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四十年
2021-03-17金微
金微
“正派做人,踏实工作。”这是新华社高级编辑袁方正的人生信念。退休后,他搬到了距离北京市区90多公里的延庆区,与笔者谈起40年来的国际新闻生涯,他十分健谈。
难忘江大
从江西丰城一个农村娃到《瞭望》新闻周刊的编辑室主任、新华社高级编辑,袁方正的人生转折是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新闻系开始的。他说:“我能从事新闻行业得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江大。”
用袁方正的话说,他是阴错阳差地走进了江西大学新闻系。1960年,本想报考医学院的他未得到学校的允许,于是第一志愿填写了复旦大学,第二志愿填了江西大学。当年江大正扩大发展规模,一些报考外省大学的学生都留在江西,袁方正就是其中一位。上大学前,袁方正对新闻的感觉朦朦胧胧,记者对他而言更是一个遥远的职业,报考新闻系只是听从了一位亲戚的建议。直到进入江大新闻系,他才开始真正了解这个专业。
袁方正说:“我认为那时江大新闻系的教育方式是对路的。”从1958级到1961级,江大新闻系四届毕业生人才辈出,不少人后来身居国内媒体的领导岗位,对江大新闻系的发展影响深远。
作为老四届学生之一,袁方正回忆说,195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的于生被下放到江西,在江大担任副校长,同时创办了江大新闻系,他亲自任系主任,主抓新闻教学。在他的带领下,江大新闻系的教学走出了一条独特发展道路。袁方正至今还记得大学的课堂,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选集》课和报纸研究课,他回忆说:“大学四年,我们几乎每周都有一天《毛泽东选集》课、一天报纸研究课。”
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是当时江大新聞系的一大办学特色。袁方正说,在新闻写作课上,老师们会找来一些主流媒体最新的消息和通讯,让学生们重新编排,反复进行新闻写作的训练。
读大学时,国内正遭遇三年严重困难,袁方正和同学们种菜养猪,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习,反而让他们更刻苦。四年的大学生活,袁方正积累了大量成语、谚语、歇后语知识,他还抄写了一本题为《一般事物描写资料》的书,内容包含天象、地象、四季、节日、人物、园林、动植物等12个类别,这些描写均出自名家的作品。除了在校的积累外,社会实践也是当时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袁方正用“三结合”来总结当时的实践——农村社会调查、工厂办报、报社实习相结合,这贯穿了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也许看不出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不过,当袁方正开始在新华社工作后,江大新闻系对他的影响却慢慢显现。
初出茅庐
1964年,袁方正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刚进社,他就遇上新华社发展的大好时光,当时,毛泽东主席指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周恩来总理也提出:“新华社要建世界性的通讯社。”正是因为这样的号召,新华社开始实施扩张驻外分社的计划,将一些毕业生选送到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习,为以后扩大和加强驻外分社队伍做储备。袁方正就是这些毕业生中的一个。
在北京二外,袁方正学习的是法语。“文革”爆发后,学校停课。1967年7月从北京二外回来后,袁方正担任新华社国际部中东组编辑。“从那时起,我就与国际报道结缘,并搞了一辈子国际报道。”当时新华社派驻了军代表,实现了大联合。袁方正庆幸自己没有参与派系斗争,而是一心扑在新闻业务上。他回忆说:“我如饥似渴地熟悉情况,积累资料,对工作上手很快,并编写了消息、述评等稿件。一些老编辑和国际部的领导审阅我的稿件后觉得很符合要求,对我说:‘有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实践操作不如你们江大新闻系的学生。”正因为袁方正和校友们的出色表现,江大新闻系的学生得到了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的关注,后来,江大新闻系的学生多在一线负责报道工作。这份殊荣让袁方正至今对母校充满感恩,他认为正是那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为自己的新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穆青与我们学校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偏好我们学校的学生。新华社也是先认稿子再认人,成绩可以证明一切。”
在国际部中东组任编辑期间,袁方正对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做过较深入的调研,并积累了各种资料,对当地的动态了如指掌。1971年,袁方正根据周总理在《参考资料》上的一句批语,写出了题为《从苏修出卖巴勒斯坦人民的罪行看它的“人道主义”》的稿件,此稿经周总理审阅后获得批示。周总理秘书电告国际部:“总理说此稿写得不错。”
对于年轻的袁方正而言,获得周总理的表扬是对他最好的嘉奖,他至今还珍藏着这篇送审稿件的影印件,尽管稿纸已经有些泛黄,但黄色的纸张更显得珍贵。
1972年,他的作品《苏修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加紧勾搭》再次获得周总理的审阅,他的新闻敏感性让他对国际形势有充分的把握,报道有大局意识。在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袁方正认为国际报道也有立场倾向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国际报道能为国内读者打开观察世界的一扇窗。
《瞭望》时光
1982年,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横空出世。穆青说:“办好《瞭望》是新华社的一大事业,一定要将《瞭望》办成像美国《时代》周刊一样的中国新闻周刊。”为此,《瞭望》招兵买马,穆青更是亲自到新华社人事局点将,袁方正被点中。当时,他正在国际部法文组上班。组里的负责人曾对他说:“你去法文组提高法文水平,短期内要有个飞跃,然后社里会将你派到国外分社工作。”出国的事由此耽搁,不过他却能够见证《瞭望》的诞生,并与这份中国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一同成长。在《瞭望》周刊社,袁方正依然负责国际报道。因业务出色,1983年,在《瞭望》周刊社工作不到一年的袁方正便应法国外交部的邀请,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的成员之一访问法国。在爱丽舍宫,他受到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的接见。
