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乡村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及反思

2021-03-17张祁丁文超

艺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真人秀生活

张祁 丁文超

摘要:近几年,乡村真人秀节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引发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从节目的创作角度来探析,当前乡村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可以理解为两种维度。首先是节目对纪实的符码策略进行了升级,主要体现在乡村景观的原生态呈现与非典型故事叙述上;其次,节目所构建的乌托邦式的乡村生活本质上运用了一种流行的“视觉赝象”策略,即通过仪式化的象征场景塑造,形成一番令人心驰神往的田园生活景象。

关键词:乡村真人秀节目叙事策略纪实原生态视觉赝象

2017年起,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哈哈农夫》《野生厨房》等真人秀节目再度掀起了乡村综艺热,愈来愈多的乡村景观被作为叙事情境参与节目的创作,引发了不少观众对新农村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乡村真人秀节目具备着明显的时代关怀价值,尤其对近年来国家的新“三农”政策、“讲好中国故事”等现实语境有着深刻的表征。当然,节目受到诸多都市受众群的拥趸,也反映了他们的情感诉求,他们期望在紧绷的生活状态下寻找朴素旦浪漫的心灵归宿。综观近几年乡村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尽管其叙事观念或其风格迥异,但都遵循着一定的创作维度。区别于2006的《变形记》以及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近几年的乡村真人秀节目将新时代乡村景观下的叙事场域进行多维延展,极力描摹明星与乡村的“共处”情境来舒缓节目的叙事节奏,赋予观众多层次的审美愉悦。这样的创作维度在节目的叙事策略上是如何体现的,策略是否得当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一、纪实符码策略的升级:乡村景观的原生态呈现与非典型故事叙述

“真”是真人秀节目的最基本特征,是一种纪实的手段。®从叙事视角看,乡村真人秀节目旨在给观众搭建完整真实的乡村情境,通过相应的行动(节目任务)激发人物(节目嘉宾,下同)的参与感,并根据其“人物弧光”的显现提供观众可行的成长路径。®其中,乡村情境的设定不只是承载节目的“叙事外壳”,作为一种策略性行为,它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助力了纪实符号的价值转向。在当前的节目语境下,乡村情境的设定亦可理解成乡村景观的原生态呈现,包括了乡村环境要素、人物以及发生在乡村中的故事等。

首先要承认的是,早些年的乡村真人秀节目例如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就能够合理利用乡村景观的“自然美”,缩短了都市观众心目中的城市与“荒野”的距离。③然而,近几年的乡村体验类真人秀除了沿袭之前的节目思路,将

叙事场域“搬”到静谧自然的原生乡村外,为了能更加原生态、多维度地呈现乡村景观,动态地“演绎”乡村生态的现状成为关键策略。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录制场地分别选择了北京密云县、浙江桐庐以及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每一季场景中的房屋小院(包括蘑菇屋、临时灶台等)、农作物和家禽元素、嘉宾与村民的交流对话等,能够让观众大致一览南北方。节目中的“小H、小O”这些家宠作为特殊的叙事符号,也被赋予了某种精神意义,它们在镜头前无意识的“表演”和与嘉宾的互动,构成了乡村精神家园的象征。

当然,这样的情节设计实质上也契合了观众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情感认同,舒缓了荧屏前都市观众普遍共有的紧张思绪。动态地呈现乡村生态状况,除了注重自然生态景观及相关情境互动,深耕乡村的人文生态也至关重要,换言之,既要将纪实文本融入时代语境,又要体现深度的人文关怀。例如《向往的生活》第二季中,黄磊、何炅等常驻嘉宾带领“客人”亲自体验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腾讯平台自制的《奇遇人生》第二季中,大鹏、阿雅等常驻嘉宾也曾进入中国贵州山区,将关注视角移置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足球运动(比赛)的形式达成嘉宾与故事人物的情感交融……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档节目都暗藏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显性存在的,即嘉宾在乡村中的体验或嘉宾与乡村素人的交流对话;另一条是隐性发生的,即嘉宾在实际的体验或与素人的交流对话中,其产生的碎片化信息构成的“乡村实情报告”。因此,这种叙事思维既让觀众看到了活生生的“中国好故事”以及接受其中的价值观念,又让观众能潜移默化地对乡村现况和国家政策进行了解。

