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劣势研究
2021-03-16曹锦绅
曹锦绅
摘 要:本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三个基本环节对于农村应对疫情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缺乏成熟的预警机制,医疗资源不足,人员流动大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新冠肺炎;优势;劣势
分类号:R197.1
一、研究综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村地区的防疫工作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防疫的具体举措,如针对农村疫情防控中,“硬核喊话”的传播现象的研究[1]。二、疫情对于农村的影响,如疫情对于“三农”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2]。三、提升农村应对疫情能力,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农村基层的卫生防控能力建设的研究[3]。此外也有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对于农村的防疫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王国敏、候守杰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粮食安全”的矛盾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破解路径[4],候田雅等人对疫情期间农村居民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5]。
从总体而言,学术界对于农村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但就农村防疫的优势和劣势的关注不足,大多只在文章中简要提及,未进行重点研究,基于此,本文拟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三个基本环节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二、农村防疫的优劣势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三个基本环节是指,预防环节,即通过一系列措施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处置环节,即对于确诊病例及时救治;控制环节,即通过一系列手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1.农村防疫的劣势
(1)预防环节
缺乏成熟预警机制,与城市相比,农村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建设较为落后,缺乏科学有效应急机制,难以及时有效应对疫情。村民的防疫意识不强,此次疫情最先爆发于城市,农村地区对于疫情的回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之前期疫情的发展仍处于爬升期,农村居民对于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防疫意识薄弱。
(2)处置环节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 2019年末,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仅为1.48张,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仅为1.56人,医疗资源匮乏。防疫物资不足,在国家优先保证城市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的防疫物资的供给现实下,农村地区的防疫物资存在着严重短缺。医疗专业人员不足,截止2019年我国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为84.2万人,医疗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3)控制环节
村内人员流动大,疫情传播风险高。与城市居家隔离相比较,农村防疫期间的活动范围要明显更大,除去邻居之间的相互串门,村内的人员之间也存在着流动,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将不利于疫情的控制。
2.农村防疫的优势
(1)预防环节
熟人社会,知根知底。作为我国基层的治理单元——农村属于“熟人社会”,人口成分较为简单,人与人之间相互熟悉了解,能够及时准确发现疫区返乡人员,及早进行隔离,利于疫情的排查和防控。
(2)处置环节
社会形态相对简单,处置手段灵活多样。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的社会形态相对简单,各村之间属于相对独立的单元,疫情引发的社会、经济连锁反应的可能性较小,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处置疫情。
(3)控制环节
“半耕半工”,韧性较强。“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计模式下[6],大多数农村保留了基本的耕地,村民能维持较长时期的基本生活,不需要因为口粮问题而冒险外出,客观上减少了人员的流动,也减轻了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空间结构分散,不利疾病传播。乡村与城市相比,具有人口密度低、空间布局分散的特点,且房屋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这些条件均不利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7]。
三、对策建议
1.通过虚拟聚合提高农村预警能力
农村可依靠广播、大喇叭等直接面向村民的传播方式,与村民形成新的虚拟社群[8],并依此向其传递关于疫情防控的消息,提高村民防疫意识,用虚拟的形式达到对村民观念聚合与统一。
2.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应当在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异、农村目前医疗卫生条件、农村医疗人员现状、农民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前提下,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顶层设计,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方案,建立健全农村医疗物资的储备管理制度。[9]
3.利用新媒體保障村民的知情权
村民减少不必要的流动,配合防疫工作的关键在于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提高村民对疫情的认识水平。通过新媒体的二次传播,能极大满足村民的知情需求,同时避免谣言传播。
参考文献:
[1]胡正强,陆舒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农村“硬核喊话”传播现象解读[J].新闻爱好者,2020(06):20-23.
[2]魏后凯,芦千文.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20(05):36-45+2.
[3]孙煜,方鹏骞.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农村基层卫生防控能力建设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05):329-331.
[4]王国敏,侯守杰.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矛盾诊断及破解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1):120-133+2.
[5]侯田雅,蔡文鹏,董薇,邓光辉.疫情期间农村居民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37-44.
[6]夏柱智,贺雪峰.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7(12):117-137+207-208.
[7]沈瑶,廖土杰,王紫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乡关系思考[J].规划师,2020,36(06):40-43.
[8]郭淼,郝静.虚拟聚合与精准解码:农村广播大喇叭在突发疫情传播中的政治功能[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02):98-105.
[9]武春燕,赵李洋,胡善菊,杨锦茹.基于疫情防控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脆弱性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03):3-5.
12975005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