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地区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贡献

2021-03-17郭子雍阳宇翔廉秀峰傅玉珍张国华毕新慧王新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粤港澳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环境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广州地区吸光滤膜

郭子雍,阳宇翔,彭 龙,廉秀峰,傅玉珍,张国华,毕新慧,王新明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粤港澳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黑碳(BC)或称元素碳(EC)是具有强烈吸光特性的大气气溶胶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唯一具有吸光能力的碳质气溶胶.近年来研究发现,大气气溶胶中一部分有机碳同样具有吸光能力,这部分有机碳被称为棕碳(BrC)[1].BrC 可增强气溶胶在对流层顶的辐射强迫,也会降低大气能见度,以及影响光化学反应速率,改变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4].

与BC 不同,BrC 在近紫外波段时吸光能力大幅上升,可将气溶胶总吸收提高7%~19%[2].有研究表明类腐殖质(HULIS)、酚类以及具有酸性官能团等的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BrC 的重要组成部分[4-7],故而可以通过对WSOC 浓度和光学性质的研究来表征BrC,WSOC 的光吸收可贡献气溶胶总吸收的10%左右[8-9].

然而,不同地区和季节WSOC 的来源或形成机制不尽相同,WSOC 的MAE365值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季节差异.Rana 等[10]和Srinivas 等[11]分别对恒河平原和印度洋地区受生物质燃烧影响的WSOC 样品进行了研究,两者虽具有相同来源,但恒河平原地区WSOC 的 MAE365值显著大于印度洋地区.Soleimanian 等[12]对洛杉矶地区PM2.5样品中WSOC的MAE365值研究发现,夏季、冬季WSOC 分别受生物质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影响,两季节的MAE365值差异明显.Kim 等[13]指出韩国首尔地区WSOC 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来源,MAE365值呈现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趋势.西安大气细颗粒物中WSOC 的MAE365值呈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趋势[14].

目前大多研究仅针对TSP、PM10或PM2.5中WSOC的吸光性质进行研究:Liu等[15]研究提出广州地区冬季TSP 中WSOC 的MAE365值为(0.81±0.16)m2/g;Fan 等[16]研究指出广州冬季 PM2.5中WSOC 的MAE365值为(0.80±0.03)m2/g;但对于不同粒径段WSOC 的吸光性质、吸光贡献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仍十分有限.Voliotis 等[17]对欧洲冬季4 个粒径段颗粒物(<0.49、0.49~0.95、0.95~3、3~10μm)中WSOC 的MAE365的研究发现较小粒径段MAE365值较高.类似的,黄欢等[18]报道了广州市大气细颗粒(<3μm)中 WSOC 的MAE365随粒径增大而降低,主要受来源和形成机制影响.

本研究以广州大气气溶胶为对象,对4 个季节PM10中不同粒径段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WSOC 在各个季节、不同粒径段的浓度和光学性质分布特征,探讨影响WSOC 光学性质的可能因素,为准确评估WSOC 的环境气候效应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及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样地点位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标本楼顶部(113°22′15′′E,23°9′7′′N),位于广州市中心,临近居民区、大学城和高速公路,可代表广州城区大气特点.本研究于2015 年春季(3~4 月,n=20)、夏季(6~7 月,n=21)、秋季(9~10 月,n=20)、冬季(2015年12 月~2016 年1 月,n=18)采用大流量(1.13m3/min)空气采样器(SA235,安德森),将颗粒物分成6 个粒径段:<0.49、0.49~0.95、0.95~1.5、1.5~3.0、3.0~7.2以及7.2~10.0μm 进行连续采样,每个样品连续采集24h.采样器所用滤膜为石英纤维滤膜,采样前所有滤膜均在500℃马弗炉中灼烧4h.采样前后将石英纤维滤膜置于恒温恒湿箱(温度为25℃,湿度为50%)中平衡24h,平衡后再称重.称重后的样品置于-40℃条件下保存,直至分析.

1.2 WSOC 提取和仪器分析

取部分滤膜,加入超纯水后超声提取15min,重复两次,将萃取液通过0.22μm 亲水PTFE 滤膜后得到WSOC 提取液.通过总有机碳分析仪(TOC,Shimadzu,岛 津)测 量 WSOC 浓 度;离 子 色 谱(Metrohm 883IC plus)测量水溶性离子浓度;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南京科捷)测量不同波段的吸光度值;另取部分滤膜采用热光透射法通过OC/EC 仪(Sunset Laboratory)分析OC/EC 浓度[18].