“4月间的巴黎街头,枝头吐绿,鲜花竞放。”“密特朗会见记者时表现出他那思维敏捷、长于言谈,且富于感性的特点。”“密特朗的谈话为法国的内外政策描画了一个轮廓,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法国的现状和观察它的将来。”他细腻的笔触还原了当时接见的情景,这篇名为《爱丽舍宫的会见》的文章在《瞭望》刊登后反响巨大,除一些报刊转载外,还被译成法文,向法国和法语地区发了专稿。袁方正还为国内媒体撰写了2万多字的《法兰西纪行》,其中介绍了法国人礼貌、热情和好学的特征及巴黎地铁的方便快捷,这为正处于改革萌动时期的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作为新华社的记者,尽管拥有各种优越的资源,但是,如果没有职业敏感意识,这个身份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袁方正认为,新华社记者更需要勤奋主动,善于动脑。1984年,七十七国集团峰会在中国北京召开,编辑部获知七十七国集团主席莱多要在上海停留一天的消息后,派袁方正前往上海采访莱多。为了独家采访莱多,袁方正到达上海后,立马直奔上海机场迎候莱多。在机场,只有袁方正一个记者,而其他记者都拥挤在莱多下榻的上海锦江饭店。袁方正通过翻译对莱多说:“我是专程从北京赶来采访你的《瞭望》记者。”莱多对袁方正说:“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中国记者。”如此亲切的问候,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北京到上海,接机、采访再到完稿,袁方正紧张地度过了三天,他的独家专访《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代表着一种希望和现实——访七十七国集团主席莱多》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此稿还被译成西班牙文向拉美地区发了专稿。袁方正说:“无论是什么记者,都需要灵活,善于抓住各种机会。”《瞭望》对他的评价是“积极努力、任劳任怨”。
20世纪80年代,《瞭望》的影响力逐渐显现,众多栏目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中南海纪事》介绍党的重大方針政策出台前后,有详细的背景解读,有消息无法比拟的立体感,这些都成了海外观察中国、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与此同时,《瞭望》开设海外版,在香港设驻点,以独特的视角向海外华人介绍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受到海外华人的关注。
1987年至1991年,袁方正担任《瞭望》驻香港办事处副主任期间,见证了《瞭望》在香港地区的广泛影响。“《瞭望》上的很多文章,都出现在香港的电视台和报刊上,它无疑是香港出镜率最高的杂志。”
在香港,由于资源丰富,袁方正时刻关注着世界的变动。那几年,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身处其中的中国也随时密切地关注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结束驻港生涯后,袁方正回到编辑部仍负责国际报道。他曾组织国际问题专家、学者研讨“大变动中的世界”。那次研讨会后,《瞭望》《国际专栏》栏目以12页的篇幅、近2.5万字进行报道,向读者介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受到读者的好评。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领域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进一步加剧。袁方正时刻关心着国家安全。由于有多年的观察和积累,他对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问题作出各种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他认为,在苏联解体后,各国上演的间谍大战将逐渐由政治转向经济,他的文章《愈演愈烈的国际经济间谍战》在《瞭望》刊出后引起关注,一些研究间谍问题的专家和国际同行都慕名找上门来,和他一起交流经济间谍的问题,还有不少报刊纷纷来电或派人前来向他约稿。2001年退休后的三四年间,他仍在为国内媒体撰写国际新闻报道稿件。
接受笔者采访时,袁方正很平静地说:“我当时虽然是写世界的经济间谍战,但也是为了提醒国内注意,不仅是间谍战,随着中国这艘大船越来越深地驶入全球化的大海,它面临着更多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用西方一句名言说,新闻工作者就像是船头的瞭望者,要及时发出预警。”作为负责国际报道的记者,袁方正更是处在瞭望者的前沿。1992年,他组织撰写和编辑的文章《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便探讨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些后来渐渐成为国内学术的热点。不过,袁方正更在意的是读者的反应,他报道的范围甚广,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文章可读性强。“用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视野关注中国”,袁方正在《瞭望》架起了一座中国读者了解世界、洞察中国未来的桥梁。
如今,袁方正平静地生活在北京郊区,与车水马龙的北京市城区相比,这里方圆几百里的康西草原,风景如画,沉静安详,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他的家毗邻延庆古崖居,背靠大山,门前花草丛生,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闲时,袁方正和妻子开荒,在屋前屋后种上蔬菜和瓜果,每年盛夏,小小的菜地结满了各种果实,一派郁郁葱葱,一些小动物趁机到菜地里觅食,小松鼠见到人也不怕,还会对着人瞅两眼。袁方正说:“我在菜园里浇水栽菜时,有时可以看到野鸡突然腾空而起,晚上可以听见从菜地里传来的各种虫鸣声,我很知足。”沉浸在田园时光中,他时常想起在丰城老家度过的童年。
责编/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