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研究
2021-03-17张迦南
张迦南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北京 100031)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农业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有多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可见,如何妥善应对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集团)自1950年成立以来,长期服务于我国农业领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从2017年开始,为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中化集团所属的中化农业提出并大力推进旨在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战略,通过建在田间地头的MAP技术服务中心和MAP农场,为新型农民和专业农民合作社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7+3”全程定制化农业技术服务方案。2020年6月18日,由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旗下中化农业、先正达、安道麦等公司重新组建而成的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式宣布成立。新成立的先正达集团中国包括植保、种子、作物营养和MAP及数字农业四大业务单元,是中国领先的农业投入品供应商及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商。
2017年4月以来,MAP在全国各主要农业区域快速推进,并引起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及广大农民的持续关注。2018年10月,农业农村部与中化集团、中粮集团和中国邮政集团四方签署《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下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促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实施方案》,该方案由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化集团联合制定。2019年12月,中化集团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双方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截至2020年5月末,中化集团已经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了218座MAP技术服务中心和300多个MAP农场,建立起一支700多人的农艺师队伍;线下签约服务面积约600万亩,线上MAP智慧农业系统的服务面积超过3 000万亩,用户数量超过20万个。
三年多的实践过程表明,MAP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1 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MAP技术服务中心是MAP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向农户赋能的载体。在MAP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7+3”服务方案中,“7”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服务项目,涵盖了从优质品种筛选、植物营养套餐、作物保护方案、先进农机作业到职业农民培训、智慧农业、农产品品质检测在内的农业生产全过程,这些项目将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帮助农户实现“种出好品质”;而“7+3”中的“3”则包括了中化农业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出的农户最为急需的3项增值服务,即:粮食烘干仓储、农业金融服务和农产品销售订单对接,这3项增值服务抓住了目前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将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户“卖出好价钱”。
如果说MAP技术服务中心是MAP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农户的桥头堡,那农艺师、MAP农场和研发中心就是MAP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三驾马车,离开这三个关键,MAP技术服务中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MAP在创立之初,就决定自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艺师队伍,高标准建设MAP农场和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同时,MAP还聘用了一支包括张福锁院士、郭天财教授等业内知名学者在内的高水平农技专家团队。通过MAP农场“5+1”(品质提升试验区、品种筛选试验区、作物营养试验区、植保试验区、农机农艺试验区和高产优质样板区)主体功能建设,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目标。农艺师队伍在MAP农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试验示范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对所服务区域的作物生长条件和种植习惯更加熟悉,为日后更好地服务农户打下坚实基础。
现状表明,MAP模式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2019年,在安徽巢湖,MAP服务的4.2万亩小麦同比增产27%;同时,为所服务农户解决了水稻灌浆不饱满、精米率低等问题;在山东高青,MAP对4.7万亩土地实施盐碱地改良、土壤深松、秸秆还田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10%,平均每亩提高农民收益122元,带动增收总值约570万元;在内蒙古正蓝旗,MAP通过建设北美模式的大型农业服务站,设计最佳运输路径,推进原料的吨袋化及散装化,实现农业投入品去包装化和马铃薯施肥用药关键技术提升,每亩降低农业投入品成本100元以上,产量提高10%。MAP模式应用现代科技不但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产品品质。2019年,在陕西洛川,MAP服务的3 000亩苹果,糖度从13.5%提高到15%;在湖南永兴,MAP将其所服务的1万亩冰糖橙的优果率提升了10%。
产量和品质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两个最重要因素,随着服务面积的不断扩大,MAP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将起到越来越大的正面作用。