1.3 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得样品吸光度为Aλ,其中λ 为吸收波长(nm).在一定的波长、温度下,单位浓度的WSOC 吸光度称为吸光系数(Absλ, Mm-1).吸收波长指数AAE值(Absorption Ångström Exponent)可用于表征WSOC 吸光能力与波长的关系[19]:

式中:A700为样品在700nm 处的吸光度,用于修正基线偏差;Vl为提取样品所用超纯水量;Va为样品对应的大气采样体积;L 为比色皿光路长度(0.01m);K 为常数.本研究通过对样品在300~500nm 之间Absλ的拟合获得AAE 值.

单位质量WSOC 的吸光能力可以通过365nm处的质量吸收效率MAE 值(m2/g)来表征:

式中:Absλ为对应波长的吸光系数;CWSOC为样品WSOC 浓度(μg/m3).

E250/E365(E250、E365分别为样品在250、365nm处的吸光度值)常用来表征天然有机化合物的腐殖化作用,与WSOC 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呈反比[20];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 m2/g)是指单位WSOC 在特定波段的紫外吸光度,在一定程度上与WSOC 的结构特征(芳香性和分子大小)有定性关系[21],故而两者可以互相印证,SUVA 可由式(4)计算:

传统清蒸稻壳的方法,不经除杂处理,土、砂、稻草、麻绳头、玻璃绳等大小杂质还在其中,而经过除杂再清蒸的清洁化稻壳中这些杂质除掉了90%以上,肉眼观察没有可见杂质,稻壳的蓬松度也增大。

式中:A 为样品的吸光度; CWSOC为样品WSOC 浓度;L 为比色皿光路长度,本研究主要计算254nm 和280nm 处的SUVA 值.

二次水溶性离子(SWSI)可由式(5)计算:

式中:λ为吸收波长;i代表<0.49、0.49~0.95、0.95~1.5、1.5~3.0、3.0~7.2 以及7.2~10.0μm 共6 个粒径段;MAE(λ)i和Ci分别代表该吸收波长下i 粒径段的MAE 值和WSOC 浓度.

各粒径段样品在吸收波长为 365nm 时对WSOC 总吸光的贡献可由式(7)计算:

式中:i 代表某一粒径段; Ci和MAEi分别为该粒径段WSOC 浓度和MAE365值; Abs(365)total代表365nm处WSOC 总吸光.

各粒径段样品对颗粒物总吸光的贡献可由下式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WSOC 的粒径分布及季节变化

广州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日平均PM10分别为61.79、49.65、64.67 和92.11μg/m3;PM10样品中WSOC 总浓度分别为(3.60±1.16)、(2.42±0.51)、(3.87±1.51)和(5.07±2.80)μg/m3, WSOC/OC 的季节和粒径分布见图1.

图1 不同季节WSOC 浓度的粒径分布密度函数和WSOC/OC 随粒径的变化特征Fig.1 Average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 WSOC in mass concentration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SOC/OC along particle size in different seasons

本研究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WSOC 浓度整体上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趋势,且整体上随粒径增加而下降.WSOC 在4 个季节中呈现单峰分布,峰值均位于 0.49~0.95μm 的积聚态范围内,WSOC 的质量平均直径(MMD)在春季为0.57μm,夏季为0.42μm,秋季为0.49μm,冬季为0.56μm,表明WSOC 主要积聚于较小粒径段中,WSOC 在细颗粒物(<3μm)中的浓度分布占比为春季86.84%,夏季88.80%,秋季92.44%,冬季92.50%,与黄欢等[18]和黄虹等[23]的研究类似.本研究中在<7.2μm 粒径段时,春季和夏季WSOC/OC 比例随粒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冬季WSOC/OC 则随粒径增加而减小,7.2~10μm 粒径段3 个季节的WSOC/OC 比例相比于3.0~7.2μm粒径段均略微增大;而秋季WSOC/OC 比例则随粒径增大持续减小.

2.2 不同粒径段WSOC 的光学性质及吸光贡献

不同季节粒径段WSOC 的MAE365和AAE 值见图2.可以发现,不同季节和粒径段的MAE365值具有显著差异,在4 个季节中,冬季在各个粒径段的MAE365均为最高,在<0.95μm 粒径段春季次之,0.95~10μm 粒径段春季、夏季、秋季差异较小,并且各季节MAE365均在较细粒径段具有较大值.本研究中PM3样品的MAE365为0.82(春季)、0.54(夏季)、0.56(秋季)和0.96m2/g(冬季);PM10样品的MAE365值为0.76(春季)、0.52(夏季)、0.54(秋季)和0.94m2/g(冬季),这与以往对广州地区研究报道的结果相近[15-16,18,24],表明本研究中广州地区各季节WSOC吸光能力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趋势.本研究采样期间仅有冬季存在因颗粒物浓度过高使得能见度低于10km 的雾霾天(污染过程),在非污染过程期间PM10样品的WSOC 浓度、Abs365和MAE365平均为3.81μg/m3、3.64Mm-1和0.95m2/g;而污染过程期间WSOC 浓度和Abs365显著上升,MAE365无明显变化,平均为7.59μg/m3、6.95Mm-1和0.92m2/g,与张璐等[25]的报道类似.

