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菜薹周年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2021-03-15佘旭东蒋明敏宋英朱建明
佘旭东 蒋明敏 宋英 朱建明
摘要:试验一种设施菜薹周年栽培模式,为最终实现菜薹在苏州地区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通过产量、商品性、菜地利用率和经济等指标衡量栽培模式的优劣。结果发现,改良栽培模式菜薹年总产量123767kg/hm2,较传统栽培模式极显著增产29.7%;改良栽培模式菜薹商品性的主要指标总体好于传统栽培模式;改良栽培模式年复种指数达到9次,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2次;改良栽培模式所有茬次菜田生產周期之和为267d,较传统栽培模式减少70d;改良栽培模式年经济效益114926元/hm2,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61.8%;改良栽培模式投入资金回报率38.6%,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26.6%。结果表明,利用改良栽培模式生产菜薹具有产量高、商品优、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增加显著的特点,值得在苏州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设施蔬菜;菜薹;菜心;栽培模式;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634.5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1-0097-05
作者简介:佘旭东(1976—),男,江苏南通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不结球白菜育种与栽培。E-mail:472878740@qq.com。
叶菜类蔬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素有“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的说法,叶菜类蔬菜决定了城市的蔬菜供应水平,是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标杆[1]。叶菜类蔬菜作为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蔬菜生产的30%~40%[2],以苏州市为例,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4万hm2,其中叶菜类蔬菜占比达37.8%[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劳动力成本还将不断提高,蔬菜产业亟须发展机械化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传统叶菜类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耕整地、播种、移栽、灌溉及植保等作业,收获作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5],而在蔬菜生产作业中,收获作业约占整个作业量的40%[6],目前苏州地区机械化收获作业基本为零[7],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完成,是实现叶菜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点和难点之一。菜薹是一种属于不结球白菜亚种的叶菜类蔬菜,类型多样,近年来原产于华南的菜心被引种到苏州等长三角地区,种植面积和消费市场逐年扩大[8],而包括菜心在内的以食用主薹为主的菜薹是一种相对容易实现机械化收获的蔬菜种类之一,最有可能利用现有装备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而且菜薹在当地利用设施可以实现周年生产供应,为此笔者开展了菜薹周年栽培模式研究,为最终实现菜薹在苏州地区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苏州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49-19菜心为菜薹早熟类型常规品种,由广州乾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苏薹2号为菜薹中熟类型杂种1代品种,由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提供;油绿702菜心为菜薹中熟偏迟类型常规品种,由广州乾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翠绿80天菜心为菜薹迟熟偏早类型常规品种,由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冬薹菜薹迟熟类型常规品种,由苏州市蔬菜研究所提供;矮青1号为小白菜秋冬季类型杂种1代品种,利用其生产菜薹产品,由德州市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提供。
1.2试验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望亭蔬菜基地(120.42°E、31.45°N)开展周年栽培模式试验,试验设2个处理,改良栽培模式和传统栽培模式(对照),详见表1。小区面积7.2m2(长6m,宽1.2m),3次重复,交叉排列。育苗移栽小区采用128孔穴盘育苗,4~5叶龄时定植,行距15~25cm,株距15~20cm。直播小区按照行距15cm条播,4~5叶龄时按照株距10cm左右定苗。保护行一律采用小区同品种延伸种植。[JP+1]改良栽培模式所有茬次只收主薹不收侧薹,主薹采收标准为10%植株进入“齐口”标准时一次性采收,传统栽培模式第5、6茬除收主薹外还收侧薹,其他茬次只收主薹不收侧薹。832型大棚避雨栽培,土壤肥力中等,水肥、植保(除虫不防病)等日常管理条件一致。
观察记载每个茬次每个小区的播种期、定植期、采收期、产量、菜薹条数。[JP+1]每个茬次任意选取20棵长势正常有代表性的植株用于观测商品性指标,主要记载主薹质量、薹叶质量、薹叶数、侧芽数、空心数、薹粗、薹长、叶长、叶柄长、叶宽、叶柄宽、最大节长等指标,观测标准和方法参照《薹菜和菜薹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记载每茬次各项投入品的经济指标、人工费和同期电商菜薹产品售价。
1.3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作表,利用DPS7.05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所有显著性检验均采用LSD法。产量=10000×小区产量/小区面积,菜薹数量=10000×小区菜薹数量/小区面积;栽培模式主薹质量=1000×所有茬次小区主薹产量之和/所有茬次小区主薹条数之和,栽培模式菜薹质量=1000×所有茬次小区主侧薹产量之和/所有茬次小区主侧薹条数之和,栽培模式主薹商品性单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每个茬次主薹商品性单项指标×每个茬次主薹总条数/所有茬次主薹总条数),薹叶质量比=(主薹质量-薹叶质量)/薹叶质量,空心率=空心菜薹数量/总观察数量×100%,穴盘育苗周期=定植期-播种期,菜田生产周期=采收期-定植期,生产周期=采收期-播种期。生产成本=人工费+生产资料+其他成本(含设施成本、灌溉成本、机械作业成本等),菜薹估算售价=电商菜薹售价×小于50%的值,单位面积销售金额(产值)=产量×菜薹估算售价,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单位面积销售金额-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投入资金回报率=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单位面积生产成本×100%,单位质量销售金额=单位面积销售金额/总产量,单位质量成本价格=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总产量,单位质量经济效益=单位质量销售价格-单位质量成本价格。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比较分析