乡村景观的原生态呈现也离不开完整故事的叙述。为了增强“乡村体验”的沉浸式效果,节目制作者突破了以“规则—人物冲突”为导向的典型叙述模式,试图以“人物一参与及体验”的非典型讲述方式来“操控”故事的全局。具体来说,节目制作者事先布置好场景并交代节目任务(规则),嘉宾在既定的叙述空间内产生节目行为,整个录制过程,节目制作方降低直接介入的频率。从近几年的节目样本看,这种流行的非典型故事讲述方式着实能产生理想的节目效果。首先,嘉宾自主发生故事的轨迹可以营造出“大自然的气息”“人情味的共融”“交流的近距离感”,以此凸显乡村生活的质朴、安逸和舒适。比如《哈哈农夫》《野生厨房》《向往的生活》等节目中,嘉宾们体验群居生活时,各自扮演着农夫(渔夫)或主客的角色,一起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河捕鱼、砍柴烧饭、月下畅聊的原始生活,宛如一个温馨多元的“大家庭”,尤其是当不同年龄层所构成的人际传播关系随着乡村生活的渲染,其语境也变得朴素、真诚。并且这种和谐的画面感本身是具有叙事张力的,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染力,尤其是引发观众对乡村这种惬意恬适生活的眷恋与憧憬。再者,节目制作者在录制和剪辑画面内容上,呈献给观众的每一段故事也是原汁原味、活灵活现的。比如《向往的生活》中在录制时,为了避免节目组成员的过多干扰,保证自然真实的视觉环境在画面中呈现,场景(户外和户内)设置了许多的固定镜头(机位),减少跟拍次数,包括嘉宾在进行动态活动(如:农耕作业)时,嘉宾也配备了GoPro等设备来记录画面。随后,节目制作者在后期配以线性故事化的剪辑和清晰活泼的风格化包装,瞬时让乡村家园形象塑造地真实立体。总之,这样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动员了嘉宾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让整个故事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增强;另一方面,嘉宾在不同乡村情境下的生活片段,实质上也将观众乡村记忆中碎裂化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形成了连续统一的、细腻的情感综合体,_®以此弥合观众内心的情感缺憾。

二、“视觉赝象”策略:乡村语境下的仪式化场景表达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把真实信息的改写称之为产自编码规则要素及媒介技术操作的赝象,并认为这种编码规则造成了某种推论类型的剪辑模式、媒介自身的联结模式。®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影像类型,离不开剪辑包装,媒介赝象现象是始终存在的。对于乡村真人秀节目而言,媒介赝象还可以延伸为一种“视觉赝象”,比如观众看到的嘉宾都处于主客关系,嘉宾之间的互动始于晨起,止于天黑。一天中的所有情境设定(包括干农活、准备餐食和嘉宾交流等)既合乎显在的时空转换逻辑,浓郁的烟火气息又使得人物、场景与故事的关联顺理成章、无缝衔接。这样的“视觉赝象”,除了离不开后期缜密的剪辑包装,关键在于仪式化场景表达,这种场景表达让完整

的或乌托邦式的乡村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

那么,何谓仪式化场景?这得追溯至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界定“传播”的概念时,把“传播”归类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其中,“传播的仪式观”这一观点强调传播是一种共享、仪式,仪式观的传播能够建构某种体验文化。⑥从这一理论维度出发,乡村语境下的仪式化场景无非旨在建立一种理想化的乡村生活仪式和体验。例如,浙江卫视的《漂亮的房子》和湖南卫视《亲爱的客栈》选择了“房屋”这一典型意向作为节目的场景要素,不仅展现了嘉宾在房屋空间的居住仪式,而旦将人际组织、社会交往的某种联系赋予其中。再比如,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哈哈农夫》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不同地域特色的农耕仪式文化,呈现出别有趣味的农业生产(或渔业劳作)中的体验过程。嘉宾们身着雨裤胶鞋在河岸拾田螺、在玉米地里摘玉米或用鱼笼捕鱼……这些接地气的农(渔)业劳作不仅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也展现出艰苦劳动的朴实精神。除了农耕仪式场景,饮食仪式“大赏”在《向往的生活》中是一大亮点,主厨黄磊做完一番美食后,何炅及宾客帮忙张罗着将菜肴端入蘑菇屋,并一起享用美食。从备餐到餐桌上菜,频繁出现的明火土灶、菜园圃中的小葱、挂在墙头的干辣椒和圈养的牲畜的镜头,构成了典型的乡村物质生活缩影。而每一季出现的菜系也多变,不论是需要细煮慢炖的粵菜、注重原味的淮扬菜,还是鲜香麻辣的川菜与湘菜,也被集中呈现地滋味十足。而芒果TV的《哈哈农夫》在展现食物时则比《向往的生活》进阶一步,嘉宾会按照农耕时节的作息下地劳作,换来食材后烹调出美味佳肴。顯然,嘉宾们下地耕作呈现的劳动仪式比享受食物本身更重要,整个劳作过程是嘉宾之间的交流和行动,传递出美好乡村生活的幸福体验感。而《野生厨房》在饮食文化仪式场景的表达中,不仅有对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模仿,而旦饮食文化的背后则蕴藏了地域与历史文化精神。除了上述的农耕与饮食文化仪式场景表达,社交文化仪式场景也包含其中,《向往的生活》《哈哈农夫》《野生厨房》等节目中,嘉宾们在劳作、用餐和饭后休憩等场景也包含了社交文化仪式,例如《向往的生活》中,嘉宾之间存在的年龄代际和嘉宾职业的差异等因素,节目给他们创造的交流的契机也成为观众的瞩目热点。

总的来说,不论是何种仪式场景,他们之间都无法割裂,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即为仪式共享的结果。毕竟,嘉宾的乡村生活体验与自然本身是和谐共存、相互影响的。当然,节目在具体呈现这些仪式场景时,除了匹配线性剪辑思路,娟秀清新的字幕包装、自然界的原声音效、幽默风趣的短音效以及清新美丽的色调效果,也让整档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与细腻温暖。

