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及防控策略分析

2021-03-16赵婉睿杨开财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风险防控

赵婉睿 杨开财

摘要:在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煤化工企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应用产品也随之增多,发挥着巨大的市场影响力。随着能源的有效使用,其中的风险问题依旧是无法回避的。本篇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及防控策略分析。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风险防控;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一、煤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

1、生产过程中的隐患

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区和储存场所存在大量介质,这些介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如果因违章操作、安全管理不到位,应急措施不健全,自然灾害等原因引发危险物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以煤气化生产工艺为例,列举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此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较多,主要原料有煤、氧气、蒸汽等;主要辅助原料有甲醇、液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主要中间产物有CO、H2、H2S、CH4、N2等;产品及副产品有天然气、焦油、石脑油、硫磺、硫铵等。

煤气化生产过程中原料煤可燃,生成的粗煤气中含有的大量氢气、一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甲烷等,均属易燃易爆物质。若违章操作或容器、管道、阀门等发生泄漏,都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煤气化装置的操作压力有多个分级,许多系统相互交错,部分设备、管道连通。若操作不当或控制失灵,就会发生高压进入低压,导致设备、管道的超压,发生爆炸。装置中,洗涤塔和废水处理设施的部位会发生硫化物腐蚀,如发生泄漏可能造成火灾、爆炸;停车时,如炉内存留的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遇火源,也会在设备内部发生爆炸[1]。

罐区储存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储罐、设备、管道若无静电接地或静电接地不符合规定,遇雷击或静电不能及时的放电时,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储罐泄漏,处理不及时或方法错误,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各高低压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等,如果不正常运行的过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均可产生电气火花或者过热,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或触电事故。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因材质缺陷、腐蚀等使其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失灵,可能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气化炉等设备工作温度高,若设备保温不良,人体接触可造成高温烫伤。

低温甲醇洗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及液氮储槽,设备、管道在低温下运行,若使用温度低于设备、管道的临界温度,则可能发生设备、管道断裂,液体泄露,发生冻伤事故。

生产过程中,各种电机、泵、风机,输送皮带、传动轴、齿轮等传送装置以及往复运动部件的外露运动部分,因防护不良或无防护罩,可能会造成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等机械伤害。

装置中储罐、塔等设备离地面的高度较高,作业人员在操作或巡检时防护不当或护栏不牢固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生产区内有运渣车、运灰车、叉车、油罐车等车辆,若车辆行驶路线不符合规定要求,误操作、管理不当、疏忽大意等均可发生车辆伤害。

综上所述,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有火灾、爆炸、触电、中毒和窒息、化学灼伤、烫(冻)伤、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

2、原料的危险性

原料煤在自然环境中极易自燃,环境管理不善、积存煤粉不及时清除,易引起火灾,严重时会引起粉尘爆炸。在煤化工企業中,原材料和辅助制品都是危险性的化学燃料,具有易燃易爆特征,在燃烧时,会出现有毒气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由于大多数原材料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强腐蚀性物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

3、煤化工管理过程的缺陷

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疏忽,安全意识不强,未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责任制不明确,培训效果不明显,隐患未及时整改,应急演练不全面或未演练,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到位,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工作时思想不集中,管理人员监督不利,没有做到及时巡查,严格监督的作用,很容易造成各种事故发生。

二、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的防控策略

1、安全体系的完善

煤化工企业要及时了解安全风险的特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管理部门建立相关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在进行生产工作时,建立安全隐患的排查体系,让企业的人员养成良好的排查意识。管理部门要严格管理,对于不良的操作规范,要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工作,降低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影响。

2、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在煤化工企业制定安全风险管理规范时,要率先明确第一责任人,确保制度实施的可行性。第一责任人要提高安全风险意识,明确自身的主要责任,提升安全风险的专业水平。管理部门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消防安全管理人也需要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安全生产和应急反应能力。

3、增强生产过程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避免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加强设备的保养,严格查处每个环节,对于不达标的设备,及时检修或停止使用,将风险降到最低。加强重点部位的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高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

4、加强及时救援的准备

煤化工企业进行生产时,要提前做好防灾、灭火的准备。可以咨询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做出合理的预算,并通过专家的评估结果,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档案,了解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相关部门要加强应急设备的维护,如大型消防车、消防泡沫远程输送系统,高喷射消防车等,做到“三车一套”的基本消防灭火概念,并逐渐的提高专业知识,保障在突发状况时,做到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企业安全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乐. 关于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及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J]. 中国化工贸易, 2020, 12(2):29+32.

2411500520208

猜你喜欢

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风险防控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浅析管理会计在煤化工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论煤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