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体现担当
——访国网河南经研院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团队

2021-03-17刘军会,李虎军,邓方钊

河南电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网河南电网

《河南电力》:“两个走在前列”目标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研究中心团队:“两个走在前列”是基于国网河南电力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全局中的站位提出的,体现了国网河南电力在助力生态强省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动作为,以“务实重干、奋勇争先”的姿态传递出国网河南电力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信心、决心和能力。目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很有必要。

一方面,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在生态层面的安全屏障作用,多次谈到保护优先、绿水青山优先、生态优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黄河流域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保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整体性好转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作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作出了相关工作部署,需要河南结合本省实际,提出更有作为、更切实际的目标,加强对实际工作的前瞻指导。

国网济源供电公司积极吸纳新能源项目并网,推动电网绿色发展。卫凯/摄

另一方面,服务乡村振兴是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需要坚决贯彻落实。尤其在能源领域,乡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中央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需要持续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打造农村用电新环境,以提供优质电力,助推乡村振兴。

《河南电力》:“两个走在前列”目标为新时期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已具备哪些条件?

研究中心团队:“两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是基于国网河南电力发展实践积累的深厚底蕴和奋勇争先的更高要求提出来的,既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又蓝图宏伟、鼓舞人心。推动“两个走在前列”目标的实现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一方面,河南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的能源发展方向,具备了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一是河南服务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全省能源供给“豫来豫绿”。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展,装机双双突破千万千瓦。2020年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2693万千瓦,跃居为全省第二大电源,在全国排名第7位。积极引入省外清洁电力,2020年世界首个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全省外电入豫能力突破1600万千瓦。二是不断提升电气化水平,能源消费更加清洁高效。“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替代电量64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357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86万吨。2020年河南省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2.1%,较“十二五”末提升3个百分点。河南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河南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和脱贫攻坚任务,具备了服务乡村振兴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条件。一是农网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农网投资824亿元,农网实现了“六个全覆盖”,农村供电能力紧张、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大幅改观。二是电网脱贫攻坚战实现“两提前”。如期实现“贫困县、贫困村电网脱贫分别较全省整体脱贫计划提前一年、一年半完成”的庄严承诺,贫困县、贫困村电网发展主要指标接近或超过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筑牢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三是服务三农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高标准农田、黄河滩区迁建等配套电网建设任务,660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电网和100万户居民“煤改电”工程全面竣工,并推动省政府理顺农业灌溉用电设施建管体制,破解了农业灌溉用电难、管护难等历史性问题,农业生产用电得到根本保障。

国网淅川县供电公司员工巡视检查配电台区,保障新农村安全舒心用电。全帅/摄

《河南电力》:当前公司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能源转型的加速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期,实现“两个走在前列”需应对哪些挑战?

研究中心团队: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电力清洁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更多。河南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城乡与地区差距明显,农村电气化水平提升仍需加紧发力。推动“两个走在前列”的实现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新发展阶段河南将面对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和清洁转型的多重压力。一是河南所处发展阶段、人均用能水平,决定了我省能源消费刚性增长潜力更大,而省内能源生产支撑不够,供应形势趋紧。煤炭、油气资源产量逐年下降且开采成本较高,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预计2020年以后,全省三分之二以上能源需要从省外调入,能源保障的安全性、可靠性压力增大。二是我省资源禀赋条件、对能源价格承受能力,决定了我省经济和能源高碳发展模式“路径依赖”更强,实现碳中和的难度、面临挑战较全国更高。我省能源结构偏重,煤炭消费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一般,且受消纳约束趋紧、局部区域接入受限、土地资源稀缺等条件制约,难以支撑大规模集中建设。河南迫切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加快生态强省建设。

另一方面,新时代河南乡村仍面临电力普遍服务水平不高、城乡用电服务存在差异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明显。户均配电容量方面,城市3.25千伏安、农村仅为2.17千伏安;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方面,城市3.03小时、农村19.07小时。二是地区发展存在差异。以110千伏容载比为例,豫西、豫北地区超过了1.9,豫东南在1.7左右。三是基层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对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带电作业等新事物的服务能力不足;农电用工知识技能水平不高,初级工及以下技能人员占比达到58.5%,与精益化管理需要不相适应,队伍素质需要持续提升。农村电网直接服务广大农村、农民和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基础保障设施,需要多措并举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促进城乡电网协同发展。

《河南电力》:为加快实现“两个走在前列”,需采取哪些举措?

研究中心团队: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务期必成。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核心枢纽。需要探索一条既要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又能实现碳减排的务实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以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加快推进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服务乡村振兴上实现更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一方面,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引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一是在生产侧,要通过合理控制煤电增量、优化存量煤电结构来控制煤电发展规模。通过优先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分散式风电,建设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局域网和分布式发电项目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并逐步明确新能源主力电源定位,提升新能源发电对系统运行的主动支撑和并网友好性能。二是在储输侧,要积极争取战略性区外清洁能源,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及谋划,并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持续提升电网灵活性和跨区域互济能力。三是在消费侧,需要在工业、交通、建筑、居民生活领域深度实施电能替代,并以更大力度强化能耗双控,同时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来推进节能提效,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尽快实现“碳中和”。

另一方面,以电网建设、服务提升和典型示范为抓手,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加强农村电网投入。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发展趋势,结合农业大省工作实际,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把更多资源向三农投入,让更多发展要素向乡村集聚,保持农网发展高位投入,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电气化提升。二是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完善乡镇供电所基础服务设施。聚焦农村供电服务突出问题,开展生产、营销、施工“三大领域”治理工作,有效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供电服务突出问题,并推广线上办电、预约上门和业务代办服务。三是在兰考农村能源互联网建设示范上求突破,促进兰考地区能源清洁开发、能源利用低碳高效、能源服务城乡均等,以典型示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服务光伏发电项目。李闯/摄

猜你喜欢

国网河南电网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穿越电网
红袄漫画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