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
2021-03-17吴秀萱
吴秀萱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是教学课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是我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团体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提供笔者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生本课堂
1 引言
在目前的小学研讨会上,由于上述想法的影响,许多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的先驱,并没有那么重视课堂主体的作用。这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吸收相关知识,导致语言教育效率低下。因此,讨论小学课程建设很重要。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也对学生未来的长足发展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进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新课改将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首要教学目标,抛弃传统教学理念中“师尊生卑”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课堂以学生为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的基础上,增強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 如何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生本课堂
3.1 开展语文课堂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之中,构建生本课堂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首要前提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内容的主动学习之中。只有开展好趣味课堂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最大程度的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以及网络查阅资料在课前进行好完备的备课,在备课中融合大量的趣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在进行课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采取扩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是词本身进行扩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展开扩句,发展成为一个小故事。
3.2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学方法也只是教师强行灌输知识为主,这不仅使得探知过程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探索智慧型课堂的过程中,主要目标是“育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除此之外,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
3.3 增强小组相互学习,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通过将班级学生划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对于知识基础不牢固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唯一有巨大的辅助作用。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身后有依靠,促使学生可以尽情地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经验的交流,从而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以及提高小学学习语文的效率。深化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而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为打造好语文生本课堂建立一定的基础。
3.4 给予学生锻炼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
教师只传授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达不到学生学习需求的,只有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综合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由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我是小讲师”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体会做教师的感受,我让学生先提前预习,然后再进行实践,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5 教学模式创新
小学教学中,教师也注重学生的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确保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兴趣是一名必不可少的小学教师。因此,在本教程中,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到学习激励因素的情况下,积极地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小学学生的基本原则,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其课堂转化为动态学习过程。例如,在执行相应教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程的主要内容来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学员可以根据阅读文本中包含的关键人物和对话内容进行现场模拟。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模拟过程中逐步感知角色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3.6 运用信息技术,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适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并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带来新的面貌与更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7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语文是一门文化内涵非常丰厚的学科。它可以为学生打下文化基础,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内涵。实际上,小学阶段的语文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书本知识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4 小结
建设生本课堂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便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地学习需求,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活力,进而促进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29+65.
[2] 柳杨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62.
[3] 班庆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43.
阳春市马水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阳江市 52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