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重特大灾害事故通信保障对策
2021-03-16李秀泉储斌
李秀泉 储斌
摘 要:笔者结合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通信保障情况,认真分析了大型灾害事故救援过程中通信保障任务要求,结合本次演练的主要做法梳理出大型救援现场通信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大型事故救援应急通信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对策
分类号:D631.6
为积极应对发生在长三角的台风、暴雨、洪涝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2021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上海消防救援總队牵头,调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消防救援总队和相关应急联动力量约700人、160辆车(含工程机械车)、69艘舟艇、6架直升机等人员装备,在上海市青浦区淀山湖水域组织开展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同步开展跨区域、多部门、全要素应急通信综合演练,着力提高长三角区域应对洪涝灾害事故救援、临机处置、通信保障等多种实战能力,确保长三角区域各总队及地方联动力量协同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其中通信保障、通信演练相关科目由上海总队信通处牵头组织实施,笔者全程配合参与该演练的通信保障及通信科目演练工作,演练结束后,笔者对全过程的通信保障任务、通信科目演练等完成情况进行思考,认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在重特大灾害事故救援通信保障任务中起到参考作用。
一、演练区域情况介绍
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交界,在古太湖沿长江三角洲不断东伸扩大过程中形成,总面积62-63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东临青浦区朱家角镇,南端为青浦区西岑,正西部为青浦区商榻,北部为昆山市淀山湖镇。作为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淀山湖上游承接太湖吴江地区来水,经急水港、大朱厍、白石矾等24条河港汊入湖,而后经拦路港东西泖河、斜塘,下泄入黄浦江。此次演练选取湖中孤岛作为演练场地,设置7个不同水域救援场景,用于检验相关救援队伍战时预案启动、力量调度、应急响应、协同联动、综合救援、应急通信、战勤保障等重点环节的实战效能。
二、演练现场救援消防通信任务分解及灾害事故通信保障工作特点分析
2018年5月17日,全国消防应急通信工作部署会上,黄明书记提出应急通信保障“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听得见、看得清、能分析”的总要求,这是消防救援过程中对应急通信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要求,也是每一次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通信保障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4.26”长三角跨区域水域救援拉动演练分7个场景开展作战效能考核,故通信保障也划分了7个组分区域进行保障。
1.演练现场救援消防通信任务分解
1.1演练现场通信保障。保证现场具备有线、无线组网功能和计算机辅助信息决策能力,并能保障现场广播和照明。
1.2前方指挥部通信保障。前方指挥部,即联合指挥中心,负责调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总队及其他参演力量,这就要求应急通信保障人员确保前方指挥部音视频系统正常运行,建立与部消防局指挥中心、全国各总队指挥中心、参演总队前方指挥部、上海市政府总值班室、上海市城运中心的双向音视频互联互通,并做好值守工作,同时接入海洋水务、气象、一网统管等系统,保证联合指挥中心命令下达畅通,现场演练画面实时展示并转播至以上相关单位,保证与相关单位进行数据双向通讯,确保不间断传递音频视频。
1.3现场语音通信保障。救援现场以自组网语音通信为主,统筹350M电台及频点分配,建立三级组网,确保现场前方指挥部与各总队指挥部、各导调组之间、参演力量之间横向、纵向的语音通信畅通,还要迅速收集参演力量各级指挥员联系电话,制作战时通讯录,作为电台通讯发生故障时的补充通信方式。
1.4现场图像采集。根据现场任务推进,分别安排通信保障人员使用4G单兵图传、布控球、无人机等设备对各个区域演练现场进行图像采集。
1.5现场图像采集调度。演练共设7个图像调度工位,分别接收7个演练区域图像,根据联合指挥中心任务要求,选择性调度演练图像并推送至联合指挥中心通信保障人员,由相关人员投屏供指挥人员决策。
