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标准,精心实施,全区义务教育上水平

2021-03-17周振亮

天津教育·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督导室督学学区

周振亮

自2016年天津市启动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以来,宝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区教育局按照会议要求,根据《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16—2020年)意见的通知》精神,精心谋划,认真实施,于2020年10月完成了对全区113所义务教育学校第三轮现代化标准建设区级评估并通过了市级巡回督导验收。

一、建立区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顶层设计

区政府始终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区长为组长的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育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建委、民政局等单位,工作办公室设在教育局督导室。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宝坻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2016—2020年)督导评估规划》,定期研究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推进情况,努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此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组建两支队伍,加强培训工作

为稳步开展建设工作,有效地推进建设过程,实实在在地提升办学品质,我们组建了现代化标准建设指导服务组和评估验收组两支队伍。

现代化标准建设指导服务组由教育局相关科室、教研室、装备站、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12人组成,将6个专项、64条评估标准、146个评估要点细化分解到人,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大对参评学校的指导与检查,确保学校对达标创建工作的理解到位、执行到位、整改到位。

评估验收专家组主要由局相关处室专业人员、街镇教委专职责任督学和局直属学校兼职责任督学组成,共计53人。由于这支队伍承担着全区的评估验收任务,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对这支队伍的培训,培训采取了个人自学、集中辅导、小组研究、实战演习、评后反思等多种形式。通过学习培训,评估人员都能较好地掌握评估标准和技术要求。

三、开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培训会,实施三级教育督导

为使义务教育学校明确现代化标准建设内容,我们多次召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会,使各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任务、建设要求、评估细则和评估流程,为做好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为更好地推动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进程,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我区又组建了三级督导网络:一是区级专家督导组。由8位即将退休的校长、书记组成,采取承包学校的方式,专门负责相对薄弱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建设帮扶工作。二是学区督导组。以高中校招生划片为依据,将全区划分为8个督导学区,每个学区设主任督学1人,下辖责任督学若干人,主任督学由学区所在的高中兼职责任督学担任,负责本学区教育督导组织协调工作,责任督学由所辖街镇教委的专职责任督学和局直属学校的兼职责任督学担任。每个督导学区既要按照区督导室的统一安排开展督导工作,又要结合本学区的实际情况,独立开展督导工作。教育督导学区的成立对于辖区内学校现代化、均衡化建设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街镇教委专职责任督学和局直属学校的兼职责任督学为督导网络的第三级。他们多年从事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非常熟悉学生、教师和学校,拥有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先决条件,有利于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评估标准

评估过程中,评估组严格执行评估流程,严格把握评估标准,认真遵守工作纪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让评估过程和结果发挥最大化的引领、规范作用。

五、认真总结,有效反馈,监督整改

每次评估验收结束后,我们立即着手进行三项工作:一是确定评估等级。评估组各专项的评估专家认真做好所评学校的专项总结,发现亮点,找出问题,提出建议;评估组长召开小组交流研讨会,为每一所被评估的学校分专项写出反馈报告并填好各项评估表格上交到局督导室;局督导室对每一所学校的每个专项评估情况进行汇总并对照市颁标准给出相应的评估等级。二是做好分类反馈。对“合格”等级的学校,局督导室采取了深入学校,与学校班子集体当面座谈,按评估要点具体分析,帮助学校找出问题,想办法整改。对“良好”等级的学校,督导室主持召开相关责任督学和校长会议,逐条分析,对共性问题整体要求,对个别问题单独要求。对“优秀”等级的学校,要求责任督学帮助再指导。三是积极跟进整改。一方面,要求责任督学对责任校要经常跟进了解整改进度;另一方面,对于整改任务重的学校,由局督导室协同责任督学进行重点跟进整改。力促学校提升到更高标准。

六、主要成绩

通过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评估,有利地推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得到不断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发展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学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经检查,各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均已达到要求,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教学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管理,教育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各类功能教室、图书室设置均能达到或超出标准,实行专人规范管理,设备利用率较高,能够发挥这些资源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助力作用。

2.学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各校为师生配备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设备,实现了校园网全覆盖。各校均建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大部分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学校主要工作能够纳入信息化管理,便于师生进行信息交流和向社会、学生家长展示学校信息,实现了教师学习互动交流,实现了学科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打造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基础。

3.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各校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主题教育月以及传统节日等,创设德育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各校均能开齐开足艺术体育课程,落实阳光体育和体育艺术活动,大课间内容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和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4.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增强。各校能够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夯实师德教育和专业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各校教师都能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师学历、职称和各级骨干教师比例都符合规定要求。

5.学校文化对师生的浸润作用不断显现。各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步脱离浅表化,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持续发挥育人主阵地的功能。各校注重精神文化的引领和课程文化的创新,建设乡土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践着文化氛围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6.学校现代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目前,各学校均注重了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依法办学已基本实现,民主管理不断深入,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不断加强,学校正在逐渐向现代学校转变。

七、问题与反思

1.在学生素质发展上仍需多下功夫,要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的社团活动。

2.学校应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满足教师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需求,要关注课题引领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做到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3.学校在表象文化上下的功夫比较大,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上下的力量不足,缺少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不能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

4.学校现代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民主管理制度的研究还欠深入,对开放办学、引进社区参與学校管理还要加大探索。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督导室督学学区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的探究
洞口:加强阳光大课间督导
强化追责问责 树立督导权威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大姚县开展首次责任督学岗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