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的护理效果
2021-03-15李玲房慧婷李岩
李玲 房慧婷 李岩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炎患者选择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療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院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4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其中,两组均选择50%硫酸镁湿热敷给予治疗,同时,实验组还需要同时选择地塞米松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其1d、2d、3d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0%)明显地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方案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硫酸镁;地塞米松;湿热敷;静脉炎
引言:
在临床上,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为了探讨不同临床治疗方案的具体疗效。笔者以40例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湿热敷治疗静脉炎的具体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一)常规资料
筛选出本院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40例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之比是13:7;年龄在27-78岁之间,年龄均值是(41.2±0.5)岁;发病原因:肿瘤致病7例、PICC致病4例、斑螯维生素B5及参芪注射液等致病6例、其它3例;结合相关标准分级划分,I级4例、II级10例、III级是6例。实验组的男女之比是2:3;年龄在22-75岁之间,年龄均值是(42.3±0.2)岁;发病原因:肿瘤致病6例、PICC致病5例、斑螯维生素B5及参芪注射液等致病4例、其它5例;结合相关标准分级划分,I级5例、II级8例、III级是7例。将两组患者的以上常规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无差异(P>0.05),以下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二)方法
两组均选择50%硫酸镁湿热敷给予治疗,同时,实验组还需要同时选择地塞米松药物进行治疗:①把硫酸镁粉剂与相同量的开水相混合,调配成10ml的50%硫酸镁溶液,把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支浸润在一块纱布上,再将50%硫酸镁溶液与其相浸润,以不滴水为标准,顺着静脉走向将其敷贴在穿刺位置的血管上,手臂或足部等均采用塑料薄膜来包覆,并对其实施胶布固定,若患者的手背部患有静脉炎的,则需要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避免药液污染患者的衣服及被褥等。②两组患者均需要坚持湿热敷半小时,2次/d,结合患者局部的皮肤温度、颜色恢复状态等进行自由调整,用药后需要坚持观察3-5d[1]。
(三)指标评判
临床疗效评价级别有四个:0级、I级、II级、III级、IV级。其中,0级——无任何症状及表现;I级——输液位置泛红或疼痛;II级——输液位置疼痛且泛红或浮肿;III级——输液位置疼痛且泛红或浮肿,出现条索状变化,并且能够触摸到;IV级——输液位置疼痛且泛红或浮肿,出现条索状物,且能够触摸到其长度>2.5cm,出现脓液等。
(四)疗效分析
临床治疗包括三个层次: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24h局部疼痛感完全不见,泛红、水肿等完全消退,血管弹性恢复正常;有效——48h内局部疼痛消失不见,泛红、水肿范围有所缩小,血管弹性逐渐好转;无效——72h后症状无显著改善或有加重迹象。
(五)数据处理
通过SPSS26.0软件对以上数据展开研究。其中,计数指标进行(n,%)阐释,然后实施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
二、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0%)明显地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如 表1。
三、讨论
在临床静脉注射药物的过程中,静脉炎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是由于输入高浓度、刺激性的药物或药物留置时间过久而造成的一系列炎性反应;也可能是因为输液期间无菌操作不规范或血管反复穿刺造成的局部静脉炎症。其临床表现一般包括:泛红、水肿、灼痛、顺着静脉走向有条索状物出现等。
现今根据我国的临床研究能够发现:预防静脉炎的措施是比较多的,一些学者认为:通过冰敷法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促使静脉炎的发病率降低至20.3%左右。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冰敷法联合地塞米松实施静脉滴注控制,能够使静脉炎的发病率降至12.00%。而在本文的以上研究中能够发现,实验组选择地塞米松与硫酸镁湿热敷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1]。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对局部实施硫酸镁湿热敷的过程中,能够造成神经肌肉传导受阻,让四周血管平滑肌松弛,促使血管扩张,由此对局部血液循环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镁离子有利于促进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痉挛的状态,扩张毛细血管等,这对于抑制局部炎症等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在此期间,能够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则效果更强。这是由于地塞米松是一种常见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具有抗菌、抗过敏等功效,能够适应不同因素造成的炎症,在炎症早期治疗过程中,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渗出、浮肿等症状,促使局部组织的红、痛、热等症状逐渐消失,预防及避免静脉炎的出现及扩散,确保组织得到有效地修复。由此来看,在静脉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将硫酸镁与地塞米松进行湿热敷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方法直接、精简,能够有效地防治化疗所引起的药物外渗性炎症的出现,大大地缓解病患的疼痛,增强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输液来说,能够确保其顺利、安全,且无任何的副作用,对此,大部分患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所以,这一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永美, 叶丽, 杨荣,等. 地塞米松与硫酸镁联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010):110-111.
(淄博市第一医院 山东 淄博 2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