产量是影响栽培模式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菜薹总产量由主薹产量和侧薹产量组成,分别由菜薹数量和单个菜薹质量决定。由表2可知,改良栽培模式年菜薹总产量和主薹产量均为123767kg/hm2,分别较传统栽培模式极显著增产29.7%、60.9%。改良栽培模式年菜薹总数量为2385231条/hm2,较传统栽培模式极显著减少21.7%。改良栽培模式的菜薹和主薹质量均为51.9g,分别较传统栽培模式极显著增加65.3%、51.8%。由此可见,不同栽培模式年菜薹总产量差异主要取决于主薹质量,提示生产上要尽可能选择主薹质量大的品种。
2.2商品性(外观品质)比较分析
商品性(外观品质)是影响栽培模式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由主薹质量、薹叶质量比、薹粗、薹长等指标构成。由表3可知,从加权平均值总体来看改良栽培模式主薹商品性明显要优于传统栽培模式。主要原因是改良栽培模式除了冬薹以外全部选用的是杂种一代品种,相较于传统栽培模式常用的常规种来讲具有杂种优势,杂交种一般纯度也较高,植株个体长势旺盛,菜薹大小一致程度高,其次是育苗移栽茬口相较于直播茬口有固定的株行距,植株个体间生长环境较为一致,生长整齐度高。
2.3菜地利用率比较分析
菜地利用率是影响栽培模式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复种指数和生产周期构成。由表4可知,改良栽培模式生产9茬菜薹用了354d,传统栽培模式生产7茬菜薹用了368d,可见改良栽培模式年复种指数达到9次,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2次,与改良栽培模式平均每茬菜田生产周期30d,较传统栽培模式少18d有关。改良栽培模式所有茬次生产周期之和为514d,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了47d,而改良栽培模式所有茬次菜田生产周期之和为267d,较传统栽培模式减少了70d,主要与改良栽培模式所有茬次穴盘育苗周期之和为247d,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了117d有关。改良栽培模式由于全部采用穴盘育苗移栽方式和全部只采摘主薹大幅度节约了占用菜田的时间,因此,改良栽培模式较传统栽培模式复种指数高且菜田生产周期缩短,可见改良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高,从而有利于增加菜薹产量,提高效益。
2.4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经济指标是影响栽培模式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由生产成本、销售金额、经济效益和投入资金回报率构成。由表5可知,改良栽培模式生产成本为298125.50元/hm2和2.41元/kg,较传统栽培模式分别增加27.9%和减少1.2%;改良栽培模式销售金额为413051.08元/hm2和3.34元/kg,较传统栽培模式分别增加35.8%和4.7%;改良栽培模式经济效益为114925.58元/hm2和0.93元/kg,较传统栽培模式分别增加61.8%和25.7%;改良栽培模式投入资金回报率为38.6%,较传统栽培模式提高了26.6%。从经济效益和投入资金回报率指标来看改良栽培模式明显好于传统栽培模式。
3结论与讨论
搭配不同熟性类型的不结球白菜品种,采用穴盘育苗种植方式,设施避雨栽培,只收主薹不收侧薹,1年可以连续种植9茬,年总产量达到123767kg/hm2,菜薹商品性好,年经济效益达到114925.58元/hm2,投入资金回报率达到38.6%,该模式值得在苏州地区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
适合苏州地区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期间播种的菜薹品种罕见,在没有专用菜薹品种前可以暂时利用苏州青类型小白菜品种来生产菜薹产品,适合当地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的菜薹品种也相对匮乏,现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加强冬春季菜薹选育工作满足当地生产需求,待这些品种短板补上以后,菜薹全年产量还会明显增加。
有研究表明,近10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成本年均涨幅在10%左右,而雇工成本年均涨幅高达18%,至2017年雇工成本已占到蔬菜生产总成本的61%[9]。本试验中所有栽培模式的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达到五成,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在实际生产中这个比重还会迅速增加,将会导致菜价不断攀升,也说明了机械换人势在必行,在劳动力成本高昂的地区发展时机渐已到来。现阶段直播较育苗移栽方式更容易实现菜薹全程机械化作业,主要由于缺少适合设施内能够高密度高效率移栽种苗的机械,研发此类机械难度较大[10-11],而直播机械相对成熟得多,密度也可以调控,但是直播土地利用率明显不如育苗移栽的高,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必须要考虑育苗移栽方式是否可以从农艺上改进,考虑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菜薹生长特点降低种植密度以适应现有的移栽机械,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佳福.基于全程机械化的叶类蔬菜周年生产模式[J].长江蔬菜,2019(16):46-48.
[2]黄丹枫.叶菜类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蔬菜,2012(2):1-6.
[3]张文斌,张龙全,黄裕飞.叶菜类蔬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江苏农机化,2015(1):53-56.
[4]陈永生,胡桧,肖体琼,等.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4(10):1-5.
[5]陆海涛,吕建强,金伟,等.我国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J].农机化研究,2018,40(6):261-268.
[6]王俊,杜冬冬,胡金冰,等.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其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2):81-87
[7]陆彩英.苏州市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概况及对策分析[J].农业装备技术,2014,40(1):13-14.
[8]佘旭东,刘凤军,徐君,等.早熟菜心种质夏秋季的表型性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201-204.
[9]陳瑾,李新宇,赖清云.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8(2):27-31.
[10]徐少华,孙登峰,陈建华,等.叶类蔬菜通用收获机的设计[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365-367.
[11]刘东,肖宏儒,金月.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