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石化“两新”站位谋发展

2021-03-17胡拥军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两新腈纶两翼

文/胡拥军

上海石化积极融入“一基两翼三新”格局,新能源和新材料发展获突破。

2021 年1 月4 日,上海石化总投资达35 亿元的“2.4 万吨/年原丝、1.2 万吨/年48K 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打下桩基。这是上海石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融入中国石化“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全力打造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的重要举措。

2020 年3 月,中国石化提出了“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在2020 年12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中国石化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

上海石化积极贯彻中国石化产业格局,在新能源和新材料发展上寻求突破,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领跑油品质量 供应清洁能源

2020 年8 月28 日,上海石化40 万吨/年清洁汽油组分装置投料开车,并于31 日产出了合格的烷基化油。装置运行以来,硫含量保持在5ppm 左右,为高标号汽油的调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成为效益的增长点。

该项目既是中国石化年度重点汽油提质升级工程之一,也是上海石化实现炼油产品结构调整及油品质量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产品烷基化油,是航空汽油和车用汽油的理想调和组分,具有辛烷值高、不含烯烃及芳烃、敏感性小、调和性好、挥发性好和燃烧清洁等优点。烷基化油的生产,将有力提升上海石化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

上海石化是上海市成品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始终致力于清洁油品生产,在行业中保持领跑水平。早在2005年,公司就与中国石化下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一道自主开发出第一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生产出国III标准汽油,硫含量较大幅度下降,成为当时上海汽油市场上的新一代清洁产品。

2010 年,为了举办好绿色环保的上海世博会,上海市将车用汽油地方标准提高到国IV 标准,硫含量要求低于50ppm。为此,上海石化进一步开发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2009 年10 月投入生产,高品质汽油提前亮相世博会。

2012 年,上海石化经过炼油改造工程建设,具有了年产欧V 标准汽油265万吨、欧IV 和欧V 标准柴油600 万吨的能力。2018 年8 月20 日,上海石化生产的国VI 标准汽柴油投放市场,比上海市政府要求的油品升级时间提前了42 天。国VI 标准汽柴油比欧VI 标准更为严格。其中,柴油多环芳烃含量限值7%,比欧VI 标准低1%。

2019 年1 月18 日,上海石化以自有研发技术,首次生产硫含量不高于0.5%的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成为国内首家生产该油品的炼化企业,比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20 年1 月1 日起执行《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规定足足提前了近一年。

高品质的清洁油品带来了巨大的环保效益,为上海石化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规划中,上海石化将把更加清洁高效的氢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融入“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当前,公司正密切关注研究氢能源发展趋势,与周边化工园区融合发展,推进氢能源开发,打造“碳谷绿湾”。

深耕化工新材 拓展应用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碳纤维等中高端新材料核心产业的发展,2020 年8 月28日,上海石化成立了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努力打造以碳纤维产业为核心,以聚酯、聚烯烃、弹性体、碳五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为突破和延伸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上海石化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中国石化系统乃至全国范围的中高端新材料创新基地。

近20 年来,上海石化深耕化工新材料,从研发、生产到成果转化,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第22 届工博会上,上海石化生产的碳纤维、聚烯烃、聚酯涤纶、精细化工、腈纶五大类化工新材料产品集体亮相“新材料产业展区”,充分展现了“低碳环保”理念和“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价值引领。

●上海石化能源供应更加清洁,更加高端。 摄影/李英豪

经过10 年磨一剑的艰辛努力,上海石化现已形成每年3000 吨聚合物、1500吨原丝、500 吨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截至2020 年年底,公司拥有申请碳纤维相关专利274 项、授权165 项,相关专利申请数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 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000 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 根~12000 根之间,称为小丝束。48K 大丝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2.4 万吨/年原丝、1.2 万吨/年48K 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上马,标志着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产业化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

上海石化高起点开发聚烯烃新产品,并于2015 年通过国际权威PE100+行业认证,成为国内首家PE100+协会成员。丙丁共聚产品M850B、β 晶型高抗冲聚丙烯专用料、汽车用高结晶聚丙烯专用料、医用输液瓶聚丙烯专用料、无规共聚高透明聚丙烯专用料、G 树脂系列专用料等产品,在行业中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高密度聚乙烯黑色管道料更是在国内独树一帜。

作为国内重要的聚酯生产企业之一,上海石化在行业中率先开发聚酯新产品。截至目前,上海石化阻燃聚酯、低熔点聚酯、复合纺专用聚酯、有光HSF 型聚酯、增黏聚酯切片、工程塑料用聚酯切片等高附加值新产品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并负责制定行业标准。

作为国内最早建设碳五分离装置的企业,上海石化经过20 多年的建设,拥有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碳五利用率达到了45%,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碳五系列产品产业链,为国家石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细化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上海石化腈纶产量占据中国石化腈纶产量的半壁江山,担当着腈纶新产品的研发重任,生产的腈纶原液着色腈纶、抗起球腈纶纤维等一批新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猜你喜欢

两新腈纶两翼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腈纶行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春 景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成功生产超高收缩腈纶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卫康 “一体两翼”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