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2021-03-16李延霞郑明姬

关键词:白介素牙髓牙周炎

李延霞,郑明姬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口腔科,青海 海南 813000)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属于牙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人数不断增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牙齿当中的牙周与牙髓组织同时发生病变,病因较为复杂,且病程较长,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进食[1]。目前临床上采用单一根管治疗,该方法通过将根管内感染源彻底清除,加快根尖周围愈合,可预防根尖周发生病变,但单一使用该方法治疗疗效欠佳。牙周基础治疗可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清除牙骨质病变和细菌等,减少感染源,以达到控制病变产生的目的[2]。本研究旨在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8 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 组和B 组,各34 例。B 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龄36~70 岁,平均(50.12±3.42)岁;疾病类型:原发性牙周病继发牙髓病者13 例,原发性牙髓病继发牙周病者14 例,合并性病变者7 例。A 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35~69 岁,平均(49.31±3.23)岁;疾病类型:原发性牙周病继发牙髓病者12 例,原发性牙髓病继发牙周病者13 例,合并性病变者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口腔科诊疗常规》[3]中关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遇热遇冷均会出现疼痛;伴有叩痛、牙齿松动、溢脓等症状者等。排除标准: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意识认知不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等。

1.2 方法B 组患者使用根管治疗:术前经X 线检查,明确患者牙齿情况,局部麻醉下开髓,测量根管长度,根管扩大,根管预备,使用氯化钠溶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97,规格:4.5 g :500 mL)进行清洗,将根管中的坏死物完全清理掉,消毒后将根管擦拭干净,并用牙胶尖+糊剂填充根管,经X 线观察根管填充情况。A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结束治疗后,以弯探针探查根面,确定牙石有无遗漏,保证根面光滑;之后对刮治牙位进行冲洗,并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细菌滋生,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向患者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4、8 周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牙齿松动度与咀嚼功能明显改善,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速度变慢,牙周探诊无出血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牙齿松动度与咀嚼功能部分改善,X 线显示牙槽骨吸收速度变慢为有效;治疗后咀嚼功能、牙齿松动度无改善,牙周袋加深,X 线显示根尖区与牙槽骨阴影吸收相同为烧瓶形,同时牙槽骨的吸收明显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临床总有效率[3]。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 周牙周健康指数,菌斑指数(PLI):结合视诊、探针刮下牙面菌斑厚度量,分值0~3 分,3 分见大量白垢,2 分龈缘、邻面见明显菌斑,1 分探针刮显菌斑,0 分表示无菌;出血指数(BI):采用Mazza 标准,龈缘下方约1 mm 处探针轻划,结合出血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5 分,分值越低表示出血情况越轻;牙周袋探诊深度(PD):采用Williams 刻度进行牙周袋探诊,袋底到龈缘底的距离为探诊深度;牙龈指数(GI):选择探诊、视诊情况评估患者龈乳头、牙龈缘情况,分值0~3 分,分值越低则炎症越轻微[4]。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炎症状态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血清炎性因子的检测方法:患者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 mL,3 000 r/min 离心15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 周、8 周的患牙情况,包括牙周炎、叩痛、牙齿松动以及牙齿保留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后8 周A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B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牙周健康指数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LI、BI、PD、GI 指数均降低,且A 组均低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P <0.05。PLI:菌斑指数;BI:出血指数;PD:牙周袋探诊深度;GI:牙龈指数。

2.3 炎症状态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β 水平均降低,且A 组低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患牙情况及保留率治疗后4 周两组患者牙周炎、叩痛、牙齿松动发生率及牙齿保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 周,A 组患者牙周炎、牙齿松动发生率低于B 组,牙齿保留率高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炎症状态比较(,ng/L)

表3 两组患者炎症状态比较(,ng/L)

注:与治疗前比,*P <0.05。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IL-1β:白介素-1β。

表4 两组患者患牙情况及保留率比较[例(%)]

3 讨论

牙髓炎与牙周炎是分别发生于患者牙髓与牙周不同组织的常见口腔疾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程较长,其发生与细菌感染等密切相关,且两者感染会互相影响,加重感染,出现坏死性炎症。临床一般以根管治疗为主要方式,能去除根管中大部分感染物,通过封闭冠部,将根管填充,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愈合,但单一使用对于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未能有效控制细菌感染[5]。

牙周基础治疗原则以清除根面牙石、菌斑微生物膜等为主,全面清除致病因素,能有效控制感染源,加快患者牙周病变组织的重建,促进龈下微生物构成和量的改善,改善牙周健康,而该方法联合根管治疗可促进牙周牙髓稳定,减少牙齿松动等情况[6]。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 组,治疗后PLI、BI、PD、GI 指数均低于B 组,且治疗后8 周,A 组患者牙周炎、叩痛、牙齿松动发生率低于B 组,牙齿保留率高于B 组,表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减少牙周炎、叩痛等情况,增强疗效。

血清TNF-α 能促进趋化因子、黏附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产生,参与牙周炎的发展过程;血清IL-6、IL-8 属多功能细胞因子,能够聚集炎性细胞,活化并促进患者牙周患部炎性介质的释放,加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口腔细菌感染;血清IL-1β 是特异性急性期炎症指标,可促进黏附分子及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促使炎症因子表达,不利于疾病恢复。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通过大面积清除患者口腔内感染,可有效去除牙石及病变的牙骨质,以降低细菌感染,调节炎性因子的水平[7]。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β 水平低于B 组,表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能减少患者炎症反应,控制疾病发展。

综上,在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过程中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牙周健康,减少牙周炎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白介素牙髓牙周炎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