世情卷轴画,不过色调灰冷,也缺少光感和温度。它更像是沸腾火热的生活显影过后遗留的暗淡余烬。

怎么说呢,“我”与母亲的关系(以及亲情),不知怎的就变成了母亲嘴中一句有判断意味的话:“杉杉,你现在变得太冷漠了,就像个陌生人。”而这样的话,母亲在小说中重复过两次。本来,父母离异,我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应该有常理上的相依为命感,可“我”却没有。不仅没有,还日益产生出一种逃得越远越好的疏离。考大学填志愿时,“填了我所能及离家最远的学校”。即便是入学后,每逢假期,也不是像其他同学那么迫切地想回家,且在“每一个找不到理由留校的假期,过得都像逐渐萎缩的阴谋”。对于这种局面,“我”也不知为何。貌似平静的生活,过着过着——就与母亲过成“我们就是这样过日子的两个人,两种人。我们是彼此的外人”——这样子,没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点变成了这样。这种疏离感达至父亲这一形象,再及至哥哥,就更显极端了,“圩岩那么小,可是后来我再没见过我的父兄”。不知是多深的伤害,才能引发“我”如此决绝地背离亲情。由此看,亲情关系便具有了玻璃质地,貌似牢固透明,其实最为脆弱晦暗。它还是困局。母亲对这种疏离感也显得无能为力。她只能机械地使用“冷漠”这样具有双向杀伤力的词语,来概定认知,发泄内心的困惑与不满。在她的观念里,孩子仍意识性地停留在母腹中,母亲自然也就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与她都是一体的。但不幸的是,孩子在被孕育的那一刻,就已冥定要与母体分离。何况成长在一点点扯断着什么。小说叙事投映出当下社会亲情关系的疏离与背反,和这之后隐含的时代徙变给人在精神上制造的深度裂隙。这是看不见的侵蚀与分化。它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又在发生中一再被忽略。等它应景或应时出现,就已成为阻碍——幻影般勾勒出一道人与人之间不能跨越的心灵沟壑。“我又听见那种东西碎裂的声音了,我抬头看,是母亲,她在低头看着我,我们是两面浑浊的镜子。她是从眼睛开始碎的……”如果凝神聆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是这种寂静碎裂的危险响动。

这让我想起了穆齐尔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按小说人物乌尔里希的说法,“家庭生活不是完整的生活”。他妹妹阿加特认为,“在女人之间尤其存在着这亲近相聚时的嫌恶情绪”。在文章提及的这个小说段落里,乌尔里希试图分析阿加特已然面临的精神困境。穆齐尔写作《没有个性的人》的时间是上个世纪,那是整個欧洲在上升危机中被逐渐撕裂的蓬勃时代。当然,穆齐尔在《没有个性的人》这本书中着重讨论的不是家庭生活,但有关世俗生活的精神探讨与价值追问却无疑是这本钻石级巨著的一个重要棱面。在时代面前,人永远面临属于自我的精神道德困境——而无解。如果用穆齐尔小说人物的观念,来比拟或观照《夜幕场》中小说人物“我”与母亲的紧张关系,还可适当扩展到“我”与父亲、二姑、哥哥也无妨,甚至可蔓延到其他家族成员之间(继续扩展到整个社会人际关系),我们便可悲地发现:所谓的文明进步在其根源上仍无奈地刻印着回退或衰败的虚无影迹。这一判断无疑具有痛彻的杀伤力。

小说试图在叙述过程中展示复杂社会进程中的嬗变关系和诸多可能。作家也极尽所能提供了叙事场景、人物、语言以及想象力等必备元素。怎么说呢,写作这种受限的智力行为转嫁给作家的基本权限,也大致如此。而完成的文本却有被时间赋予无限想象的可能性,像意外获得神的恩宠与默许。前提是——只要你写得足够好。但不无悲观的现实是:“在这世界上,我们都是无名之辈。”路易斯·格丽克的这一谦卑之言,实在是充满了揶揄和嘲讽。她说出了一种事实,一种残酷到让我们去怀疑的事实:个体是微茫的。另外,我们曾无限信任的世界充满了谎言和假象,可我们却不具备戳破它的力量,甚至当一切带着压迫的阴影无情地辗轧过来,我们连避开它的自由也毫无知觉地丧失掉了。

在《夜幕场》这篇小说中出现的“我”、母亲、二姑——此际,则像三个面目模糊的过气人物,一出场就被剧场的强光灯淹没了。她们永远也等不到应该出场的人。他们本是该出场的,但却都被耽搁在迟滞的叙述中。他们像影子似的出现过,但很快就又隐遁般在叙述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白处消失了。如此看,这篇小说又有点像是在写一个有关等待与被等待的故事。

小说临近结尾,叙事落幕——像剧场空了。空下来的剧场里,凝神来听,轻轻回荡起风带着呼吸小心穿过的寂寞回声。很快就会有新人出场。听,那脚步声已在迫近……

(左马右各,本名骆同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2014年开始小说和文学评论写作。在《收获》《当代》《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山花》《长城》《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和散文随笔。)

编辑:耿凤

猜你喜欢

夜幕剧场亲情
全球通胀,夜幕拉开
亲情的滋味
明月高悬
开心剧场
夜幕下的动物园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开心剧场
夜幕下的追踪行动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