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2021-03-17王桂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个体化医疗机构高血压

王桂香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向阳峪镇红花梁子卫生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750)

0 引言

高血压疾病是当今医疗结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有可能得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的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就当前的了解而言,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原因一般有遗传、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导致。据大数据调查,30%~5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背景,不良的膳食结构、受噪声和不良的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增大高血压发病的几率[1]。本次研究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9月到2019年6月本医疗机构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小组。观察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61~75岁,平均(67.24±6.71)岁;对照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60~7 4岁,平均(67.17±6.6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本次实验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患者,精神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两组经对比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常规的治疗方式和常规护理,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同时实施个体化护理。

(1)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专门的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根据患者身体条件、综合素质等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帮助每一位观察组的患者更好的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帮助人们加深对高血压疾病还有并发症的了解程度。

(2)饮食护理:因为高血压疾病的诱因也与生活习惯有关,而饮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习惯,医疗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观察组患者的自身情况、生活爱好、疾病护理的需要进行日常饮食的合理搭配,不仅要调配好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还要照顾好每一餐中膳食纤维、脂肪、维生素的配比。

(3)心理与健康教育的个体化护理:不仅是饮食方面,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应该被个体化护理模式照顾到,因为患者的情绪也会给高血压的控制造成影响,所以医疗工作人员适当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

(4)疾病讲解:在治疗护理阶段中应该适当地穿插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医疗小知识的普及,包括引发高血压疾病的原因、高血压发病的原理、高血压疾病治疗护理的适当措施等。还要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到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帮助患者进行适当地进行应对。

(5)出院护理:医疗工作人员应该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及时准确的普及关于高血压疾病的有关医疗知识,帮助患者及时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实时监测,实现对患者血压的控制。

1.3 观察指标,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为用药依从率[3]、总体有效率[4]、总体满意率以及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 20.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表示,并分别以t及χ2完成检验,当差异明显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率对比。如表1,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如表2,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总体满意率对比。如表3,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

表3 两组总体满意率对比[n(%)]

2.4 两组高血压并发症对比。观察组经治护后,出现肾损伤1例,心脏并发症1例,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经治护后,出现肾损伤3例,动脉硬化3例,心脏并发症4例,高血压脑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9%。观察组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χ2=12.704。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当今医疗机构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类型,也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一般老年人群比较高发,在医疗机构的统计中具有十分高的发病几率,该病发生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会出现增高,并且伴随疾病不断进展,患者的各脏器供血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造成小动脉硬化不断加重,这些并发症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5]。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医疗机构在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都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通过药物帮助人们缓解病痛带给患者的折磨。就连高血压患者常规的护理过程都是以舒缓患者神经疲劳的干预方式为主的,所以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护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无法让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甚至还会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的并发症方面的几率。而本篇文章叙述到的个体化护理方式就是以患者个体各方面条件为基础进行护理治疗的方式,该护理方式能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能够照顾到每个患者自身情况还有患者家属的建议,并考虑到患者的身心感受,同时还能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提升医疗机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确保老年患者对医疗工作者的依从性,初步达到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治疗的目标,还不排除有再进一步的可能,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在这一方面也为疗效提升提供保障,值得在医疗机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在这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之后,其有效率可达到95.92%,相比于对照组的71.43%而言,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高血压并发症情况来看,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要比对照组更高,并且在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采取个性化护理后,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改善,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且通过个性化护理能够使临床高血压并发症降低,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使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护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总体说明,个体化护理可发挥良好的护理效果,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能够科学严谨的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帮助制定贴合实际情况护理疗程,保障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面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医疗机构高血压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全国高血压日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