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结尾,谈白鹭是“诗”

2021-03-16白晓春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渑池廉颇蔺相如

白晓春

句子解析

《白鹭》这篇散文诗的结尾句是“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三种作用。

一、首尾呼应

《白鹭》一文的开头是“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是概括描写,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又进行了深层次的比喻,进一步以诗来比喻白鹭的美丽,从而达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二、总结全文

文章除了开头总起之外,其余各个层次逐一表达了白鹭诗一般的美丽。第一层(2~5)自然段,从白鹭的外形──颜色、身段展示了白鹭的静态美;第二层(6~8)自然段,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写了白鹭的动态美;第三层(9~10)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为最后一句起到铺垫作用;最后一句顺理成章,总结了全文。

三、透视心情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最终点题。不仅文字紧密、自然、清晰,也突出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词句赏析

从语言文字中寻找美

课文《搭石》通过“搭石”这一平凡的事物,歌颂了乡亲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全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原文

1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品读

1这是一幅表现品行美的画面。“赶路老人调搭石”的画面中,作者用“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等语句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自然连贯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调整搭石的村民一定很多,作者从众多的画面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老人来进行详细描写,是因为这个“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最充分地表现品行美,抒发自己对乡情的欣赏和赞叹。

2这是一幅表现动态美的画面。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协调有序过搭石”。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一向谦逊的作者使用了本文中唯一的感叹号,表达了自己对这一美景的赞叹之情。“嗒嗒”的声音,真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这里把山民的动态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不但有文字的意境美、音乐的节奏美,还有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优雅古朴的画面美。

三个故事相加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老师:课文《将相和》写的是将相之间和好的事情,那只需写“负荆请罪”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

奇奇:因为通过三个故事具体回答了“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赵国才能平安,体现“和”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将相和”就失去了生动具体的故事基础,显得苍白无力。

老师:你再说得具体一些!

奇奇: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在结构上为后面直接写“和”埋下伏笔,起铺垫作用。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赵国的国家尊严得以维护,是廉颇的保卫和蔺相如的智慧一起与秦国作斗争的结果,这说明了“和”的重要性,突出了文章中心,也为后面解决矛盾做了铺垫。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人物性格和说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此时人物都出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共同目标下最终得到化解,更进一步说明了“和”的重要性。

老师:你的意思是说,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相加,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将相和”,是吗?

奇奇:是的。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的過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两人的爱国之情。

老师:你理解得真棒!

3641500589294

猜你喜欢

渑池廉颇蔺相如
河南渑池:技术培训促花椒产业提质增效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中电工程西北院设计的华能渑池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负荆请罪
河南渑池韶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价值评价
廉颇并非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