1.6现场无人机管控协助及机动应急备份。全面统筹演练现场无人机升降及飞行区域,严格控制起飞时间和飞行高度,合理安排充电补给;机动备份人员随时待命,一旦现场出现设备损坏、人员短缺时,第一时间进行补位。
2.结合演练分析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消防通信保障特点
2.1事故突发决定通信保障需快速反应。时间对于应急救援能否成功是第一要素,这便要求应急通信保障快速反应,深入灾害区域搜集现场图文资料,为指挥员指挥提供第一手资料,把握住救援先机。
2.2事故现场突变决定通信保障需快速应变。演练导调组考核人员结合灾害事故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实际,下达相关救援指令,领受任务单位在人员、车辆、装备需频繁调度,涉及江苏、浙江、安徽等单位要跨地区远程调度,因此要求通信保障必须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准确传递各种信息,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采用不同应变通信手段,确保现场通信联络保持可靠稳定不间断。
2.3参战力量众多决定通信保障需协同开展。演练开始后,先后有当地政府、消防、警、应急、社会救援力量等多个单位协同作战,消防指挥中心作为以上所有部门的指挥枢纽,必须建立协同通信网,以便于根据灾害事故现场需要,及时组织协同调度。
2.4事故现场复杂决定通信保障需持续有效。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时间长、情况突变快,就要求通信传输不得中断,必须持续提供最新动态。
三、演练现场通信设备配置使用情况及现场救援通信保障主要做法
1.演练现场通信装备配置及使用情况分析
1.1装备配置。联合指挥中心投用4G单兵图传27套、4G布控球8套、无人机8架、三轴稳定器8套、指挥视频终端5套、图形工作站4台、台式电脑10台、显示器15台、宽窄融合应急通信终端1套、无线路由器3个、卫星便携站3套、海事卫星平板2部、公网电台室内音响设备2套、室外音响设备2套、公网电台150部、矩阵1套、各类线材、备品备件若干。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总队前方指挥部与本单位人员联络的通信设备由本单位携带并使用。
1.2通信装备使用安排。演练现场通信以无线通信为主(350MHz),组管区覆盖网、灭火指挥网和灭火战斗网三级组网,总队级以下指挥人员在各自的通信网内通信,总队级(包含)以上指挥人员通信使用可视化公网电台,从演练现场判断,基本能满足应急救援通信要求;4G单兵图传、卫星电话、无人机等用于现场图像和语音采集,实时将现场情况传输至上级作战指挥中心或远程研判指导中心;卫星电话和卫星便携站等特殊装备作为公网瘫痪后的应急通信方式。
2.演练现场救援通信保障主要做法分析
接到演練任务后后,总队信通处及时组织青浦、宝山、松江等支队通信工作人员,制作演练现场全景图、二维正射影像图,并对演练区域环岛、淀山湖湖中水域进行通信信号测试,全面掌握信号覆盖情况,及时标注信号不利点,制定通信信号覆盖不利点紧急解决方案,为演练过程中的通信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演练区域调研测试和演练科目设置情况,划分确定联合指挥中心通信保障、语音通信保障、图像采集、图像采集调度、导调评估、无人机协调、机动备份等7个通信保障工作组,并根据7个救援演练区域设置14个固定机位、5个游机、8架无人机分3组编队,实时根据任务要求采集现场音视频,保证整个演练区域无死角进入视频采集范围。演练通信保障确定了“公网+专网、公网优先、专网辅助”模式,调用了宽窄融合应急通信终端、可视化融合终端、卫星便携站等前沿通信装备,配合基础三级组网通信,有效确保了各类音视频通信持续稳定。制定《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通信保障安全作业规程》,规范通信设备安全使用,特别是对无人机编队起飞降落、轮换作业、飞行高度等环节作出严格规定,确保安全作业。
四、演练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易发问题及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救援通信保障对策
1.演练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易发问题及原因剖析
4月26日上午,随着集结指令下达,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四个总队消防救援力量、青浦区区武装部、防汛办、上海警务航空队、打捞局、新空直升机、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海上搜救中心、厚天救援队、三栖救援队、三一重工、华汛应急装备有限公司等应急联动力量约700人、160辆车(含工程机械车)、69艘舟艇、6架直升机迅速向演练区域集结,现场灾情复杂、参战力量多、灾害现场信息量大,演练区域属于水上孤岛,公网通信设施缺乏,各种影响通信畅通的问题随之出现。
