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记忆与羁绊

2021-03-15王环环

记者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凡尔赛流行语词汇

王环环

2020年年底,年度流行语榜单纷纷出炉。其中,有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反映前半年抗疫情形的词汇;有着“内卷”等表现行业竞争态势的词汇;也有着“凡尔赛”“尾款人”“打工人”等映射人们社会情绪的词汇……这些纷繁复杂的流行语共同为我们勾勒出了2020年,这一磨难与感动并存的一年的基本样貌,描绘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地图。

在网络流行语盛行的当下,被“流行”裹挟前行的人们感到有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接收无能”的压力。与此同时,对于网络语言的发展,不少专家表现出担忧,在他们看来,“流行语中充斥了大量不符合汉语结构特点及社会文明规范的消极内容,给语言发展、社会进步都带来了冲击”。

对此,网络流行语将何去何从?成为值得我们探寻的问题。

网络流行语:时代的“传声简”

2020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16日,《语言文字周报》也发布相关榜单,“逆行者”“甩锅”“后浪”居前三位,“打工人”“凡尔赛”“内卷”也在榜内。

2020年,是难忘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袭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这一年里,苦难与感动兼程,这一个个网络流行语便是最好的见证者。

“网络流行语体既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面展现社会文化的镜子”。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甄东霞表示。透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时代的记忆地图。

疫情成为2020年的绝对主角

纵观各类流行语榜单,我们不难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成为2020年的绝对主角。2020年,疫情的到来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抗疫防疫成为了这一年里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

疫情面前,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逆行”,是不畏艰难的勇气与担当。2020年年初,在疫情最为危急的时刻,无数“逆行者”从全国各地出发,奔赴抗疫前线,他们是在这场抗疫斗争中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他们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保驾护航,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华章。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正是有祖国做后盾,我们才更加坚毅与坚强。在这次持久的抗疫过程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劾力同心,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恢复。

疫情终将过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奉献与担当,我们铭记于心。

在焦虑中成长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焦虑情绪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无法正常复工、复学的情况下,更是加大了人们的焦虑。

“内卷”,这一本是学术范畴的词汇,也在2020年人们焦虑的高峰打破壁垒,成为年度热词,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一段时间里,学校教师“内卷”、外卖骑手“内卷”、公司“内卷”……一系列关于“内卷”话题的讨论达到了顶峰。

事件的起因源于几张图片:2020年下半年,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随后,“内卷”流行开来,高校学生用它指代非理性内部竞争。这一行为同样引起了身处各行各业的上班族的强烈共鸣。于是,“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

话题火爆的背后,是人们无法排解的焦虑。而在焦虑的同时,自嘲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纾解方式。

2020年9月22日,一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自拍的短视频,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并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个视频引来大量关注与模仿,“打工人”随即引爆网络。

上班族在经历了“社畜”“996”之后又一次被标签洗礼,对于“打工人”,这种自嘲式的身份认同在上班族中达成了一种和谐的默契,诙谐幽默的同时还伴随着些许活力。

调侃式文学,造梗式狂欢

继“打工人”之后不久,“凡学”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了舆论场上的新宠。

2020年11月初,一个微博认证为作家的网友,在微博上用“平实”的文字记录她的“高贵”生活,引来网友吐槽。“凡学”因此而爆红,网上掀起了一场“凡尔赛文学”创作大赛。如有人自炫长得瘦:“好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到90斤,结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这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精髓便在于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白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凡尔赛文学”源自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细致刻画了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浮华奢靡,网友以“凡尔赛”借指高档、奢华的生活。如今,在网友们的戏谑调侃下,俨然成为一种“自嗨式文学”。

对于“凡尔赛”的火爆,书评人维舟认为,这个词的有趣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直接指涉的“低调而不经意间地炫耀”这类现象,而是这个词自身内在的“反讽性”和“解构性”。“当我们用凡尔赛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是在用一个表面上‘高大上的词汇,去形容一个很可笑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反讽。可以说,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文化特征。”

