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音的三要素》:渗透性别意识,学会悦纳自己

2021-03-16宋丽丽

青春期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变声期响度男女生

文/宋丽丽

学生们学习初二物理课乐音的三要素时,通过青春期男女生身体差异带来的声音差异,渗透性别意识,讲授在变声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使生理结构上声带发生变化,男同学声带较长、较宽、较厚,振动时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低;女同学声带较短、较薄、较窄,振动时频率高,发出的音调高。声带发生变化,声音自然会发生变化,了解男女生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教学背景

(一)本课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坚持以“健康中国战略”的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中小学性健康教育要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提供符合其认识水平的、科学的、综合的性健康教育。引导其在身体、性别、审美等方面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塑造健全的性别人格,顺利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

乐音的三要素是指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育理念,利用生活中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青春期发育特点,初二学生正处在第二性征发育阶段,男生嗓音开始变得雄壮,女生嗓音开始变得纤细,在音调教学中对青春期男女生的变声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悦纳自己的生理性别,逐步构建更适合自己的性别人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同时,理解并认同少年性别美的内涵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缺乏生活经验,但本节知识内容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学生比较感兴趣。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变声期,此时的学生比较敏感,对男女区别有朦胧的认识,从男女声带差别上讲解音调,讲解男女生变声后发声为何会不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知道由于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对男女生声带发声不同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悟自然界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

2.通过对青春期男女生声带结构的不同造成音调差异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在了解青春期男女生第二性征发育中变声的根本原因及相关保健方法的同时,接受并悦纳自己的性别。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及策略

乐音的三要素,实验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二)教学难点及策略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通过动手实验区分音调与响度。

(三)性教育渗透点(学科渗透课)

青春期男女生由于身体发育时声带结构的不同,造成声音差异。在学习中渗透性别意识,悦纳自己的性别特点,接纳异性的性别特点,理解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准备

1.课前活动:调查数据等。

2.知识准备:课程相关知识。

3.材料准备:实验器材、视频、音乐、纸笔等。

4.器材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实验探究、案例分析、游戏、学生讨论归纳相结合等方式。

教学概要

表1 《音乐的三要素》教学概要

适用对象

初一、初二全体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教学过程

表2 《音乐的三要素》教学过程

播放声带振动发声录像,让学生观察声带如何发声,了解男女声带的不同观看录像了解男女生声带发声的不同了解男女生声带不同造成发声的差异总结:男生的声带较长、较宽、较厚,所以振动时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低。女生的声带较短、较薄、较窄,所以振动时频率高,发出的音调高科学常识:青春期的奥秘男女生在进入青春期以前,两者在发声上差别是不大的,但是进入青春期后,就会出现明显不同。尤其是男孩子,说起话来会有些嘶哑,俗称“破嗓子”。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男孩的喉结变大了,不过不很突出,这一阶段叫做变声期。再过一个时期,男孩的嗓音就会由童声变得粗而低沉,酷似成年男性的说话声音,这时喉结突出得很显著。声带发生变化是变声期的一个重要表现。男孩子的喉腔较大,声带较宽、较厚,所以音调较低沉而粗阅读青春期的奥秘,了解变声是第二性征之一,悦纳自己的身心变化,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青春期发育结合所学的音调知识,了解男女生声带发育的不同之处了解青春期男女生发育的区别,使学生悦纳自己的身体变化,了解青春期声带的保健女孩的喉结在青春期时虽没有明显的外观变化,但喉结内一样有明显变化,女孩的喉部变得狭小,声带较短、较薄、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较高而细。变声是青春期第二性征之一。男生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到18岁可完成;女生一般在13~15岁,最迟到16岁左右完成。变声期的长短因人而异,长短不一,短的在4~6个月,长的可达一年左右。变声期声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很容易受损伤,所以为了保护嗓子,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要大声嘶叫,长时间的大声说话。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要吸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并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防止受凉感冒了解男女生变声期的时间以及如何对声带进行保健在学习中渗透性别意识,悦纳自己的性别特点,接纳异性的性别特点,理解和谐相处的美好无论男生、女生,每个人的声音都是自然界最美妙的音符,每个人音调不同,但无论你是唱歌、朗诵诗词,还是与小伙伴们侃侃而谈,都可以发出具有自己特点的最美好的声音。我们要悦纳自己,学会运用自己的声音,这是性别美的体现,会受到异性的喜欢悦纳自己的性别特点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音色 三、音色游戏“听声辨人”:请大家全部闭上眼睛,听两位同学说话,你能否分辨出是谁说的?听声辨人 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理解音色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梁祝》,猜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辨别乐器我们能分辨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音调或者响度不同吗?试着回答我们能分辨不同的声音是因为乐音还有一个要素——音色认识音色 了解什么是音色音色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是由发声物体的材料、形状等因素决定的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音色辨别发声体,挑选瓷器,铁路工人利用音色检修铁轨等生活中利用音色的实例,你还能想到什么?了解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回答问题

四、巩固练习 四、巩固练习在集体中,和谐的声音是男女声音的配合。生活中也是一样。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小;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音调高,响度小;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男低音音调高,响度小;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做练习,巩固所学 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渗透男女性别相处的和谐美五、小结 五、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物理知识?你掌握了哪些学习物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六、课后延伸 六、课后延伸作业:制作以男女生发声的奥秘为主题的手抄报 做手抄报 拓展对男女声带差异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学习要点

教学反思

中学生性健康教育在物理学科上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渗透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时是物理教学的一个环节,有时是一个片段或是一带而过的一句话,与其他学科一起配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性别人格。在乐音的三要素教学中,在讲授音调知识时,通过实验探究、视频学习和青春期奥秘3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青春期男女声带发育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渗透青春期性别教育,这在物理教学上是个尝试和突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青春期变声的好奇,并且认识男女生发育的区别,建立性别差异认识的意识,使学生正面看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胆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通过在班级的课堂讨论、实验,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融入课堂,对知识充满兴趣,提出疑问并讨论答疑,既减少了学生从不正确的途径了解有误知识,又可以从正面疏导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青春期男生和女生身体上逐渐出现了哪些差异,自己是什么时候进入青春期的,有没有还没有进入的,声带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声的。青春期既是成熟的开始,又是稚嫩的结束。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讨论寻找问题答案,了解男女生身体差异及心理发展的一些特征。

进入青春期后,与异性同学相处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对异性的疏远、对异性的欣赏、对异性的了解以及与异性之间原有的那份友谊、成年人的看法,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答案。此时,他们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答案,用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沟通中,认识到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3个阶段,从正面引导学生处理异性关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又学习了青春期变声期声带的保健方法,他们从物理学角度了解自己在青春期中发生的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走向物理,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是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课的初步尝试,把物理知识与青春期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在教学中还有不成熟的地方。讲授男女生声带差异时,如果能让学生课前调查预习,由学生寻找资料,小组制作PPt讲课,会使学生认识问题更加清晰深入。

猜你喜欢

变声期响度男女生
一种自适应响度补偿算法在音频重放中的应用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调频广播响度控制的方法及技巧
数字电视节目响度标准化的探讨
0 dB有声音吗
学校费心防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