本研究中各季节和粒径段MAE365值分布在0.18~1.42m2/g 之间,位于各地已有研究报道的MAE365值范围之内(0.13~1.56m2/g)[11-12,14,25-27].对比了Voliotis 等[17]从WSOC 中通过固相萃取柱(SPE)分离所得的类腐殖质(HULIS)的光学性质,发现广州地区冬季的MAE365在所有粒径段均小于Voliotis等[17]研究的欧洲地区,但整体趋势与之相同,随粒径的增大MAE365值呈现下降趋势. MAE365值的季节变化特征与韩国首尔地区和西安地区 PM2.5中WSOC 的研究较为相似:均呈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趋势[13-14].

由图2(b)可知,本研究中AAE值整体呈现秋季>夏季>冬季>春季趋势,春季AAE 值波动范围为3.6~8.1,夏季为4.6~7.8,秋季为4.9~9.6,冬季为3.8~9.8.本研究AAE 平均值与Fan 等[16]对广州地区研究报道的结果相近,比广州地区的其他研究高约25%~90%[15,18,24].

图2 不同季节MAE365(a)和AAE(b)随粒径的分布特征Fig.2 Average MAE365 (a) and AAE(b) along particle size range in different seasons

图3 计算了各粒径段WSOC 吸光对WSOC 总吸光的贡献.可以发现,4 个季节中各粒径段对WSOC 总吸光的贡献均随粒径增加而降低,且细颗粒物(<3μm)中WSOC 吸光对WSOC 总吸光的贡献均达到了90%以上,尤其是<0.49μm 段,对WSOC 总吸光贡献大于50%.本研究中冬季在<0.49μm 段时WSOC 吸光贡献低于春夏秋三季对应粒径段、在0.49~1.5μm 段WSOC 吸光贡献高于春夏秋三季对应粒径段,可能是二次形成的WSOC 在0.49~1.5μm粒径段占比较高所致(冬季 0.49~1.5μm 粒径段WSOC 与SWSI 的相关性系数为r>0.89, P<0.01,高于其他季节对应粒径段与 SWSI 的相关性系数:r>0.62, P<0.01),在1.5~10μm 粒径段4 个季节的WSOC 吸光贡献均较低(1.61%~4.80%),且差异不大.

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粒径段WSOC 对颗粒物总吸光的贡献,参考Li 等[28]和黄欢等[18]对广州地区EC 吸光能力的研究,假设405nm 处EC 的MAE405为12.60m2/g,AAE 值为1,根据(8)式,对300~500nm范围内不同季节和粒径段WSOC 吸光占颗粒物总吸光的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可见图4.可以发现,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WSOC 在300nm 处对PM10总吸光贡献分别由13.91%、8.75%、9.14%和18.23%,下降为500nm 的1.26%、0.55%、0.52%和1.39%;在300~500nm 之间,WSOC 总吸光占颗粒物总吸光的平均比例呈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趋势,在春季为5.23%,夏季为2.95%,秋季为3.04%,冬季为6.92%;其中<0.49μm 粒径段的贡献最高,分别为3.11%、1.79%、1.65%和3.45%.WSOC 对PM10总吸光贡献整体上随颗粒物粒径增加而下降,仅有春季、夏季和秋季3.0~7.2μm 段例外,其占颗粒物总吸光比例略高于1.5~3.0μm 段.在300~500nm 之间,细颗粒物(<3μm)WSOC 吸光对PM10样品WSOC 总吸光贡献的平均比例在春季为92.85%,夏季为90.92%,秋季为93.61%,冬季则为93.74%.

本研究中春、夏、秋、冬4 个季节在350nm处WSOC 对PM10总吸光贡献分别为7.53%、4.27%、4.56%和10.12%,该结果与Liu 等[29]对亚特兰大地区夏季和秋季PM10样品的研究结果相似(5%~10%).本研究4 个季节结果均低于印度戈达瓦里地区,该地全年WSOC 在300~700nm 之间对PM10总吸光的平均贡献为 8.78%±3.74%[8].Yan等[30]对北京地区PM2.5的研究提出,夏季和冬季WSOC 在300~400nm 范围内的光吸收分别相当于EC 的24%和42%,其结果要显著高于本研究(300~400nm 时春、夏、秋、冬4 季WSOC 的光吸收分别相当于EC 的9.04%、5.05%、5.26%和12.56%).此外,本研究结果低于Zhang等[31]基于AAE值对珠江三角洲大气中BrC 占370nm 处的总吸光贡献(37.4%)的报道[29].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在线吸收光度计的测量结果通常高于对WSOC 的分析结果,原因可能是部分不溶于水的BrC 组分对总吸光的贡献不容忽视[9,29].