三、当前乡村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的反思

必须承认,当前乡村真人秀节目有着独特的叙事风格,尤其是节目规则的松驰和慢节奏的故事走向,一定程度上让观众产生舒缓愉悦的情绪效应。然而,一直坚持这样固有的叙事模式去调动故事的情感“内力”已经无法满足受众持续的注意力。

从故事讲述的层面看,整档节目基本靠千篇一律的线性“剧情”贯穿始终。根据国内社区网站豆瓣网的评分,第三季《向往的生活》较前两季相比明显下降,不少网友吐槽第三季创意缺失,故事的剪辑过渡也很平淡。的确,对比这三季节目,每一季也只是乡村场景的更迭、宾客(嘉宾)的更换以及嘉宾之间叙述内容的不同。基本上,每一期节目均按照乡村场景的空镜(开场)一入驻宾客进村前在途中的期待反应一主要嘉宾接待宾客并布置任务一下地耕作或同时进行庭院劳作一备餐、用餐(中间穿插“话题聊天”)一入睡前(结束)这样的线性叙事模式开展。最关键的是,嘉宾们的田间劳作展示等同于被置于陌生环境下的“农业实验”,互动深度不够,这也反映出节目组对农民文化或农村文化的深耕度缺失。

此外,户外与室内的故事格局的切割也不尽合理。第三季《向往的生活》和前两季不一样的是,蘑菇屋中的“饭桌文化”令不少观众兴味索然,除了嘉宾自带话题和闲聊外,缺少前两季饭桌上温暖人心的话语,嘉宾之间的互动效果也大打折扣,似乎第三季中,每一期的叙事节奏及空间都被严重压缩,因此这令观众质疑节目“放水”也不足为奇了。当然,这并不说明前两季内容尽善尽美,与第三季同样的是,故事的时空格局雷同,由于戏剧情境的缺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或重复的情节设定。归根结底,这与节目本身的规则息息相关,节目既定的规则框架始终是隐性存在的。对于一档真人秀节目而言,节目规则的相对缺失约等于对可看性的放逐。®所以,即便是通过嘉宾之间的互动、才艺展示或后期的花字包装也无法营造戏剧效果,极易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除了故事格局或其内容,节目在呈现乡村景观之时也存在细节缺失。不论是《向往的生活》还是《哈哈农夫》,受限于故事的发展与节目篇幅,乡村场景的设定总是限定性的。当观众提及这两档节目,印象深刻的典型场景无非都是些庭院忙碌、砍柴生活、下地劳作或出海打鱼等,当然,这本身也与上文提到的“视觉赝象”策略有关。但节目制作者一直放大这种“表面化的媒介幻想”⑧一味地求典型场景的塑造,也会使得广大观众形成审美固化,继而影响他们今后对同类节目的的审美认知和需求。

结语

未来几年,尤其是受到国家“三农”与对外宣传政策的影响,乡村真人秀节目还会进一步升级。值得顾虑的是,如若节目制作方相互效仿或继续之前的制作模式,不加以改进或创新,“乡村综艺”市场难以良性发展。因此对于乡村真人秀节目,如何把“乡村体验”作为整档节目的叙事核心,成为了亟需重视的问题。

从节目整体架构出发,节目中故事的发展一定要注意时空关系的合理布局,室内场景中主要嘉宾的相关活动情节和田园情境下的耕作情节在呈现上有主次关系可循,而不是简单地对节目内容进行线性分割,毫无节目独有的风格。与此同时,节目中的“人物”也应该继续保持鲜明的特征,为节目发展的发挥独特的“化学特性”。当然,这也需要节目制作者对规则进行适度“扩张”毕竟显在的规则更易产生戏剧效果,比如在节目中适当融入竞技元素,不仅提供人物塑造的可能性,也能制造必要的情景氛围;另外,尽管节目限于乡村题材,但对于节目制作方不能削减原生态情境的呈现,包括嘉宾与素人(当地村民等)的深度互动也应有所体现,如此才能激发农村观众的情感共鸣。当然,除了这些,节目制作者仍须继续遵循纪实、真实的原则,深耕时代语境并继续创新,如此才能实现节目的原本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倩.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1).

[2]齐蔚B.叙事视角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人物符号的构建研究[J].电视研究,2019(7).

[3]卫欣.瞬间即永恒:微影像的审美困顿及经典重构[J].当代电视,2019(8).

[4]蒋兰心,王文斌.乡村真人秀的叙事策略与文化反思[J].当代电视,2019(12).

[5]【法】让·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美】詹姆斯iWf·凯瑞,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7]安晓燕.对国内“慢综艺”节目的思考[J].中国电视,2018(8).

[8]刘露,王全权.艺术与媒介:后技术时代的审美嬗变[J].美与时代(下),2017(11).

3361500589218

猜你喜欢

真人秀生活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生活感悟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姚明:演戏不是理想不会再上真人秀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论真人秀节目的剪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