2 依托MAP技术服务中心构建直达农户的两级供应体系,提升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水平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农业投入品的足量及时供应是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农业投入品的应急保障应当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从2004年起,建立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该制度建立以来在缓解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矛盾,保障春耕化肥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化肥产能过剩,以往“淡储旺供”的农资流通模式不复存在,化肥在流通环节的储备时间和储备量越来越小。当前,包括化肥在内的农业投入品存储已呈现出由“中间”向“两端”转移的趋势。在生产端,一些大型农资生产企业在承接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的过程中,已经与流通企业形成良性互动,较好地实现了农业投入品“蓄水池”的作用。而在零售端,2016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农资经销商数量已超45万户,其中县级以下经销商占比超过99%。可见,农业投入品零售端的市场主体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且大多处于市场信息末端,其抵御风险和专业经营能力均比较弱,一旦国家出现紧急状况,目前这些终端市场主体很难承担起保障农业投入品应急供应的任务,这对我国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来讲是不利的。
中化建设的MAP技术服务中心分布于我国主要农业区域,紧邻农田、交通便利,它们与中化自有的工厂、区域分拨中心和战略合作港口、铁路仓库一起,形成一个两级农资供应网络,该网络在紧急情况下可有效保障主要农业投入品直达田间地头。中化建设的每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均配备有300-500m2的室内农业投入品存储区域,一般可存储化肥300-500t、种子5 000-15 000kg、农药200-500箱,这些物资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可覆盖周边范围内10 000-30 000亩耕地的种肥药施用需求。此外,MAP技术服务中心还配备有自动智能配肥机、拌种机和简易包装设备,可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快速将化肥原料混配成适合周边地区使用的复混肥料,并分装成适合搬运的小包装。同时,MAP技术服务中心还在日常服务农户过程中,围绕中心周边50km范围内建立起一支集运输、装卸为主要功能、熟悉当地情况的社会化支农保障队伍,紧急情况下可按照需求迅速集结、保障供应。
图1 中化农业两级供应体系示意图
2023年年底前,中化将在全国建设1 000家以上的MAP技术服务中心,覆盖土地面积超过1亿亩,MAP这种平战结合的设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模式和覆盖全国的网络规模,与国家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方面的需求有很高的契合度,如果辅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即可与国家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既有的应急保障体系形成有效补充,成为农业投入品储备体系的“毛细血管”,提升紧急情况下农业投入品投放的精准性和可达性。
3 应用MAP智慧农业系统,增强种植环节抗风险能力
俗话说,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可见天气条件、病虫草害等外部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而智慧农业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将“靠天吃饭”转变为“知天而作”,帮助农户有效应对种植环节的不确定性。MAP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创立之初就开始投资自建MAP智慧农业系统(以下简称“MAP智农”)。三年多来,MAP线下服务面积的快速拓展为线上智慧农业功能迭代提供了难得的应用场景。一方面,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可以迅速在MAP智农平台上得到响应;另一方面,中化农业的农艺师在指导农户种植过程中,会将关键农事节点的数据用手机快速记录在MAP智农系统中,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系统中就积累了各类作物在若干个完整作物季节的生长数据,依靠这些基础数据,MAP智农对自身精准种植模型的各项参数不断校准,进而指导下一个作物季的种植,形成数字化种植、智能化生产。在不断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当前的MAP智农系统在精准气象、遥感和AI病虫害识别、农产品品控溯源等四个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应用能力。
在精准气象方面,MAP智农融合了雷达及全国5万多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可提供针对农业生产的分钟级、公里级分辨率的气象预报及灾害预警,实现未来2小时精细化降雨预测,还可为用户提供10年内公里级气象、土壤温度数据的查询服务;在遥感方面,构建了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覆盖全球范围的自动化分析平台,用户在绘制地块后3小时内即可看到系统自动生成的10米分辨率遥感分析图,并根据该分析图展示的颜色差异,实现精准巡田和作物精准管理,大幅提升了作物长势监测效率及分析精度;在病虫害识别方面,MAP智农推出“慧眼”功能,可根据农户拍摄的照片识别柑橘、葡萄、草莓、苹果等四种作物的111种病害、133种害虫及406种杂草,在线诊断病虫害,同时,拥有经过训练的AI模型801类目,可根据诊断结果自动给出定制化病害防治方案;在农产品品控溯源方面,中化依托MAP智农提供的田间管理、品质检测、品质溯源等功能,与盒马鲜生、益海嘉里等知名企业合作,打造了“MAP Beside”品控品牌,为终端消费者提供全程品质可追溯的优质农产品。
MAP智农提供的这些线上服务功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帮助农户切实降低了气象灾害、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黑龙江,MAP为建三江管理局下属前进农场和浓江农场的181万亩土地提供智慧农业服务,利用卫星遥感高效监测水稻倒伏和火情,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用户手机,提高日常巡田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农场工人连夜看守火情信息的工作强度。在山东商河,MAP智农帮助农户王瑞珍将1 000多亩小麦的巡田时间从3小时减少到20分钟,效率提升近90%。在河北柏乡,农户温贺新应用MAP智农进行精细化田间管理和智能测土配肥,将600多亩青贮玉米的产量提高约10%。
2023年底前,MAP的智农系统将覆盖超过2亿亩耕地,占全国主粮播种面积的比重超过20%,这将有力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防灾降害,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