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档案馆新媒体平台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1-03-16任莉新曲绍燕

新媒体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档案馆高校

任莉新 曲绍燕

摘 要 高校档案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服务维度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梳理国内高校档案馆在微博、微信两大公众平台的运营数据,结合档案工作的特点和不同平台的运营环境,从档案价值实现视角分析高校档案馆新媒体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

关键词 高校;档案馆;新媒体平台;档案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0-0051-04

基金项目: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高校档案资源区域共享与利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X-061);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专项课题“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档案文化演绎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CT201911085)。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众多新媒体平台如雨后竹笋般涌现,新媒体改变了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习惯、生活和行为方式,其中以“两微一抖”最具代表性。高校档案馆基于档案本身具有的保密性、隐私性的限制,新媒体平台建设起步较晚,以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为主流选择,也有档案馆试水抖音短视频以期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总体来看,档案管理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强劲,但高校档案馆在新媒体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平台定位不精准、前期投入不充分、日常维护跟不上、发展规划不明确等不足也日渐明显,亟待改进。

笔者选取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两大主流社交媒体,以“档案”“校史”为关键词进行查询,找出符合要求的高校档案馆账号,选取有代表性的账号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高校档案馆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从2010年初推出开放平台,到2013年注册用户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 620万,领跑中国最大的社交圈。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高校的档案馆(校史馆)为了追随用户的需求在微博平台注册账号,利用平台功能拓宽信息传播渠道,丰富馆藏资源传播形式。

1.1.1 數据分析

在新浪微博通过账号查询并筛选,共查找出29个高校档案馆的微博账号。根据清博大数据关于微博活跃度和传播度的评价指标构成[1],统计各高校档案馆(校史馆)的发博数、原创微博数、转发数、评论数以及点赞数(截止日期:2020-11-20),获得微博传播指数BCI排名前10位的高校档案馆(校史馆)数据,如表1所示。

1.1.2 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早期跟风上马,后期维护不力,账号影响力日渐衰弱。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开通微博的时间相对集中于2013年,彼时微博发展势头迅猛,在平台功能开发尚不清晰、技术支撑尚不到位的情况下注册账号,存在跟风上马现象。在影响力排名前十的档案馆(校史馆)中,官方认证的只有六家,未认证的账号多数是由学生在维护,发布、转发的博文内容随意,发布时间没有规律,失去了官方微博形象的严肃性,也背离了平台账号建设的初衷,导致影响力日渐衰弱。

2)博文内容不够贴合需求,用户黏性低。档案特有的保密性、隐私性特点决定了其用户范围绝大多数是与学校有生活、工作交集的校友或师生,许多高校档案馆博文“政治色彩”过浓,特色内容较少,没有把握住师生校友的兴趣点,导致用户黏性低。反观上海大学档案馆的微博,其博文中的业务公告、上大记忆连载等模块内容,前者贴近师生需求,后者凝聚校友的爱校情怀,两者结合起来使上海大学档案馆微博拥有大量的粉丝。

3)微博平台用户的互动性普遍不高。互动性是使微博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群不说话的用户慢慢就会变成不看微博内容的用户,最后更可能是离开。微博的互动数体现在博文被转发、评论和点赞的总次数,在表1的10家档案馆(校史馆)中,不同排名的档案馆(校史馆)用户互动数差别较大,其中互动数较高的是四川大学档案馆,其系列原创博文如川大名言、故事川大,内容精致,文字图片组合精美,获得大量的点赞和转发。由此可见,精准的平台定位、有特色的原创微博和图文并茂的博文呈现方式,更能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表1的10家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中,2020年仍发博文的仅有5家,其他账号沦为“僵尸账号”,这种现象的产生既与高校档案馆(校史馆)没有系统的微博平台运营机制有关,也与微博平台发展的局限性有关,随着其他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微博平台逐步退出高校档案馆的服务与宣传阵地。

