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造石油之父

2021-03-17姜士冬

快乐作文(3.4年级)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家留学生环境保护

姜士冬

赵宗燠,1904年11月28日出生于重庆。我国著名燃料化工学家,同时也是能源和环境保护学家,1957年5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宗燠为新中国石油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都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石油将会消失殆尽。一些国家甚至利用战争来掠夺其他国家的石油资源,很多无辜的人因此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我国同样面临石油储备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接替能源。有一个办法就是开发人造石油,也就是从煤炭中来提炼石油。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到我国的人造石油之父——赵宗燠。

赵宗燠的父亲赵云渠从小饱读诗书,长大后对现代工业很有兴趣。赵宗燠的家里经常有各种客人来访。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位从欧洲回来的长辈,赵宗燠无意间听到,德国竟然能从煤炭中提炼出石油,这给赵宗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4年,趙宗燠凭借着好成绩考进了南京大学化学系,开始正式学习化学。1935年,他赴德国留学,边学习,边联络中国的留学生,并成立了中国留德学生燃料读书会。

那时候,德国提炼石油的主要技术是对外国留学生保密的,赵宗燠只能从煤碳的相关书籍中进行深入学习,在他学有所成后,便毅然回国,为祖国效力。

回国后,赵宗燠带领着一些技术人员,开始对煤碳进行提炼石油的实验,日夜辛劳之下,实验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赵宗燠又为合成油的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赵宗燠指导复建的锦州合成油厂,一年的合成油产量竟达到3万吨,几乎与当时全国最大的玉门油矿的产量相当。

晚年的赵宗燠开始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他说:“煤碳、石油、水电和核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主要开发和利用的四种能源,但我们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能源,也就是‘第五大能源’。”

为了促进“第五大能源”的开发和学术交流,相关的专家学者在1979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能源学术团体——北京能源学会,大家一致推崇德高望重的赵宗燠担任首届理事长。

1984年5月,赵宗燠在和《经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讲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要同步走,不能独脚跳”。

赵宗燠将一生都投身于科研之中,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他热爱国家,也热爱大自然。他自题的“千里志,寸草心,中流柱,孺子牛”便是他一生的最好写照。

3216500589298

猜你喜欢

学家留学生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星相学家瓢虫
跟踪导练(五)4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e言e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