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津雄高速扩建规划方案研究

2021-03-15李扬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0期

李扬

摘要:津雄高速交通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三环十四射”路网建设的逐步完善,高速环外侧部分过境交通量和对外交通量迅猛增加,加之运营多年后,路基路面的破损日趋严重,通行能力逐年下降,现状的双向四车道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为津雄高速的交通功能和整个路网的正常运转,急需对其进行扩建改造。

关键词:扩容改建;规划线位;方案研究

一、津雄高速公路概况

津雄高速公路天津段东起天津市外环线的津保立交桥,西至河北省与天津市交界处,路线全长23.9公里。道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7米,其中起点至天津站段为高速公路连接线,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天津西站至省界段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1998年项目开工建设,2000年7月建成交付使用。

二、研究必要性

本项目是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外环与高速环之间联系的快速通道,是天津地区向西沟通的重要对外通道,同时又是东北向西沟通的重要过境通道。而目前,津雄高速拥堵严重,通行能力低,尤其是京沪高速以西段,随着津晋、滨保、京沪等天津高速环的全面建成,通过京沪汇入津雄高速的车辆增长迅猛,现状双向四车道的津雄高速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拥堵比较严重,服务水平较低,加之通车运营十几年,路基路面破损较严重,进一步降低通行能力,急需对其进行整体的扩建,提高通行能力,修复道路、桥梁的破损,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更好的发挥其对外出行和服务过境的交通功能。

津雄高速与京沪高速衔接,是滨保、津晋高速向西的出口。随着天津高速环线的全面建成通车,天津本地出行和过境的交通均被吸引至高速环线通过,而目前滨保、京沪均按双向八车道实施,津晋段已按双向六车道实施。而津雄高速现状为双向四车道,从车道容量上已经无法满足对滨保、津晋出口的要求。交通需求的增加必然要求设施网络发生相应的变化。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优化重组,使得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向高密度、高强度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除了采取多通道、通道多线路的发展战略外,必须强化原有线路,维持其功能的发挥,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形成具有明晰功能结构的路网,承担不同交通功能,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本项目拓宽改建正是这种战略发展的需要。

根据测算,2050年津雄高速公路上承担的交通量将超过80000pcu/d,超过现有津雄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对现有高速公路扩建势在必行。

三、研究目标

本项目为津雄高速天津段,东起天津外环西线,向西与京沪高速相交于王庆坨互通立交,天津段止于津雄高速津冀收费站。本次扩建重点解决京沪高速至津冀收费站严重拥堵的路段,对天津一侧的收费站选址重建,同时根据规划提出京沪高速以西至外环线段线位调整方案。

四、研究内容

方案基础研究:调研沿线相交道路、铁路、水利、管线、现状建筑、现状农业情况等;调研沿线规划情况,结合现状交通量对远期交通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经过科学论证确定本项目合理的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总体方案研究:根据天津市市域“三环十四射”骨架路网规划布局,天津市对外的高速和快速路功能定位有了重新的定义。现状津雄高速部分属于十四条对外快速射中的一条,而同时也有部分位于高速环线以外,因此,在规划上其同时具备对外城市快速路和长距离过境高速公路两种功能。对其进行的改造应充分结合规划,根据规划的功能定位的不同,分段对津雄高速提出扩建方案。总体扩建方案包括:线位方案、加宽方式、设计车速、横断面以及主线收费站等内容。

专业方案研究:目前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立交工程等。

道路工程主要有路线的平纵设计、横断面的布置、路基拼接、一般路基处理、特殊路基处理、路面结构等。

桥梁工程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点位的桥梁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宽方案,加宽方案包括上下部结构、桥梁附属设施及桥梁施工方案。

立交工程以减少对现有道路交通的影响、尽量利用原有工程并节约土地,同时满足远期交通量增长需求为原则,对沿线各立交节点提出处理方案。

五、技术路线

六、综述

综上所述,津雄高速公路作为服务天津地区向西的对外出行和东北与西部腹地之间的过境交通的高速通道,推动了沿线经济的快速崛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高速公路带动沿线经济跨越式发展,快速发展的经济又反过来推动高速公路的加速扩容改建。津雄高速公路已不堪重负,时常堵车,新的交通“瓶颈”已悄然显现。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津雄高速公路的现状已与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通过对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立交工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二支隊 天津 3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