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定点医院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2021-03-17冉昆足米云云
周 平,冉昆足,白 刚,米云云,王 念,陶 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216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及临床护理需求,抽调到抗疫一线的护理人员大部分均没有传染性疾病的护理经验,而护士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及态度又会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转归及自身职业安全。本文于2020年2月3日至2月5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星调查问卷对临床一线及即将进入一线的护士进行了网络调查,旨在为临床进一步制订相应的培训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3日至2月5日某定点医院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及后备护士206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抗疫一线护士;⑵抗疫后备护士;⑶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未纳入抗疫人员储备的护士。
1.2方法 根据“知-信-行”理论框架,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结合本次调查目的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该问卷经本院2名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护理专家多次讨论及修订,并征求流行病学与统计学专家意见,形成最终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护士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及护龄等。(2)护士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心理及行为等。(3)护士对今后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新冠肺炎对职业认同的影响。其中,个人防护知识设置10道题,每题10分,共100分。问卷为不记名,不涉及个人隐私信息,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项目,以确保应答率。
通过问卷星制作成电子问卷,在某定点医院感染专科病房护理微信群及后备护理微信群中发布。由经过研究小组培训合格的隔离病房护士长负责解释本次调查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并由护理小组长负责电话通知各组护士填写问卷,以确保应答率。问卷设置一个IP地址只能填写一次,全部题目填写完成后才能提交问卷。调查完毕后,由病房护士长负责对问卷进行审查,以剔除不合格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问卷21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4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8.10%。
2 结 果
2.1护士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206名护士以女性为主,占95.15%;平均年龄为(30.90±7.17)岁。见表1。
表1 护士一般情况调查结果(n=206)
2.2护士对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的认知情况 206名护士中,认为新冠肺炎存在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呼吸困难及咯血临床表现的占比依次为100.00%(206/206)、99.51%(205/206)、81.07%(167/206)、97.09%(200/206)、93.2%(192/206)及6.31%(13/206)。不同婚姻状况护士认为新冠肺炎存在腹泻临床症状的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护士认为新冠肺炎存在呼吸困难临床症状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士对新冠肺炎临床症状认知情况[n(%),n=206]
2.3护士新冠肺炎防护知识评分比较 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及护龄护士防护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不同护龄护士外,不同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护士在有无必要将防护知识纳入年终考核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士新冠肺炎防护知识评分比较(n=206)
2.4新冠肺炎对护士职业意愿影响分析 206名护士中,14.56%的护士非常愿意选择护理专业。不同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及护龄护士在新冠肺炎对护士职业意愿影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新冠肺炎对护士职业意愿影响分析[n(%),n=206]
3 讨 论
新冠肺炎是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其传染性极强,目前暂无特效药[3-4]。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部分一线护理人员均抽调于其他临床科室,无传染性疾病护理经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隔离病房一线护理人员及储备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认知及态度,为后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及培训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研究中的某定点医院负责8个区县(总人口近1 000万)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疫情发生后,护理部对即将进入隔离病房的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当时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口罩的正确佩戴及脱口罩方法、7步洗手法、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等[5-7]。对这些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仅会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而且对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至关重要[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认为新冠肺炎存在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呼吸困难及咯血等临床表现的比例依次为100.00%(206/206)、99.51%(205/206)、81.07%(167/206)、97.09%(200/206)、93.2%(192/206)及6.31%(13/206)。提示该医院护士对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的认识整体较好,但并未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其可能与护士参与发热门诊的人员数量少、多在隔离病房工作、并不直接给患者下临床诊断有关,从而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需加强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识别潜在患者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临床诊疗工作。
正确的防护是确保护理人员自身及他人安全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认为,学历、职称越高,护龄越长,基础知识储备越多,接受和理解新知识也更快[9-10]。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及护龄护士防护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体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护士既往并无相关知识储备。李因茵等[11]对埃博拉留观中心的塞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时发现,护理人员初始穿、脱防护服及自我防护知识合格率分别为4.2%、12.7%,培训后分别上升至100.0%及87.2%。本研究中,护士在事先均参与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前提下,个人防护得分仍整体偏低的原因可能与问卷中题目设置有关。因为疫情发生突然,进展迅速,防护物质缺乏,导致护士实际工作中穿脱防护服等事项的流程与常规标准存在差异。因此,护士对防护用品功能特点的认知并不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仍能做到正确防护,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还发现,疫情并未影响护士对自身职业的认同。
综上所述,护士在新冠肺炎期间对新冠肺炎临床症状、防护知识的认知上仍存在不足,仍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