1.2 微信公众号

自2012年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逐渐成为国内高校开展宣传、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重要媒介平台。许多高校档案馆纷纷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借助数字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发布和便捷服务。

1.2.1 数据分析

笔者在微信公众号查询功能中以“档案”为关键词查找,检索到有160多个高校档案馆已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本次研究重点以清博大数据平台的微信传播指数WCI为标准[2],选取2020年1—11月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月榜排名前10位的公众号作为样本[3],对其运维数据进行分析,如表2。

1.2.2 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账号数增量明显,体量较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开通公众号的国内高校档案馆数量近几年增长明显,但相对于2 600余所普通高校的总体数量来说,体量较小。已开通公众号的档案馆平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许多推文选题来源是档案馆的“官方新闻”,推送时间随机没有规律,编辑方式粗糙不美观,凑文章的痕迹明显;还有一部分推文打开后直接链接档案馆网站,间接成为官方网站的另一个入口,多平台之间展示的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有的档案馆2020年从未发布过消息,成为“僵尸账号”。以上情况显示出高校档案馆的相关领导对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升服务水平的认识、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

2)账号菜单涵盖信息相对集中,菜单功能的实现程度差异较大。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导航名目设计庞杂,但基本包括“服务指南”“工作动态”“档案查询”“校史”四大模块,涵盖了档案利用与校史传播两项关键内容,但因对平台功能的开发程度不同,不同高校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在信息发布和便捷服务方面的功能实现差异较大。

3)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普遍较低。由表2中排名前10的高校档案馆2020年前11个月的发文和阅读量数据,可以推测出其他档案馆的平台数据,高校档案馆微信传播力整体较低。表2中6家档案馆在一级或二级菜单中设置了校史宣传功能;5家档案馆通过菜单服务导航链接了查档小程序或远程档案查询系统。逐一分析表2中10家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功能模块设计和推送信息后发现,传播力较高的档案馆在服务菜单设计上更切合用户的需求,即查档服务和爱校情怀。

当不同新媒体形态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时,高校档案馆也在积极尝试利用好这些工具,但因整体运作不够成熟、稳定,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不同环节加以改进。

2.1 功能定位

高校档案馆建设新媒体平台的目的是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方式,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功能,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因此平台建設功能定位离不开两个坐标维度:其一,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档案的查询利用服务,实现档案的受众价值;其二,高校史料文化的传播渠道,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缺少了任何一个坐标维度的新媒体平台,往往会因功能定位不全使档案价值存在缺失。

2.2 平台选择

当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和用户使用率较高的新媒体平台有微信平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和抖音短视频等,不同的平台属性各具特色。高校档案馆在选择新媒体平台时,应基于实现档案价值最大化这一角度。

2.2.1 实现档案的受众价值

建议首选微信平台,微信平台为了使注册用户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务,在运营方案上有很多方式可供选择: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模式,也可以是简单的编辑模式,这项功能是其他的新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微信平台的第三方开发者模式可以链接档案馆独立查档系统、查档微信小程序或者档案馆网站端口,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的网上查询。

2.2.2 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

高校档案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师生及毕业校友,因此档案文化产品的制作内容必须基于校友校情,紧跟受众,精准内容;立足点可以选择杰出人物、重要事件、建筑物等;呈现形式宜选择图文搭配、极具情怀的文章,也可以是主题鲜明,具备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短视频。目前国内占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均具备信息的发布功能,但平台的运营策略不同,高校档案馆不宜根据大众的选择为“圈粉”而盲目跟风,只有选择适合自己文化特点的宣传方式和传播渠道,在稳定受众群体的同时,扩大宣传面,让更多与高校无关联的群体了解、关注档案文化,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

1)新浪微博与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两大平台属于开放式平台,其特色是具有强大的信息推荐功能,但对于高校档案馆来说,如果没有固定的、黏性高的受众群体,即使精心设计的史料信息资源,也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里,很难引起除档案从业者以外的公众的注意,就平台这一属性来说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均不适合高校档案馆作为档案文化的传播渠道。

