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党史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2021-03-17刘蜀滨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党史教育困境

刘蜀滨

[摘   要]小学阶段是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阶段。当前,小学党史教育的开展面临题材零散、未设专题课程、学生阅历不足、专业教师缺乏等诸多困境。对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通过创设生动的党史校本课堂、创新使用童谣等儿童化语言、打造党史教育的立体结构等路径予以解决。

[关键词]小学;党史教育;困境;解决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非常重要。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知党史、明党情,从而产生爱党心,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一、小学党史教育面临的困境

1.党史题材零散

当前,我国小学教材中不乏党史题材。如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5课时内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等4篇课文,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5篇课文,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七律·长征》等10篇课文。虽然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个鲜活人物,但对于事件或人物出现的特殊性和必然性,以及所产生的时代意义和重要影响,却不甚了解。如果没有课外阅读,学生将很难在事件和人物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

2.专题课程稀少

目前,小学党史教育主要通过德育活动实施,通常是利用重要纪念日、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契机进行渗透。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对引导学生系统化掌握党史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也是德育活动无法替代的。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对小学生进行党史教育课程化的实践还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3.学生阅历不足

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党史知识较为抽象,因此需要讲授者将党史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以便于小学生理解,而这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并且由于我党的历史比较曲折,时间跨度较长,内容丰富,需要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发展线索,加之党史题材能够挖掘的点众多,给教与学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在小学阶段难以系统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原因。

4.专业教师缺乏

要讲好党史,需要一定的积累和专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使党史知识能够被學生听得懂、记得住、感兴趣。而目前能够胜任这个任务的小学教师,人数远远不够。

二、小学党史教育提升路径

1.党史教育入课堂、创新意

(1)开设党史系列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需要,开设党史校本课程。如在小学中高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党史课,按照党史发展进程对学生进行系统讲授。这种课程可以在一定时限内讲完,也可以由浅入深地在不同年级复现。在校本课程教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自主开发,也可以选用一些高质量的党史读本。

(2)培养党史授课教师团队。对于党史授课教师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分解内容来解决。如每位党员专门学习党史中一个阶段的内容,采用“一人一课时、多人串成链”的方式上党史课,让每位党员成为党史某个节点的深入研究者和讲述者。这样既可以解决一人讲全部党史知识而个人能力有限的问题,又能够降低备课的难度,发挥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同时,每个党员都成为党史宣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既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又可以面向不同年段学生再现党史知识,省时高效。

(3)引入童谣贴近儿童语言。学校可以尝试用童谣等儿童喜闻乐见、便于理解的方式,缓解小学生对党史的陌生感,同时强化其对党史的了解和记忆。童谣可以选用已获奖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创作,抑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编。如讲授遵义会议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用一首学校原创的童谣来增强学生记忆:战略转移有长征/冒险主义极左倾/遵义会议大转折/毛主席来指航程/英勇红军齐响应/四渡赤水出奇兵/千难万险踩脚下/前赴后继无不胜。这首童谣不仅概括了遵义会议的背景,也点出了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及红军在会议后战略战术的转变,重现了课堂教学的主线,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打造形象生动的党史课堂。党史课堂应该体现出生动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点,由此,教师的语言应该生活化、口语化和故事化。党史内容中难免会出现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政治性语言,教师在讲授时要像讲故事一样跟学生娓娓道来。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要注意趣味性,要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渡江战役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与学生互动,并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解放军战士,面对滔滔长江,你要做哪些准备呢?学生们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了解放军战士在不习水性又无船可用的情况下,依然排除万难取得渡江战役胜利的伟大壮举。

2.党史教育见文化、见童声

开展党史教育,既要立足于课堂,又不能局限于课堂。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文化主题活动,使党史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对党史耳熟能详,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1)将党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将党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打造立体教育结构。例如,在学校的楼梯间、走廊、班级墙报、图书角等学生活动的空间融入党史元素,如英雄人物,英雄故事,易于记忆的党史事件简介、学生教师自创的童谣等;还可以在阅览室开辟党史阅读专区。

(2)用童声讲述党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讲党史,如由学生解说党史展板,比比谁的讲述更生动;举办党史演讲比赛,比比谁讲述的情感更丰富等。当党史知识、爱党情感经由学生自己的语言流淌出来的时候,党史知识便内化为学生能够理解、能够宣讲的儿童化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

(3)组织观看红色影像资料。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党史校本课中提到的歌曲,组织学生观看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使红色基因教育润物无声地达成。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开展党史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党史教育应当树立自己的特色,把握党史学习感知贵在知,感悟重在悟,教育见情怀;红色体验润养见文化,体验见童声,培育见实效。

(责任编辑   郭向和)

3152500316585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党史教育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影响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因素及解决路径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其解决路径研究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瓶颈及其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