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化:小学生书写素养培育的关键策略
2021-03-17蔡绪稳
【摘 要】书写素养是语文素养版图上一个重要的区域。小学生书写素养的培育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手段、课程思维,要呈现课程化样态,要从师资、教材、课堂、评价等课程元素着手,分进合击,以求整体上的突破。小学生书写素养的培养要依托语文学科深厚的课程基础,重视硬笔技法课、毛笔技法课和书写文化课的课例建设,为书写素养课程落地、落实,树立实践标杆。
【关键词】课程化;小学生书写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90-0046-04
【作者简介】蔡绪稳,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江苏盐城,224005)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小学生书写素养,指的是小学生汉字书写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其指标可以概括为“三力”,即眼力、笔力和心力。“眼力”主要指字帖的识读力和作品的鉴赏力,“笔力”主要指文字的书写力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力,“心力”主要指书写的意志力和生活的领悟力。
培育小学生书写素养是落实语文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书写素养的形成与语文学科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仅凭语文课堂上识字写字教学和书法课堂上书法技法训练的简单叠加,很难取得显著的成效,零散的活动也不能满足素养培育“持久发力”的要求。语文课程改革针对学生课外阅读散、杂、乱、弱的现状,倡导课外阅读课程化,小学生书写素养的培育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也可以走课程化之路。
一、课程化是书写素养培育的对症之方
古希腊人把课程理解为跑道。素养培育课程化,就是依据素养形成的规律,设计素养培育的轨道,使素养培育化虚为实,具有可操作性。
(一)以课程理念引领
当今基础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就是“合”,混合、整合、融合。书写素养形成的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尽量将方方面面的资源容纳进来,再像“熬中药”一样,让各种资源相互生发,发挥整体效用。
(二)用课程内容支撑
实践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好的课程都是“做”出来的。课程建设是一个螺旋式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材开发、课例打磨、评价反馈等手段的运用,让课程在学生“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课程成就人,人成就课程”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书写素养课程在整合理念指导下,对书写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以语文教材为体,多做“加法”;以书法教材为用,多做“减法”;以经典碑帖为辅,多做“除法”,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三)靠课程思维促成
课程思维是系统的思维。围绕课程目标,从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整体构建,系统发力,形成教学的闭环。
课程思维是集约的思维。在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的价值在“双减”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课程思维是开放的思维,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使得课程这个跑道贴着现实的大地与时俱进。
二、教师书写素养课程是学生书写素养课程实施的前提
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小学教师的书写素养亟待提升,这既是小学生书写素养培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作为“人”成长的需要。在书写素养课程“跑道”的建设中,教师是建筑师,是教练员,也是运动员。
教师的书写素养培育也需要课程化。以下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课程。
(一)粉笔书写微型课程培训
《颜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作为教材,兼具技法提示和文学熏陶的学习资源。字帖中写道:“右耳阔长以配左,竖多悬针。左耳宜狭以让右,竖必垂露。”有位学员在研修笔记上写道:“让,虚位以待,安分守纪;配,当仁不让,不负机缘。左耳必垂露,事未成必有所顾;右耳多悬针,功已就岂无所忌?”学员们在研习颜楷间架结构规律的同时,诵读“九十二法”口诀,不仅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领悟到楷书结体中包含的为人处世“相时而动”的哲理。
在单字临习的基础上,开展创意板书设计和主题板报设计培训,将粉笔书写与教学应用和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二)三字协同综合书写竞赛
粉笔、钢笔(含各种硬笔)和毛笔是教师书写常用的三种工具。粉笔和钢笔用得最多,毛笔用得较少。在这一级课程中,主要运用“捆绑”“顺势”“倒逼”等策略,开发序列化的实践活动。教师书写“三人行”比赛强调团队协作、取长补短,笔会注重氛围营造、情感熏陶,书写教学师生擂台倡导能者为师、教学相长。
(三)学识提升职业读写研修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提升书写素养同样离不开阅读。学校可以通过“教师领读者计划”,组织教师利用节假日开展管理阅读、文化阅读、学科阅读,倡导教师参与生活随笔、教学反思、新闻推送的写作,引导教师亲近文字,涵育文心,淬炼品性。
这是一个开放的、可塑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三、课堂是小学生素养培育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小学生书写素养培育课程的实施应当以课堂为主阵地,在书写素养教材整合的基础上,加强三类课型的实践探索。
(一)树上开花,上好硬笔书写技法课
所谓“树上开花”,就是要依托语文的强势地位,精心研读统编教材,了解由“生字表”“书写提示”以及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构成的书写教学内容,将书写教学活动有机融入到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統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书写提示”的主题是“提高书写速度”。如下的教学活动,值得推广。
