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试验结果分析

2021-03-16王新爱

现代农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施测产硫酸钾

王新爱

(内蒙古丰镇市农牧和科技局,内蒙古 丰镇012199)

丰镇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湿润交错地带,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6.9 g/kg,土壤较为贫瘠[1]。近年来为增加马铃薯产量,普遍存在化肥施用量偏大的现象,导致土壤盐渍化、耕地地力下降[2]。基于上述原因,丰镇市实施了在高垄滴灌马铃薯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验,实现化肥总量减少和产量增加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元山子乡巴音图村,该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类型为栗褐土,前茬作物为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含量:pH值8.2,有机质20.9 g/kg,全氮1.25 g/kg,有效磷5.3 mg/kg,速效钾115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马铃薯,品种为冀张薯12。试验用肥为复合肥(N-P2O5-K2O:15-15-15,硫酸钾型),由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由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硫酸钾(K2O≥52%),由山东润和肥业有限公司提供;商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N+P5O2+K2O≥5%),由上杭县荣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在农户常规施肥总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增施的商品有机肥用量按照每100 kg有机肥养分含量5 kg计算,根据减少的化肥用量折合成有机肥。试验设4个处理,每处理面积0.35亩,各处理所有肥料全部基施。处理1为农户常规施肥,即基施复合肥40 kg/亩,磷酸二铵20 kg/亩,硫酸钾20 kg/亩;处理2为减少10%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即基施复合肥36 kg/亩,磷酸二铵18 kg/亩,硫酸钾18 kg/亩,商品有机肥82.4 kg/亩;处理3为减少15%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即基施复合肥34 kg/亩,磷酸二 铵17 kg/亩,硫酸钾17 kg/亩,商品有机肥123.6 kg/亩;处理4为减少20%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即基施复合肥32 kg/亩,磷酸二铵16 kg/亩,硫酸钾16 kg/亩,商品有机肥164.8 kg/亩。

1.4 栽培管理

2020年5月8日机械起垄播种,单行种植,行距90 cm,株距17 cm。随播种各处理按方案要求施入全部肥料,施肥时种肥分离。全生育期采用滴灌灌溉,结合中耕培土2次,喷施晚疫病药剂银法利悬浮剂3次。

9月25日测产。测产时每处理选取6.67m2,测产时记录单位面积株数、株高、茎粗等指标,并进行相应的亩产量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性状

对不同处理所取单位面积的植株株数进行调查统计,同时测量单位面积内每一株的株高、茎粗并取其平均结果,将上述调查统计以及测量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处理2平均株高大于其他处理,单位面积株数上与处理3差别很小,但较其他处理多,平均茎粗各处理差别不大。说明处理2能增加作物株高。

表1 不同处理生物性状

2.2 产量

对每一处理的单位面积进行测产,测产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处理2较处理1亩增产271 kg,增产率为8.09%;处理3较处理1亩增产53 kg,增产率为1.57%;处理4较处理1亩增产-8 kg,增产率为-0.25%。可见,减少10%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增产效果较好。

表2 不同处理产量结果

对不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3,并作F检验。检验结论:处理间F=8.30>F0.05,差异达到显著;区组间F=1.73<F0.05,差异不显著。

表3 方差分析

采用LSR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祥见表4。由表4可知,处理2与其他各处理有5%水平上的显著性,与处理1、处理4有1%水平上的极显著性;处理3、处理1、处理4之间没有显著性。可见,减少10%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增产效果较为明显。

表4 多重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减少10%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确实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较常规亩增产271 kg,增产率为8.09%;减少15%总施肥量+商品有机肥基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太明显。本试验仅在滴灌马铃薯上做了1年试验,对于在其他土壤条件下其他马铃薯品种上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基施测产硫酸钾
不同锌肥与氮肥施用水平互作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小麦测产迎丰收
“美可辛”在安定区马铃薯上应用效果试验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硫酸钾为什么出口没有预想的热?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锌锰微肥应用效果分析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