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患者血流变与炎症状态的影响
2021-03-16李静
李 静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关医院妇产科,甘肃 酒泉 735099)
盆腔炎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引发该疾病的原因为生殖道及周围组织被细菌感染,且大量滋生,该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严重者可引起不孕[1]。替硝唑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原虫、厌氧菌等具有较高的活性,多用于治疗盆腔炎等疾病,但单用替硝唑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抗菌活性强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和广抗菌谱作用,能有效杀灭体内细菌,抑制病菌滋生,起到控制病情进展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患者血流变与炎症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城关医院收治的102 例盆腔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7~46 岁,平均(36.74±4.71)岁;病程1~9 年,平均(4.26±1.15)年;体质量指数(BMI)19.68~24.89 kg/m2,平均(22.03±1.89)kg/m2。对照组患者年龄28~47 岁,平均(37.04±4.24)岁;病程1~8 年,平均(4.33±1.07)年;BMI 19.70~24.58 kg/m2,平均(21.97±2.01)kg/m2。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3]中关于盆腔炎的诊断标准;无其他妇科疾病者;肝肾功能正常者等。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等。该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替硝唑片(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90,规格:0.5 g/片)口服,0.5 g/次,2 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26,规格:2 mL:0.1 g)静脉滴注,0.5 g/次,时间≥60 min,2 次/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①将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腹胀腰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子宫及附近件压痛、炎性包块、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等阳性体征消失,B 超检查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上述阳性体征具有明显的改善为好转;患者呈阳性体征,上述症状未改变,B 超检查显示异常为无效。治愈率+好转率为临床总有效率[3]。② 使用法国STAGO Emo Express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沉(ESR)水平并比较。③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机速率设置为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并比较血清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8(IL-8)水平。④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不适、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用[ 例 (%)]表示,采用χ2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状态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全血及血浆黏度、ESR 水平治疗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炎症状态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8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 <0.05。ESR:血沉。
表3 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8 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8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 <0.05。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8:白介素-8。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盆腔炎是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为病菌感染引起盆腔局部组织充血、炎性分泌物渗出、水肿、结缔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4]。替硝唑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抗生素,作为一种硝基咪唑类药物,可有效抑制病菌活性,对于改善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受抗生素滥用影响,会出现耐药问题,影响治疗效果[5]。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且该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无交叉耐药性,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干扰,该药物可对细菌DNA 解旋酶活性进行抑制,阻止细菌DNA 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其能加强患者卵巢及子宫供血,改善血液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6]。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 水平升高可使血液处于浓稠黏滞的状态,影响血液循环加速机体瘀血阻滞,造成血液流变学改变,发生循环障碍,加重病情[7]。此项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和血浆黏度、ESR 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盆腔炎患者治疗中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增强疗效,安全性高。
血清CRP 是评估患者机体炎症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敏感度较高,血清TNF-α 是促炎介质,可造成盆腔炎患者盆腔组织损伤,并促进炎症因子表达,促进病情发展;血清IL-8 是参与中性粒细胞、T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的一种炎症介质,可增加释放弹性蛋白酶、胶原酶,加重盆腔炎患者患部炎症反应[8]。盐酸左氧氟沙星对于患者体内病菌较为敏感,注射用药可发挥最大药效,抑制各种病原菌,减少细菌滋生,减少机体感染,减轻盆腔组织炎性浸润,促进炎性包块消退,促进炎性反应减轻,进而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9]。该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能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炎症状态,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在盆腔炎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