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路径探索

2021-03-16牛聪聪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策略分析

牛聪聪

摘  要:土地的综合治理主要是将整体的区域空间作为目标,通过结合立体空间所提出的相关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土地治理的理论依据、方式方法的整体性。生态修复在优化与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将节约、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作为主要的工作方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解决土地资源和生态问题,为我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鉴于此,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工作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策略分析

分类号:TU50

一、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新要求

1.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诸多生态资源中,国土资源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国土资源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有,不断强化对国土资源的整治与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是也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战略理念。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基础

在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要求。伴随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国土空间的综合治理也被高度重视。国土综合治理与修复的整体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对于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优化。此外,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国土空间规划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要确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指导思想,不断拓展土地空间规划格局,在确保自然资源不被浪费的同时,尽量扩大土地规划面积。同时,有关部门还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扩大土地规划规模、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扩大国土空间规划面积。在实施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的全过程中,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土地规划的关键要素,提高总体规划效益。第二,必须不断提高国土空间的质量。在生态保护与修复过程工作中,主要目标应始终是提高土地和空间质量,即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注重各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布局,通过不断寻找适合国土空间的最佳比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要继续扩大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国土空間规划的综合修复与生态修复机制要有一定的财政基础才能实施。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获得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以鼓励更多投资者投资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建立起国土空间规划投融资渠道。

三、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实施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首先,各省在进行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过程之中,要尽可能打通每一项政策之间的连接渠道,并且还要制定一些指标奖励等制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政府和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为进一步实现土地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资金和资源的平衡,必须将土地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获取资源的关键途径,推动其他资金的涌入;最后,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要将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实际工程的实施。

2.重点区域的识别与划定

重点区域的识别与划定应充分了解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认识自然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以资源的合理利用、永续发展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修复为重点,构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划定整治与修复区域、生态修复的重要节点、重要空间、敏感空间、受损空间的范围与分布,分层次、分区域、分阶段开展整治与修复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山、水、林、田、湖、草、湿”各要素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共同构建,以“田”为例,一方面考虑影响农田数量和质量的侵占、污染、灾毁等负向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可作为开发、整理、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正向因素,两者综合方能更加全面确定农田需纳入整治工程的具体板块。

3.整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整治策略的制定是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或专项规划具体应用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具体的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践行。全要素综合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注重各要素的综合修复,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工程间的实施时序,尽量发挥工程的加和效应,保证修复过程的低能耗、高效率;单要素整治与修复策略的制定,需分类分情况处理,切不可一概而论。例如,矿山修复中,对于废弃矿场,积极实施重点治理工程,巩固矿山边坡,恢复废弃采矿部分矿山的植被,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对于正在开采的矿山,则需积极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做到停采时完成大部分矿山修复工作。此外,由于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技术复杂、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规划任务措施的设置如何统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保护与修复措施选择等方面的关系。

结束语

目前,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开展国土空间全要素综合整治,及时修复损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认真梳理并探索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研究路径,确定了整治与修复关键性问题,为今后整治与修复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实现人居环境和谐友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宇,王嘉怡,李国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概念思辨与理论认知[J].中国土地科学,2019(7):1-10.

[2]罗铁军.浅议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46-147.

[3]吴菊,张峰松,花峰.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99-100.

3441501908200

猜你喜欢

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策略分析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框架体系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