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探究
2021-03-16何小敏李仁军潘家保
徐 锐,何小敏,李仁军,潘家保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关键教育方式,也是保障其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基础。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为此很多高校开展了适应于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系列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由于思政课程的课时有限,仅依靠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功能,无法完全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他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指明,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这就要求各专业教师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3]。
作为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机械设计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机械设计能力、工程意识的重要使命,通过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建设,对于培养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具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和参考其他高校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以齿轮传动相关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将机械设计课程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
1 课程思政目标设置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一种传动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各个领域。因此,这一部分是机械设计中重点的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了解齿轮的发展过程、传动特点、分类及应用,并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的设计方法。同时,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本门课程的思政隐性教育功能,要善于挖掘利用好本章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结合本章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发挥好全程育人的作用。
结合本章教学特点和本人以往相关的教学科研经历,通过挖掘本章思政元素,可以设置思政教育的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要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引导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一丝不苟、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意识。
2 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具有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功能,而后者具备隐性教育功能。既然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隐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4-7]。现针对如何将思政元素与齿轮传动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合进行举例。
(1)齿轮的发展史与坚定“四个自信”的融合
齿轮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阶段,在现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传动零件。那齿轮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在讲解齿轮发展史时,强调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齿轮,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文献显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齿轮是在我国山西出土的公元前400~200 年我国古代使用的青铜齿轮。此外,作为反映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的指南车、记里鼓车就是以齿轮机构为核心的机械装置。从而,引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齿轮是工业的基本元素,作为工业的象征,它被设计到我国国徽之中,表达了要将古老的中华民族建成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决心(在课堂上展示我国国徽的图片,让同学们讨论分析国徽的组成,加深同学们对国徽的认识,其次让同学们识别出齿轮元素,并启发同学讨论为什么设计到我国国徽中)。通过列出典型的事例(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片段,例如《大国重器》,让同学们有直观感受)[8],展示中国经过不断努力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成就,进一步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阐述“四个自信”的有机统一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要坚定“四个自信”。
(2)齿轮的应用现状与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的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重要应用领域如汽车自动变速器、工业机器人RV 减速器、高铁齿轮传动装置、大型船舶等对齿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讲解齿轮应用时,指出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齿轮制造业大国,产业规模已经连续数年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工业机器人RV 减速器等高端齿轮产品仍大量依赖进口,对外贸易逆差巨大(展示近几年统计的相关产销量数据,加深同学们的认识,同时列举近年的时事热点,例如航空发动机、芯片制造设备等)。以此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也要正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现状与挑战,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其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引导他们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认识,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实干助力实现中国梦。
(3)齿轮传动的设计过程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齿轮设计主要为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涉及到众多参数、复杂的公式、大量的数据图表,如果一个参数选用不合理或者计算错误,那么将会导致严重后果。而且,随着各种装备的性能不断提升,对齿轮性能和设计准确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才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高性能齿轮呢?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以中国高铁齿轮箱为例,讲述齿轮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如何从国外引进高铁齿轮箱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高铁齿轮箱自主研制的攻坚克难过程(通过展示我们的高铁线路图和总的运行里程,让同学们了解我国高铁行业的成就,并可以进一步通过观看《大国重器》等相关视频片段,让同学们了解高铁背后的故事,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和汗水),以此培养同学们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一丝不苟、专注、敬业的意识。让学生深刻理解意识到,有了“工匠精神”,我们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工艺转型中实现“质的飞跃”就成为了可能,齿轮大国才能转变为齿轮强国。
3 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整体设计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见表1。在“线上”部分,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关教学资料通过线上平台呈现,让学生课前查阅下载学习资料,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以及课后完成相应的作业和测试。在“线下”部分,采用课堂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演示等方式讲授知识点,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知识的讲解中,采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在这个过程,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选取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齿轮失效和设计案例作为例子提出问题,让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相应的答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表1 教学过程设计
4 结论
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就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机械设计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本课程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功能,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保证同学们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年轻一代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