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提升内涵,谱写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2021-03-17刘宗山

天津教育·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教育

刘宗山

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2016—2020年)的意见》要求,宁河区准确把握本轮现代化标准建设的政治方向、核心任务、社会需求和改革路径,凝聚共识,劾力同心,圆满完成全区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聚焦制度建设,提升现代学校发展领航力

各校依据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立足实际,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规划”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党组织健全,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学校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领导班子、教代会对学校重大事情进行民主决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家委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做到了校务公开,增强了家校联合的教育合力,社会满意度逐步提升。学校体育场所、文化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同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深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育人效果。大北中学坚持依法治校,制订了《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坚持实施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充分保障了师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围绕“行健致远,自强不息”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章程进行了修订,构建起10大类107项的制度体系。学校注重凝聚办学合力,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密切家校合作,形成了“刚柔并济、以健促行”的鲜明管理文化,社会和家长满意度较高。南涧中学制度体系健全,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依法办学,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

二、聚焦设施配置,提升教育资源承载力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专用教室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设施设备达标。图书馆、阅览室设施设备齐全,图书数量逐年增加,实施开放式阅读。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大,自达标创建以来区政府投入资金6371万元,全面提升了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育装备逐年升级,使我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实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弯道超车”。制订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有计划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课堂教学做到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研,线下亮课和线上评课相结合,增强了教研的实效性。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线上教学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不论是思政课、心理疏导课、健康教育课,还是文化课等,都收获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20年中考、高考成绩实现较大突破。廉庄中学充分发挥信息功能教室的作用,开展“芙蓉弄墨”水彩社团、动漫画制作、“芙蓉唱响”声乐社团、舞蹈形体等活动,发挥艺术学科教师专长,引导学生学习体验。芦台第三中学在实验论文、实验说课、自制教具活动中分获市级和国家级奖项。芦台第一小学、芦台第四小学、薄台小学3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

三、聚焦教师发展,激发教育教学内驱力

宁河区制定了《宁河区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提升规划》,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定期对教师师德表现进行评价。有计划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骨干教师专题讲座,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和教师必读书籍杂志等进行自主学习。借助区“三名工程”“种子教师培养工程”、校际联谊活动、外出学访、听课活动和校内开展的教师全员亮课、骨干教师展示课、教师论坛、优秀课评比、网上晒课等活动,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科知识考核,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日常辅导,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普遍提升。

四、聚焦文化建设,提升立德树人感召力

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各校立足实际,加强校史沿革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学校文化传承,学校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提炼了学校精神,既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新时代新文化内涵。以特色活动项目为载体,精心打造特色活动课程,建设特色课堂文化,从而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通过学校文化墙、文化长廊、橱窗板报、校刊、校报、校园网等渠道进行宣传、交流,从而使全校师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芦台第一小学的文化建设走在了全区前列。学校深挖百年建校史,提炼了学校文化特质“真”教育的本质特征。学校立足“真”教育定位,打造真文化,营造真环境,呼唤真精神,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二楼大厅的“小航书屋”,三楼大厅的“于敏科技园”,使“求真”与学校创始人王照及该校杰出校友勇攀科技高峰、报效国家人民的鲜活事例有机结合,时时刻刻给师生以明确的价值引领。为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了系列特色校本课程《求真路阔》《与经典同行》《启智博能》《艺海遨游》《于敏爷爷的故事》,每月编辑《求真》报刊,让真教育融入学校的方方面面。又如:乐善庄小学以“乐善教育”为主题,构建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评价体系,特别是“乐善少年”“乐善教师”评选,使乐善文化建设根植于师生心田。学校开发了以评剧戏曲文化为依托的“乐善”教育体系,开发了“小百花剧社”“戏曲脸谱”“泥塑”等多门校本课程,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五、聚焦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竞争力

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德育制度和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利用我区兴家坨民俗博物馆、于方舟故居、宁河区烈士陵园、齐心庄现代农业示范区、义聚永酒文化博物馆、板桥陶艺馆、东丰台木版年画、百利种植园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英雄人物和地域文化,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推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体育(健康)、艺术工作,定期组织校园艺术节展演、运动会,认真落实体育艺术“2+1”活动,严格落实减负工作,挖掘学校教师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造甲城小学在学生素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造甲城小学坚持“善待每一个学生,让生命由此绽放”的办学理念,构建“幸福教育”办学特色,让学生在“幸福币”个性化激励下,主动自主发展。为此,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德育制度,形成了体系化的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建立了一支以身示教的班主任队伍,以学生的行为养成加特长的发展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借助家长学校、教学开放日、家委会等形式,让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为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构建了以社团为主体的阅读课程、实践课程、审美课程、运动课程等幸福课程体系,打造智学、科创、体健、艺美、书香、孝德、环保的幸福少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2018年学校女子足球、乒乓球获得宁河区冠军,男子足球获得宁河区季军;2017年、2018年获得天津市文艺展演三等奖;2019年获得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校;2019年获得宁河区教育教学一等奖。

今后,宁河教育将在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標,聚焦教育均衡化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为把宁河建成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艺术教育特色区、竞技体育先进区、劳动教育基地区和智慧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教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