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03-15郭晓霞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增长的关键。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薄弱是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发展步伐。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实际转化;问题和对策;有效研究
所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尝试、培训和推广,以形成全新的农村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薄弱是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已经健全了完备的科技管理模式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科研服务体系。基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措施,这对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中存在的阻碍因素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复杂、多变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三大类别,其形式不同导致其在推广中的难易程度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大量实践表明,科研创新思想的萌芽到投入生产再到产品产出以及后续的推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具有工序繁琐、周长期的特点。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受到地区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达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构建完整的农业科研研究体系,才能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支持。此外,当今已经投入使用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平衡好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其实际投入使用依然需要考虑外在环境的因素。在以市场为主体的背景下,市场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的价值决定着是否可以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二)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低
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发展情况深深体现着其自身产品价值。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发展程度高,可以得到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在社会产生良好的联动效应;商品化发展程度不足影响其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推广,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向商品化发展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农研科技研究人员的市场意识薄弱。体现在实际研究中,科研脱离市场发展,花费科研命题申报、检查、验收上的资源占到了项目整体的一半,却忽视了科研成果的推广。而且一项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过多考虑如何完成研究任务,却忽视了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后续推广中的应用。第二,研发经费不足。当前农业科研费用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其经费投入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经费有5%之多,另外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由政府拨款和私人投资两部分组成。第三,农科研究实力薄弱。虽然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但长时间以来以小农思想为主,进而阻碍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忽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导致我国科研依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难以培育出高含量的科技成果。
(三)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不足
农研成果的转化以劳动力为依托,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者和受益者。农民对农科成果的吸收力度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力度。而我国农科成果需求表现明显不足,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农民科技素养低,吸收力度不足。在一项国家对农民文化程度的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农村文盲占到了农村总人口的14%,小学文化水平的36.3%,初中40%,即农村90%以上的人口文化水平低下,这是农科成果吸收的直接因素。第二,农村经济发展不足,影响农科成果的吸收力度。第三,农村发展情况决定着农民群众对农科成果的吸收力度。但我国农村依然属于小规模经营,阻碍着农民群众对农科成果的需求,抑制着农科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四)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形成健全的推广机制
农科成果只有经过推广才能被需求者接受,才能实现农科成果向经济的转化。长时间以来,我国党委、当地政府都十分重视地区农科成果的推广,而且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但在实际推广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推广机制。我国的农科成果推广依然以政府干预为主,农科成果的推广全部根据政府安排,为了完成所谓的推广任务,忽视了地区经济、社会效益,无法提起科研工作者、农民推广的积极性。另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隶属于不同部门领导,基于农、科、教没有形成统一的合作机制,导致农科成果传播途径狭窄,无法实现向经济效益的转化。第二,农科推广队伍素质低。推广队伍质量决定着推广质量。但我国至今没有形成高素质、高能力的推广队伍,也没有健全一套有效的推广标准。加之推广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无法激起推广者的积极性。第三,中介服务没有形成健全机制。我国没有形成健全的农业科技中介体系,加之运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阻碍着农科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农科成果质量
创新、改革农科管理制度,改变重研究成果和推广的观念,立足市场发展导向,实现科研成果和经济的有效融合,以有效提升农科成果质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优化农业科研立项工作,选择技术先进、实用性强且经济效益显著的立项,而且要建立“专家评审”、“市场审查”、“用户评审”相结合的体制,力图加强科技研究、管理、生产和推广的结合。其次,鼓舞农业科技研究人员下乡,进入到农村、农村市场中去,只有基于实际情况,完善研究课题,才能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最后,在成果坚定阶段,要以农户、研究成果增产为标准,由研发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按照标准程序核定,以保证质量。
(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
農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必须以完善的推广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为依托。基于农业社会公益性、自然因素等影响,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推广体系,健全各大推广机构的运行体制。第一,以地区为主体,改革农业科技推广节奏。第二,大力发展新型推广组织,从政策和资金两大方面支持地区民办农业推广组织的建立,并加大培育。第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推动农科成果的转化,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强农业生产、市场发展、农科技术的结合,这是农科成果有效转化的最直接、有利的方式。第四,政府要加大农科成果的研究力度,鼓励银行、保险等部门开辟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风险投资的业务,以形成多元化的农科成果投资体系。
(三)提升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养,强化农民群众对农科成果的需求
农民群众是农科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要加快农科成果向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转化,必须提升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养。第一,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增强农民文化水平。第二,立足科研成果转化,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升农民科学技术素质。在培训开展中,我们只有立足农民实际情况,对农民开展梯度培训,才能真正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才能真正的让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去。第三,注重农民技术员的发展,做好农民利用科技成果的示范作用,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农科科技成果的应用中来,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四)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明确市场导向以实现农科成果的轉化
中介是是农科成果转化的中枢枢纽,所以加大对中介结构的扶持力度,以实现农科成果到实验到推广到最后应用的转变。第一,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加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健全农科成果监督机构,以协调农科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第二,健全技术市场,引导他们向功能社会、网络化服务的方向的发展,为农科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保证农科成果转化工作的稳步推进。第三,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健全农业支持产品制度,保证农业技术市场的有序开展。只有明确市场导向、立足科技成果这一中心地位、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形成各大主体的制约机制,才能推动农科成果的有序转化。
(五)提升农业科技人员自身的素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农业科技人员是联系农科机构和农民群众的重要媒介,为了实现农科成果的有效转化,建立高素质、高技术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十分重要。第一,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再教育,提升农业科技人员自身的素质,科学配置农科机构人员。第二,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舞科技研究人员下基层,以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第三,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改善他们的推广条件,让他们可以安心、定心的进入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去。第四,做好技术培训和政治教育工作,鼓舞农业科技人员学习相关知识,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推广能力,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科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只有加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才能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希望在有效措施的推动下可以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可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有效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刘博.齐国锋.浅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垦殖与稻作,2006(B06):P.137-138.
[2]秦洁.朱计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2014(002):54-55.
[3]宋建鸣.陆远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7(Z2):248-250.
定边县委党校郭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