“凡尔赛文学”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生活在各种压力之下的人们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方式。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王欢将这种不同于常规用语的网络流行语称为“狂欢广场语言”。在她看来,“狂欢化的核心即是对情感的宣泄和释放,故狂欢化的语言一般纯粹为取乐而生。注入了狂欢化特质的网络流行语,其语言的个性化使群体成员在思维、价值观念、行动上更容易达成共识。”

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到“内卷”“打工人”,再到“凡尔赛文学”,抑或是尚未具体提及的“神兽”“后浪”等流行词汇,这些各式各样、或严肃认真、或戏谑调侃的词汇,都从不同的角度见证了2020年的某一时刻,是彼时所传达的声音,映射着人们的社会情绪。

是记忆,也是羁绊

纵观近年来各大媒体汇总的网络流行语榜单,从2017年的“新时代”“共享”“人工智能”,到2018年的“锦鲤”“佛系”“官宣”“杠精”,到2019年的“柠檬精”“好嗨呦”“硬核”,再到2020年的“逆行者”“內卷”“打工人”,我们不难发现时代发展留下的足迹,它们印刻着当时当下社会的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精神情貌。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社交方式的日渐便捷化,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逐渐深入人们的网络生活,并日渐发展到线下,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部分。

走在“潮流”前端的年轻人们往往是网络流行语最先“攻克”的对象。2020年8月,中青校媒曾面向全国近10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显示,72.48%的被调查者愿意主动“玩梗”。其中,对于“玩梗”盛行的原因,调查显示,63.81%的被调查者认为用“梗”可以更精确地表达情绪和想法,54.54%喜欢“玩梗”与朋友产生共鸣。

常年混迹于各大网络论坛的小刘对此深有感触。追踪热点、捕捉各种最新的网络流行语,是小刘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玩梗”已经贯穿在她的生活中。

例如,于去年一段时间很火爆的梗——“我青结”“打工人”,都被小刘收入了自己的“词库”中,成为她日常交流的一部分。她觉得这样的词汇很“抓心”,可以简单明了表达情绪的同时,亦不失幽默感。她认为,这样的表述与长篇的抒情感言相比,更有特殊的萌感,“既表达了意思,同时又不那么直白。”

除“好玩”外,“迎合当下使用群体的情感和需求”也成为网络流行语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原因之一。“每当一个梗‘被接住的时候,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惊喜”,在小刘看来,“跟不熟悉的朋友接上梗了之后,大概就可以获得‘确认过眼神,是跟我一样的人这种心态。”

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年轻人之间“破壁”的基石,而与此同时,新的壁垒也在被慢慢制造。越来越快的迭代更新速度,使得语言成为了年轻人和父母辈之间的另一种“数字鸿沟”。

快速更迭的流行语正在逐渐筑起一道墙,对不习惯这类语言的中老年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现在的流行词其实都能写一个词条,理解它需要同时理解很多别的词汇,有的时候我们这代人偶尔能学一两个,但是一旦年轻人开始完全用自己的话语来对话时,我们就完全插不上嘴,就像学者之间开始用专业的学术话语对话一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说道。

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学家周晓虹认为,“文化反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有利于提高青年一代在家庭及社会中的代际地位,并提高年长一代适应变迁社会的能力。维舟也进一步表示,流行语的流行有其文化上的积极意义,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隐患。“现在的一个现象是,跟不上流行语浪潮的人往往会被给予一个比较负面的评价。我觉得这背后有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可以在‘进步中包容那些希望坚持‘保守的人。如果我不是非常情愿‘跟上这个时代,我是否也可以得到尊重与肯定。”

此外,伴随网络流行语而出现的一些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用语,不免令人对网络流行语的未来陷入担忧,“在互联网时代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展现自己的‘语言智慧,而这种‘语言智慧不一定都是积极的,也有充斥了大量不符合汉语结构特点及社会文明规范的消极内容,给语言发展、社会进步都带来了冲击。”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印刻着时代记忆的“传声筒”,与人们的现实羁绊也愈来愈深。因此,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引导与规范,成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监督与支持。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定会如人们所期盼的那样——成为一条不断奔腾向前的河流,而不是一条不断批量生产产品的流水线。

猜你喜欢

凡尔赛流行语词汇
新语
“凡尔赛”的意义与用法
凡尔赛C5X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二十四)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