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抖音号“湖北天气”的内容分类与传播效果分析
2021-03-16谢幽兰窦俊辉郭炳欢杨胜蓝李梦蓉
谢幽兰 窦俊辉 郭炳欢 杨胜蓝 李梦蓉
摘 要 以气象抖音号“湖北天气”为研究对象,围绕气象短视频的传播内容,研究不同类型内容的传播特点及传播效果,为气象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提供经验参考,并为气象短视频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象短视频;公众气象服务;气象宣传科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1-0047-03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形态。移动短视频因其门槛低、碎片化、传播广的特点,用户规模如滚雪球一般,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短视频已经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最亮眼的“明星”。同时,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的不断推进,短视频这种传播形式,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也已经成为政务服务新媒体矩阵中最热门的成员之一[ 1 ]。因此,如何利用短视频进一步提升气象信息传播力,已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湖北天气”抖音号短视频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将短视频内容总结为八个最典型的类别,分别为预报预警类、气象科普类、气候分析类、热点事件类、专家访谈类、实况现场类、摄影实拍类、政务宣传类。
1.1 预报预警类
预报预警类短视频是指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以及天气实况的短视频。预报预警类短视频是发布频率最高的一种:一方面,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获取天气信息”也是短视频用户关注气象短视频账号的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2 气象科普类
气象科普类短视频是指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以及气象防灾减灾技能的具有科学普及功能的短视频。气象知识科普宣传和教育,让公众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气象部门的职责之一。且气象部门作为气象科普知识的发布主体,有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对于气象科普类产品的创作和传播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气候分析类
气候分析类短视频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内容:第一,对某地一个时间段内(如一个月或一个季节)的气候进行评价;第二,统计不同城市或一年中不同时间段内的历年气象要素,进行对比或排行。气象部门需要利用好手中权威、准确、专业的气候产品,使公众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本地气候规律及时空变化。
1.4 热点事件类
热点事件类短视频是指发布热点话题、时事新闻等内容的短视频。跟随热点的短视频不仅能使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形象更加鲜活,能够加强政府机构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还能够起到引导舆论正向发展的作用。
1.5 专家访谈类
专家访谈类短视频即为对气象专家进行采访的短视频,让预报员能够直接面向公众针对天气预报问题做出解答。借短视频平台建立起气象专家与公众直接交流的通道,既能拉近气象部门与群众的距离,又能树立起天气预报员的专业权威形象,还可以借此向公众科普气象知识。
1.6 实况现场类
实况现场类短视频主要是发布气象灾害现场视频及灾情信息等,主要起到公布信息、警示群众的作用。气象防灾减灾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受灾现场的状况以及灾情损失情况,与所有的普通民众都息息相关,是用户非常关注的一类信息。同时还可以结合近期的预报预警信息警示公众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7 摄影实拍类
摄影实拍类短视频主要是展示与天气相关的摄影作品,或者有趣的生活实拍作品。
1.8 政务宣传类
政务宣传类短视频主要包含了党建学习、法规宣传、公益活动等内容。这一类型的作品目前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也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受欢迎程度不高。
本文选取了截至2021年9月1日“湖北天气”抖音账号所推送的487条短视频为样本,基于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点赞量等数据,围绕视频的内容、形式、时长、标题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2.1 “湖北天气”短视频传播概况
将487條短视频样本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占比最高的为预报预警类短视频,占到了总数的40%,其次为摄影实拍类、气象科普类和实况现场类。专家访谈类和宣传推广类占比最少,分别仅占2%(图1)。
487条短视频(截至2021年9月1日)在平台上所获得的总播放量为2.1亿,根据对播放量的统计结果(图2),我们会发现,不同类型内容的短视频的平均播放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摄影实拍类作品的平均播放量最高,平均每条达到了57.2万;其次为预报预警类,55.8万;排名第三位的为实况现场类,52.1万。热点事件类与气象科普类短视频平均每条播放量不足20万,政务宣传类平均播放量甚至不足5 000。
2.2 “湖北天气”短视频播放量分析
根据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推送机制,一般来说,播放量高的作品意味着用户停留的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作品的热门程度。因此我们统计了“湖北天气”抖音号截至2021年9月1日所发布的487条短视频的播放量。表1列举出了播放量排名前十的10条短视频的类型、标题、播放量及时长。从表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八种不同的内容类型当中,摄影实拍类、实况现场类和预报预警类最易出“爆款”。
2)前10名作品的平均时长仅9.2秒,其中超过10秒的仅有3条。这说明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短视频“体量小”更有利于传播。
3)10条短视频的内容标题,有5条是以感叹句开头。这说明巧妙设置内容标题,对短视频的传播也有正面作用。
2.3 “湖北天气”短视频点赞量分析
“点赞”在社交网络上是一种表达喜爱与支持的行为。相较于播放量而言,点赞量可以更为直观的反映出用户对作品內容的态度,点赞量高意味着用户对该条作品较为认可、喜爱与支持[ 2 ]。通过对“湖北天气”抖音号点赞量进行统计(表2),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有2条气象科普类作品进入了点赞量前10名。这说明公众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优质有趣、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同样能够在娱乐作品中“突出重围”成为“爆款”。
2)点赞前10名中出现了一条时长54秒的“长款”作品。这意味着,在短视频平台中,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足够优质的内容也可以不受时长的限制。
3)诙谐幽默的标题能够吸引大量网友的讨论和点赞。天气预报可以幽默有趣,气象科普也可以寓教于乐。
1)丰富表现形式,提升视频趣味性。目前气象短视频以文字信息式、图文视频式、真人出镜式等形式较为常见,而情景剧式目前出现较少。短视频平台的受众,更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有娱乐性、猎奇性的作品上,像气象科普、政务宣传等类型短视频,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就更需要结合有趣的表现形式,来优化传播效果[ 3 ]。
2)以人为本做服务,提高内容多样性。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不能只有冷冰冰的天气数据,而是要以人为本,站在公众的角度去思考。例如,“湖北天气”抖音号自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在中秋节前夕发布了内容为“中秋赏月预报”的短视频,既体现了气象部门预报产品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又展现了天气预报当中的人文关怀。
3)深耕用户需求,利用好权威气象数据。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专业、权威的数据,来打造公众关心的内容。例如“湖北天气”抖音号于2021年7月30日发布的短视频“湖北哪里最容易出现高温?快来看看你家排在第几名?”,用可视化的动态数据,将湖北省各大城市的常年平均炎热日数(≥37℃)进行统计并排行,其中咸宁在此项目中“摘得桂冠”。对于正处在炎炎夏日的公众来说,“哪里更热”会成为一个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此时由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排行榜,就非常能够吸引短视频用户的注意力,并且展开传播。
4)控制视频时长,提高信息表达效率。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已经习惯了对“碎片化”信息的获取,较难集中注意力或集中时间阅读过长的作品。再加之现代人生活模式的节奏之快,体量小但内容丰富的短视频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对信息的需求[4]。
参考文献
[1]王颖,刘娟,徐瑶,等.5G时代浙江短视频气象服务发展探析[J].浙江气象,2019(41):19-22.
[2]李伊淳.政务抖音号“内蒙古交警”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0.
[3]付铭.融媒体时代下短视频在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河北农机,2021(5):151-152.
[4]王程伟,马亮.政务短视频如何爆发影响力:基于政务抖音号的内容分析[J].电子政务,2019(7):31-40.
222450118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