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颍河畔的鱼鹰人

2021-03-17魏树林

河南电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周口鱼鹰大鱼

文/图_魏树林

沙颍河是豫东平原周口的母亲河,守护着周口大地,滋养着周口的千万人民,也见证着周口的沧桑巨变。历史上的沙颍河是条险河,据记载决口就达180余次。上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近些年沙颍河已不再是当年经常泛滥的“灾难河”,如今河内鱼草丰盛,河岸绿树葱郁,河道通江达海。依水而居的周口人撑舟下网,鹰潜鱼丰的景象至今还在延续着。

吴运动就是这群技艺传承人的首领,他出生在沙颍河边的邓城镇,从小就对捕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带领着7个弟兄驾船御鹰,有着沙颍河上难得一见的独门秘技。

吴运动说,他们这群鱼鹰人靠水而生,个个都是御鹰、划船弄桨的好手。冬日的沙颍河水凉风寒,但却是吴运动他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冬天是枯水季节,河里水位浅、水温低,鱼儿游得慢,鱼鹰叼的鱼就多。而夏季雨水多,河水深,鱼儿游得快,就不好捕捉。鱼鹰最深能潜7米左右,最长能潜近两分钟。

深冬的一天,吴运动和他的同伴们乘车来到沙颍河大堤上,大伙儿从车上卸下各自的鹰与船,用扁担挑着走下河堤。鱼鹰个个羽毛黑亮,鹰喙弯曲而尖利,绿色的眼睛散发着冷光。玩鱼鹰也是个技术活,伙伴们用竹子的外皮制成的绳子,轻轻扎住鱼鹰的脖子,鱼鹰也会顺从地把细长的脖子扬起来,接受主人的绑扎。绑扎鹰脖子还是很有讲究的,绑松了鱼鹰吞咽饱了就不干活,绑紧了会影响鱼鹰的顺畅呼吸。每到下河的时候,人与鹰都非常兴奋,在鱼鹰人一边用竹竿敲打着水面,一边“呦——嗷——嚎”的叫声中,鱼鹰个个争先恐后地钻入水中,顿时河面水花四溅,眨眼间一条条鲤鱼就会被叼出水面。鱼鹰不仅有个人作战的能力,还很有团队精神,如果有一鱼鹰发现大鱼就会发出呼朋引伴的呼叫声,其他鱼鹰也会应声追去,经过快速追逐,最后往往是一条大鱼被鱼鹰们用嘴“抬”出水面。

鱼鹰饿了才会捕更多的鱼,一天只吃一顿饭,一般是在下午捕鱼结束后,才能被主人解开扎在脖子上的竹绳开始进食。所以,鱼鹰捕鱼也不全是为了报答主人,而是为了吃,渔民们也就是利用它的这种本能来捕鱼的。

据鱼鹰人讲,鱼鹰的寿命一般是15至20年,目前他们已经掌握了鱼鹰的孵化、喂养、训练等习性。这种祖先传下来的古老捕鱼方式,还会一直在沙颍河延续下去,那种唤鹰捕鱼“呦——嗷——嚎”的独特声音,也会一直回荡在沙颍河的上空。

猜你喜欢

周口鱼鹰大鱼
2022年6月8日,美国一架MV-22鱼鹰在拉脱维亚上空飞行
记忆老酒
鱼鹰:超自我人生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鱼鹰和它的倒影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青年之声 周口”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一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