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的内容结构
2021-03-17惠良虹陈丹丹
◎佟 欣 惠良虹 陈丹丹
一、研究背景
在21 世纪,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 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呈现出彼此交融的状态,与此同时公民身份的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互联网的深度参与使得数字公民成为一个新兴话题。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对于网络媒介更加敏感, 同时他们也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新媒体如何影响青少年的权利、责任意识、以及数字生态环境中的行为,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点关注。
近年来, 数字公民这一新兴话题逐渐受到全球教育技术领域的关注。 国际教育技术学会(ISTE)制定了数字公民的标准。 包括:提倡安全、合法、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和技术;对支持协作、学习和生产力的技术使用展现积极的态度;个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责任和能力;展示数字公民领导能力。
Hollandsworth 等[1]人指出,“校内外,互联网访问和学生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一个问题,这就是谁将承担挑战, 引导学生走向一个具有创造性并且安全的技术性社会?”。Swan 和Park[2]强调,发展数字公民身份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和整个教育系统之间的有效合作,制定有效的行为准则,使学生的线上行为能够符合社会文化规约。有鉴于此, 我们认为教育是保护学生免受网络参与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数字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意识到理清数字公民的概念内涵以及影响机制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探索数字公民素养的结构, 分析当代青少年的数字公民素养现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本研究设计的数字公民素养量表的信效度如何?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Ribble[3]提出的理论框架设计了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量表,最终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被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他们的父亲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情况,同时设置一道题目了解他们的电脑自我效能。第二部分由28 道题目构成,分别从数字素养、数字健康、数字权责、数字沟通、数字安全、数字礼仪、数字法律和数字商务8 个维度了解被试的数字公民素养,第三部分采用Teo[4]编制的数字土著调查问卷共包括21 道题目,四个维度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仅报告本调查的部分研究结果。 我们于2019年6 月底到八月底通过方便样本的方式分别在河北省内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 问卷通过课上时间发放并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194 份,其中男生93 人,占47.9%,女生101 人,占52.1%, 高三学生97 人,初二学生97人,各占50%。
(三)数据分析
将全部数据输入SPSS11.5,使用Amos18.0 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从而确定数字公民素养的结构效度。使用SPSS 对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进行信度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测量模型结果
图1 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验证模型
首先, 根据理论基础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根据MI 修正指数,对模型进行合理的修正。通过分析MI 值,和题目的内容,我们在数字礼仪和数字权责中各删除一个题目。并在数字权责的三道残差之间增加了相关。通过必要修正后模型指数为CMIN/DF=2.202 (p<0.05),GFI=0.821, CFI=0.907,RMR=0.155,RMSEA=0.079。 模型的绝大多数拟合指数符合或者接近要求, 该测量模型可以接受。 具体测量模型见图1。 本研究的八个因子两两正相关,且相关系数从0.19-0.89 不等。 各个题目的因子载荷在从0.38 到0.95 不等,绝大多数题目因子载荷在0.7 以上。可见本研究的测量模型质量比较理想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数字公民素养量表的信度
采用Cronbach α 信度系数, 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见表1)各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均在0.74 以上,本研究中构建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可以为今后的测量研究提供较好的工具。
表1 数字公民素养各个维度分量表信度四、结语
本研究根据现有数字公民理论,借鉴国外的成熟量表,编制了适合我国的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问卷。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以为今后的数字公民素养现状研究提供可靠的工具。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公民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也是每个数字公民的必备素养[5]。青少年作为肩负时代未来重担的接班人,其数字公民教育更应该是重中之重。 学校、社会、家庭应携手致力于培养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的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