1.需求导向,激趣导入。
上课之初,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三个同学的日常书写视频,进行观察比较。大家发现,视频中的三个同学,一个写得快而不好,一个写得好而不快,一个写得又快又好。“好而不快”“快而不好”是大部分学生书写的窘境,他们对写得“又好又快”的同学心生羡慕,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力。
2.聚焦关键,方法引路。
书写提速有四个要点:一是集中注意力,二是连贯书写,三是运笔规范,四是速度均匀。其中“运笔规范”是提速的关键,但学生对此却不敏感。为此,教师准备了一个视频组合,将运笔方法正确、书写流畅的镜头与运笔方法错误、书写局促的镜头同时出现。学生认识到了造成书写速度差距的原因,对“指力操”和运笔练习的必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
3.数据评价,进步可视。
学生习得了方法,书写速度有了提高,如何让这种提高直观可视呢?教师设计了一个名叫“提速小魔星”的软件工具,将学生两次书写的数据(字数和用时)输入,电脑计算出速度差,换算成数颗星星。卡通的造型,可爱的童声,迅速而准确的计算,形象化的结果呈现,让学生欲罢不能,书写提速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这个课例是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一环,也是书写学习的期末总结,教师顺势而为,向阅读、写作借力,向数学、信息技术借力,使得课堂惊喜连连,扎实有效。这样现代感十足的课例弥补了高年级书写教学的短板,完善了语文教学的版图,也让书写素养课呈现强势课程的风貌。
(二)源头取水,上好毛笔书法技法课
现代汉字书写的源头在传统书法,硬笔书写的规则是从传统毛笔书写规则演化而来的。只有学习传统书法,才能取得书写素养的源头之水。中国书法的技能体系是经受住千百年的实践检验的传统文化瑰宝,教师要潜心体会,用好国家审定的书法教材,防止将书法教学矮化、窄化、俗化。
西泠印社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集字临摹练习》,要求从《多宝塔碑》中集取“上、善、若、水”四个字,组成书法作品并进行临摹练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做:
1.演示动画,让学生炼就火眼金睛。
在集字教学环节,教师带领学生选出四个字,利用课件的“图片拖拽、缩放”功能进行位置、大小的调整,加上落款和印章,构成一件完整的横幅书法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主意,作提醒,积极参与。一幅书法样品的设计锻炼了学生的精细观察、谋篇布局的能力。
2.示范书写,让学生突破技法瓶颈。
在指导学生临摹时,教师要进行现场示范。教师边讲解边书写,清晰明了;学生边观察边体悟,跃跃欲试。教师的亲身指导,比光说不练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教师用心的书写所营造的墨香氛围对学生的感染力,是视频演示所无法替代的。
3.搭建支架,让学生享受巅峰体验。
传统的毛笔书写讲究笔画的一次成形,涂抹描画是被禁止的。然而,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之间毛笔书写技能的差距是很大的,年级越高,差距越大。如今,毛笔书写的实用功能逐渐消退,我们不能教条地执行禁止描画的要求,在高年级进行书法教学,怎样让学生越过“运笔”的障碍,获得成功的巅峰体验,值得探讨。日本的书道课上允许学生“描画”字形,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在传统的毛笔书写指导方面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支架:描红、填廓、单勾临写、米字格临写、田字格临写,难易梯度很明显。教师准备不同的支架让学生选用,并将难度系数纳入评价中。学生既能将课上学习所得在作品中展示出来,享受成功的乐趣,又能在技能方面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
这样的课型古韵悠长,又与时俱进,对培养学生的眼力、笔力、心力帮助很大。
(三)推门见月,上好书写文化课
硬笔书写是小学生日常的功课,也是学习各门学科的重要手段。传承优秀的书法文化,还需要推开书写之门,看到门外广阔天地间的别样风景,练就字外的功夫。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聊聊书法”,这是对学生书法文化素养的一次综合性展示。要上好这样的课,更需要教师的课程意识。一方面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有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书法课程,对学生已有的书法文化知识有清楚的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做到有序、有度、有效。
1.调整教学顺序,丰富知识储备。
教材将这个“口语交际”安排在四个有关楷书名家名作的“书写提示”之间。学生从统编教材上学到的书法文化知识本来就少,如果按教材的顺序来教学,学生可以交流的资料就会很少。如果提前教学后两个“书写提示”又会打乱教学节奏,增加师生的负担。因此,可以把这个“口语交际”調整到六年级下学期,并且放在赵体楷书“书写提示”的教学之后。
2.策划专题阅读,触摸文化根脉。
要参与话题一、二的交流,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是专题阅读实践的契机。教师可以据此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收集整理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在阅读活动中了解中国的书法史和文化史。
3.开展书写活动,加深实践体验。
这个“口语交际”中明确了四个交际话题:书法名人介绍、书法佳作赏析、自己的书法学习之路和学习书法的意义。这些话题就是下一阶段学生书写素养培育活动的指针。为了准备第三个话题,就有必要认真上每周的书法课,扎实开展书法临创活动,为交流发言提供实践素材。
4.录制交际范例,指导口语交际。
这个“口语交际”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围绕主题有条理地表达;结合图物和动作表情让表达更生动;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有差距的,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进行高质量的示例。教师可以邀请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录制聊天范例,代替教师的讲授。
这样,把一节口语交际课演化为一个书写素养培育任务群,在一个个项目化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跨界学习,合作探究,为小学的书写素养课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语文课程强势带动书法课程,共同为书写品格、书写情感等高阶书写素养的培育注入不竭的动力。
245050051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