1.1集结初期指挥体系混乱。救援现场通信的混乱很大程度源于现场指挥的忙乱,集结初期,战备车辆、人员、舟艇等安置,加之任务领受分工还不够明确,到场人员基本使用原来的电台频道,基本上只能完成本单位人员通信,跨区域通信线路比较杂乱。
1.2信道阻塞和信道干扰。参战力量多,同时作业时,通信设备使用量急剧增多,通信量较大,造成通信阻塞;同一总队多个消防消防站参战,存在二级网和多个三级网使用同一频率现象,造成两个通信网互相争用信道,相互干扰,甚至出现通信盲区,极大影响了通信效果。
1.3 4G单兵图传设备多公网资源紧缺导致图像卡顿。4G单兵图传是采集现场图像和声音主要设备,演练现场属于水上孤岛,没有信号发射基站,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卡顿现象。
2.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消防通信保障对策初探
2.1提升通信保障人员专业素养。通信主要靠各种装备,而装备主要靠人操作,这就需要通信保障人员具备基本的通信设备操作能力,加之各类通信装备更新速度始终处于时代前沿,要求通信保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术。要强化人才储备,从制度上规定通信保障人员的学习及培训时间,使之切实掌握通信器材使用、通信秩序、通信指挥程序、应急通信、通信网络建立及维护等多方面知识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通信保障工作。
2.2 350MHz无线通信作为主要通信方式。350MHz无线通信因其组网及时、有效、可靠的优势成为救援现场通信首选,这也要求必须科学、规范地使用三级组网,现场通信保障人员必须快速掌握现场通信网的数量及通信频率,防止跨区域增援力量使用频率与已参战力量使用相同频率,造成同频干扰,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架设中继站或接力通信,保证通信畅通。
2.3规范救援现场通信秩序。救援现场建立起通信指挥体系后必须立即规范通信秩序,按照规定使用信道和频点,所有参战人员必须遵守“先听后发、属台服从主台、下级台服从上级台、固定台照顾移动台”通信原则。如有紧急情况发生,相关区域人员正在使用电台呼叫时,其他所有的对话、呼叫必须立即停止,以确保紧急情况信息第一时间传至指挥部、指挥部针对紧急情况而下达的应对处置指令能够及时、准确反馈。
2.4充分发挥辅助通信装备作用。4G单兵图传、无人机、宽窄带融合通信、可视化对讲终端等通信设备的语音、图像双向传输功能均已完善,可以作为350MHz无线通信的有效补充,在事故现场公网未瘫痪可使用时,适时、合理的使用这些装备,能有效减轻350MHz无线通信压力。
2.5不断升级完善通信装备。配备先进的通信装备是一方面,但着重要完善配备基础通信相关设施,拿设备供电分析,以往主要集中为220V电压即可,而现在通信保障中,电子显示屏、信号车等装备必须使用380V电压电源供电,这就要求通信保障要在通信车或通信设备运输车中增配可输出380V电压的发电装置。
2.6救援现场特殊通信设定。救援现场复杂多样,通信保障根本无法完全按照通信预案推进,必须考虑周全,不仅要备足动中通、静中通、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卫星平板等卫星通信设施,确保极端条件下救援现场与外界的联系,还要确定现场简易通信规则,充分运用手语、旗语、灯光、哨音、绳索等通信方式,这些通信方式既可单独使用,完成现有通信装备无法完成的通信,还可以与其它通信方式组合接力使用,作为其他通信的补充,使救援现场通信保障达到最佳通信效果。
五、结语
灾害事故的偶发性决定了应急通信保障要迅速建立起有效、高速、安全的通信系统,特别是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均未可知,这就要求通信保障人员不断探讨通信和网络技术应用,认真总结、学习、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各种通信装备,逐一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才能完成“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听得见、看得清、能分析”任务要求,为各级指挥提供决策依据,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向继伟.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组织方案;[J]科学家.2019.11
[2]钟雷.长三角跨区域水域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通信保障方案; [J]中国科技人才.2018.07
[3]张昊.论重特大灾害消防应急通信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10
350750190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