图3 不同季节和粒径段WSOC 的吸光贡献率Fig.3 The average light absorption contribution of WSOC as a function of particle size range in different seasons

2.3 不同粒径段WSOC 光学性质的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季节和粒径段WSOC 吸光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计算了各季节和粒径段可用于表征WSOC 芳香性和分子量的E250/E365与SUVA值,详见表1;各粒径段E250/E365和SUVA 与MAE365的线性回归结果可见图5.

各粒径段E250/E365与MAE365均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同时SUVA254、SUVA280与MAE365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尤其是SUVA280与MAE365相关性极好,表明WSOC 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可能是影响其吸光能力的重要因素.类似的,范行军等[32]研究薪柴燃烧排放BrC 发现MAE365值与SUVA254呈现显著正相关,与E250/E365呈现显著负相关.Tang 等[33]通过源排放模拟研究发现WSOC 的MAE365值与分子质量及不饱和度呈现正相关,

图4 不同季节和粒径段WSOC 吸光对颗粒物总吸光的贡献率Fig.4 The light absorption contribution of WSOC to total absorption as a function of particle size range in different seasons

图5 不同粒径段SUVA254(a)、SUVA280(b)、E250/E365(c)与MAE365 的线性回归Fig.5 The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SUVA254(a), SUVA280(b),E250/E365(c) and MAE365 for particles in different size ranges

4 个季节中夏季各粒径段的E250/E365明显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表明夏季相比于春季、秋季和冬季,WSOC 具有更低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可能是导致夏季具有最低的MAE365值的原因之一;冬季各粒径段整体上具有最高的 SUVA 值,仅有<0.49 和7.2~10μm 粒径段的SUVA254值低于春季和夏季,表明冬季WSOC 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紫外光吸收.本研究与Fan 等[34]对广州地区WSOC 光学性质的研究报道类似:WSOC 在旱季(冬季)的E250/E365低于雨季(夏季),且旱季SUVA 值明显高于雨季.

4 个季节SUVA 值与各季节和粒径段WSOC 及MAE365的粒径结果相一致,整体上也随粒径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较细的颗粒物含有较多的不饱和键,使得较细粒径段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吸收和分子量.这与Voliotis 等[17]对冬季德国美因茨地区和希腊塞萨洛尼基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

不同季节的SUVA 和E250/E365值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排放源导致.本研究中春季<3μm 段细颗粒物WSOC 与K+相关性较好(r>0.59, P<0.01),可能受生物质燃烧影响较大,生物质燃烧可排放大量的芳香性组分[32,35],因此可能会具有较高的SUVA 值和较低的E250/E365值.这也可能是导致春季细颗粒物MAE365值大于粗颗粒物的原因.本研究中夏季0.49~7.2μm 粒径段与EC 相关性较好(r>0.51, P<0.05)、秋季所有粒径段的WSOC 与Ca2+相关性均较好(r>0.47,P<0.05),可能受土壤源或道路扬尘等一次来源影响较大,导致夏季和秋季具有较低的SUVA 值和较高的E250/E365值.冬季所有粒径段WSOC 与SWSI 相关性均较好(r>0.62, P<0.01),表明冬季可能通过二次反应生成较多的芳香类物质和大分子量物质,使得冬季具有整体上最高的SUVA值和最低的E250/E365值.

表1 不同季节和粒径段颗粒物的SUVA 和E250/E365Table 1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SUVA and E250/E365 in different seasons

3 结论

3.1 广州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日平均WSOC 浓度分别为3.60、2.42、3.87 和5.07μg/m3;WSOC随粒径呈单峰分布,峰值均为0.49~0.95μm 粒径段,其质量浓度比重随粒径的增加而下降.

3.2 MAE365值分布在0.18~1.42m2/g 之间,在较细粒径段具有较大值,并且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趋势.4 个季节的AAE 值变化范围为3.6~9.8.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300~500nm 之间的平均吸光贡献率分别为5.23%、2.95%、3.04%和6.92%.细颗粒物(<3μm)中WSOC 的吸光对PM10中WSOC总吸光贡献达90%以上.

3.3 WSOC 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可能是影响其吸光能力的重要因素,4 个季节SUVA 值均在较细粒径段具有较大值,表明较细的颗粒物具有更多的不饱和键,从而具有较高紫外光吸收.

猜你喜欢

广州地区吸光滤膜
“十三五”期间广州地区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状况分析
金色的吸管
T-501色泽分析方法的建立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移动网络购物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以广州地区Y代消费者为例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半菁染料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吸光材料的理论研究
荷负电手性壳聚糖纳复合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广州地区需求响应与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