2)抖音短视频。近两年,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众多年轻用户获取信息、消遣时间和放松娱乐的首选入口。档案文化属于非大众文化,在公众中的形象往往是刻板严肃的,如果能够整合多种档案资源,以短视频形式在抖音平台对用户推送,在视觉上有更强的吸引力,使档案文化宣传变得更加生动、高效和亲民。目前,抖音账号搜索显示有几家地市级档案馆已经入驻抖音平台,如漳州市档案馆、荔浦市档案馆等,其中漳州市档案馆发布的短视频主题突出,构图精美,播放流畅,平台发布短视频181个,拥有粉丝数6.3万,获赞14.8万;反观漳州市档案馆的新浪微博,账号共发布微博信息474条,拥有粉丝数仅仅44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抖音短视频在档案文化传播方面所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因此,实现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抖音短视频可以作为高校档案宣传的首选平台。

3)微信平台。微信平台是一个半封闭平台,发布的信息只能推送给关注公众号的人,对档案文化这类非大众的文化来说,传播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微信公众号每月对推文的数量有限制,尤其是开通服务号对微信平台有深度开发的部分高校档案馆,每月推文数量限制为4条,档案的服务利用功能和档案文化的宣传功能在微信平台不可兼得。2020年1月微信视频号开启内测,内容形态以短视频和图片为主,视频号的定位是一个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更适合以视频为载体的内容勿需再在原有的公众号海洋里厮杀,而是给了一个新的入口,这对有意深耕微信平台以创新档案利用形式、传播档案文化的高校档案馆来说,不啻于多一个选择,更是一种期盼,毕竟,同时经营多个新媒体平台,难免顾此失彼。

2.3 技术支撑

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新媒体运作技术能力普遍不足,传统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已难以顺应当前服务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而事业单位侧重学历要求、专业对口的招聘条件,又限制了有经验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加入,这是限制众多高校档案馆发展线上“微服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宣传的关键原因。

2.3.1 项目外包

将档案利用程序开发、新媒体平台日常宣传与维护等业务实施项目外包,交给第三方完成,这种做法能使高校档案馆快速融入新媒体平台,但后续运营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一,费用相对高昂,档案管理经费拨款一旦不到位,相关工作便会断档;其二,后续维护和升级的响应时间长,沟通协调成本高;其三,项目外包能实现平台建设技术的先进、手段的丰富,但传播内容的优秀还离不开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因此项目外包仅仅可以作为实现技术支撑的短期策略。

2.3.2 人才引进、培育与校内资源整合并举

新媒体平台内容从选材、编辑、推送、系统维护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因此高校档案馆宜将相关方面人才的引进、培育纳入人力资源建设长期规划。

此外,许多高校开设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络工程等专业课程,高校档案馆可以通过开办校内实习基地、发布系列专项课题等方式,整合校内资源开展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该举措既能实现服务育人的教育宗旨,也能做到研究成果充分内化,是高校档案馆提升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平、实现技术支撑的长期战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档案馆中的应用和服务领域必将不断拓展,其中新媒体平台与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高校档案馆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亟须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发挥好新媒体平台对史料价值的传播作用,促进档案服务朝个性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微博传播指数BCI(V9.0)[EB/OL].[2020-12-04]. http://www.gsdata.cn/site/usage-2.

[2]微信传播指数WCI(V14.2)[EB/OL].[2020-12-06]. http://www.gsdata.cn/site/usage/.

[3]微信榜单[EB/OL].[2020-12-20].http://www.gsdata. cn/custom/comrankdetails?gid=102554.

3417501908241

猜你喜欢

新媒体平台档案馆高校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新媒体时代下三、四线城市台如何打造品牌移动新闻客户端
关于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思想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