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IBL 和GBL 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
——以《茶树病理学》课程为例

2021-03-16,秦

园艺与种苗 2021年1期
关键词:病理学茶树知识点

姜 浩 ,秦 丽

(1.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6;3.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微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6)

《茶树病理学》是茶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茶树病害的主要病源菌种类,病原物与茶树之间的相互关系,茶树病害发生的原因、规律性,以及病害侵染流行因素等相关的知识。通过《茶树病理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茶树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茶树病害的调查与预测预报,鉴定和诊断以及病害防治等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茶树病害防控的能力。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为推进“双创型”,“复合型”人才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1],培养“知农、爱农、兴农”新型农业科技人才[2-3]。茶,是山区人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山区人民脱贫攻坚的重要经济载体。立足新时代科技兴农,推进农村全面振兴,《茶树病理学》课程迫切需要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培养更多“知茶、爱茶、兴茶”的新型茶叶科技人才,为推进茶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茶区人民脱贫攻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茶叶科技人才。

在“互联网+高等教育”背景下,微信(WeChat)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交流工具,学生学习方式也变得灵活多样,学习的目标和兴趣也各有千秋。基于此,笔者在茶树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目标导向教学法(Goal-based learning,GBL) 和兴趣导向教学法(Interest-based learning,IBL)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完善高校人才教学培养模式,造就一批专业过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素质茶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为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1 《茶树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茶树病理学》课程的学习涉及学科范围广,以茶树栽培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生态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课程中涉及大量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储备,对于没有植物保护学习背景的茶学专业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地强行记忆。因此,授课过程中,如缺乏相应的授课技巧,单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会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茶树传染性病原物真菌、病毒、细菌以及这些病原主要类群等知识时,由于病原物种类繁多,容易混淆,只能死记硬背,被动、消极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和交流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沉闷、拘谨、单调,最终将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开展“教学革命”,提高教学效果,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尤为迫切。笔者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该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广泛多样化,微信、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已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4],学生获取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为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和操作型人才的转变。因此,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6]。因此,探索和开展适合当今时代和该课程的“教学革命”,把教师的作用和角色由主导学生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目标开展自主学习,是未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趋势,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全面型高素质茶学专业人才。

1.2 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虽然《茶树病理学》是茶学专业必修课,但是茶学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度不高,而认为茶叶加工、茶叶化学、茶饮料及茶食品开发等专业知识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该课程并不必要开设。此外,茶学学生对该课程的先修课(微生物学,农业气象学)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学习起来很吃力[7],对相关知识点很难理解,从而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内涵,使其明白该课程在茶学基础研究以及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全面学习的重视。

2 新形势互联网背景下《茶树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手机移动端APP(Application)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流与学习的工具,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种领域[5]。微信具有信息传播快速、便捷、全面,用户数量广泛,以及互动交流方便等优势,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交流工具。由于便捷性、信息推送内容的多元化(包括语音、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微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同时,微信推送信息的即时性,查询知识的精准性,突破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和矛盾,即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单一教学方法与学生多渠道快速获取知识之间的矛盾[6]。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辅助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构建有效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当前高校在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探索中,应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技术平台等创新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近年来,从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茶树绿色防控)及茶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辅助教学进行了不少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如:杨淑芳等[8]将微信公众号应用在昆虫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参与课程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8]。许多研究人员应用微信平台开展蔬菜、园林和经济作物的病虫害检测诊断,能够科学、全面、及时的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并指导有效的防控[9-11]。此外,微信及公众平台被应用于茶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并通过交流互动及教学反馈,更好地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12]。综上可知,在新形势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茶树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可行性、迫切性和必要性。

3 《茶树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推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课堂革命,创新和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仅是当前该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石。为提高《茶树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茶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笔者开展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趣导向教学法(IBL)和目标导向教学法(GBL)”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总体构架思路如图1 所示。

3.1 基于微信平台的“兴趣导向”的教学方案

图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IBL 和 GBL 教学法实施总体构架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在《茶树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引用相关的故事或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述植物病害的危害性时,可以引入因植物病害引发的重大灾难“爱尔兰大饥荒”事件,以及茶叶贸易引起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等,并将这些故事贯穿课程教学相关知识点的讲授中,向学生阐述学好茶树病理学及病害防治技能等相关知识的重要性。用这些故事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收集整理知识点,并在建立的“课程微信群”里推送、讨论、分析。此外,推荐与课程学习专题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供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和相互解答,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这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兴趣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限于课堂时长的约束,在任意时间推送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可行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并真正做到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和主要参与者。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现、培养和明确自己的兴趣,并鼓励其在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后将来要为之努力奋斗,开展创新性研究,以科技引领,推动茶学专业内涵式发展。

3.2 基于微信平台的“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案

目标是动力的源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必须开展人才培养的思想创新。高校人才培养要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导向,培养一批“高、精、专”的面向未来、适应需求、技术过硬、宽广视野的新时代人才。本科生的职业规划大致分为两大类:继续攻读硕博再深造或立即进入社会工作。学生们的职业规划不同,学习目标就会不同,关注的知识点也会不同。这种基于微信平台的“目标导向”教学模式,能够因材施教的引导继续攻读硕博的学生树立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重点讲授该学科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如茶树抗病的分子机制、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等最新的基础研究进展。针对职业规划毕业后立即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目标导向”地教授和更新授课内容,将学科实践发展的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产业发展新动态等应用研究相关知识点做详细解读。此外,教师还可推送和分享相关微信公众号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并鼓励其在课前、课堂及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时关注学科进展,掌握新知识,整理新思路,在微信群里与同学和老师分享、探讨和交流。在微信平台中的交流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素质,并帮助其不断的修订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这种目标引导式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感受到学好课程有助于自身更好的职业发展,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为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推动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建设,为民族复兴及科技助力茶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新教学模式在《茶树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2019—2020 年2 个教学年度的《茶树病理学》课程授课方式,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IBL 和GBL 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和课程参与程度

通过IBL 和GBL 导向性教学,很大程度上改观了学生厌学倾向,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分享学习的经验、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进行讨论交流,增加了学生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4.2 丰富和凝练了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IBL 和GBL 导向性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讨论、学习、反馈和测验。同时,教师对平台上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和凝练,确定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4.3 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课堂课后相补充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或目标随时查询想学的知识,这种学习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合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

4.4 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途径(文字、语音、链接、图片、视频等)获取的知识,参与讨论和交流,增强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用心、用脑和用手的能力。

5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当前“互联网+高等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资源、新平台,大胆创新,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借助微信、微博、慕课、智慧课堂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打造“金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同时,高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更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制宜的开展导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通过线上线下、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实践表明,文中探索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IBL 和GBL 教学法,在《茶树病理学》教学中取得了很好应用效果,广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广泛的好评。总之,茶学本科专业课堂教学革命,要注重内涵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对茶学知识汲取,在“双一流”建设中争创一流“茶学”本科教育。

猜你喜欢

病理学茶树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茶的箴言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美丽的山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