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及培养策略 ?
2021-03-15王佳
摘 要:在近几年,关于“智能+”、无人汽车、虚拟现实、Big Data等的搜索指数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随着企业正争先恐后地引进新的技术,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话,很多的职位将会被淘汰。在这种脉络下,本文的目的是提出高职院校能够有效应对“智能+”时代下,人才供需失调的管理方案及应对策略。“智能+”战略下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结构进行前瞻性预测,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产业依据。
关键词:“智能+”;就业结构;人才供需
一、“智能+”发展的背景
“智能+”是推动互联网下一轮升级和变革的核心引擎,即更加智能的机器、更加智能的网络、更加智能的交互,能够创造出更加智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态系统。“智能+”是能够以人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基础,并且能够形成高度信息对称、和谐与高效运转的社会生态。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转型以及“智能+”等的急速发展,这些全新的技术进步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就业结构、企业的产业链以及促进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的调整。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我国正加快推进以“智能+”、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助力复工复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智能+”也会对程序化、重复性、低技能的劳动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为此,我们应在充分考量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发挥“智能+”红利推进就业结构优化和就业质量提升,实现“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就业平稳增长的“双赢”。
二、“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通过物联网,可以收集和分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事物的数据,以此为基础,进入了创造新信息和技术的新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电影或小说中看到的事情即将实现。特别是随着“智能+”和机器人的使用普及,人类的工作岗位将急剧减少的预测,对于正在经历就业难的我们来说,这是更加暗淡的前景。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我们经历的位置变化是什么呢?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减少,又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呢?2016年达沃斯论坛(World Econtic Form)以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在引起全世界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关注上起了很大作用。据达沃斯论坛报道,通过第四次产业革命,物联网、3D印刷、“智能+”机器人、无人汽车、新能源技术产业、新材料相关产业、银色产业等将会更加发达。另外,以新技术发展为基础,连接需求和供应的平台活性化,共享经济和以需求为中心的经济将得以发展。这样的产业变化预计到2015年-2020年为止,将消灭710万个工作岗位,创造200万个新工作岗位,最终会消灭510万个工作岗位。并且,在2019年,达沃斯论坛以“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架构”为主题,探讨兼顾和平、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新模式。为深入探讨2019年世界经济前景和5G、“智能+”等面向未来的科技主题,举行350余场会议。现阶段,“智能+”在金融、医疗、交通、文娱等各个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智能+”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产业将持续高速成长,预计到2022年,国内“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80億元。
根据对我国“智能+”技术从基础层到技术层,最后到应用层的全产业链进行分析,旨在对我国的“智能+”技术与应用创新提供发展方向。我国目前的“智能+”技术在某些应用领域发展迅速。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所做的事情的时代正在迅速到来,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有遥控器、无人汽车、制造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例如,快递员、食品送货员、邮递员、害虫扑灭者、地质学者等工作。如果无人汽车普及,出租车司机、豪华轿车司机、公共汽车司机、货物运输司机、租车公司职员等职业将消失。将算法层中的“智能+”核心技术——机器学习,应用到智能金融领域,将会影响交易员等职业。但是,与担心“智能+”时代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失业率提高等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同,也有人认为,“智能+”时代带来的就业岗位减少冲击不会太大。比如,存在着人工智能机器人难以代替人类的工作岗位,随着新技术开发,新产业发达,至今为止,并不存在的新型职业登场,甚至可以抵消或超越现有的工作岗位。人工智能机器人难以替代的职业是需要以人类感性为基础的,要求人际关系、创意性、企划能力等的职业。“智能+”时代下,可能消失的职业,如表1所示:
三、“智能+”环境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1.“智能+”环境下人才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原因
(1)专项政策不多。比如,高职院校缺乏对“智能+”产业紧缺实用人才方面的专项政策,或者是高职院校的举措相对分散、缺乏特色、针对性不强,导致政策竞争优势减弱。2020年国家政策梳理表如表2所示:
(2)产业链资源平台较弱。比如,高职院校“智能+”及其相关学科总体实力较弱,人才培养的量与质均难以保障,特别是能够对接“智能+”产业的研究院(所)的缺乏,以至于吸引相关人才的作用发挥不足。特别是需要关注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比如高职院校所辐射的地区企业还处在产业结构层次的中下游水平,对促进集聚“智能+”产业人才效果是有限的。
(3)“智能+”发展路径导向不明。比如高职院校对新一代“智能+”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选择还不够清晰。虽然高校院所、相关企业都表达了“智能+”产业人才极其缺乏的感受,但对需要补充哪些类别、哪种层次的人才却又不十分清楚,笼统的人才欠缺感实际上就是源于对如何布局“智能+”产业人才缺乏顶层设计和操作路径。
(4)“智能+”产业链配套环境不优。虽然有关高职院校出台了许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企业、“智能+”企业入驻校园的相关优惠政策,但与“智能+”产业链比较成熟的高校相比,无论是招商引资、财政扶持、产业基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具体涉及资金、场地、人才等专项政策还亟待出台。
2.应对“智能+”环境下产业人才供给的建议
(1)高职院校需要做到强导向,着力完善引才育才政策体系。一是研究出台有利于包括“智能+”在内的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产业人才新政。二是梳理现有人才政策,加快推进各项人才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促进“智能+”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三是完善“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除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外,要重视中低层级产业人才的引进培育。四是适时根据“智能+”产业的发展阶段变化,做出政策调整。
(2)高职院校需要做到蓄动能,着力加强产业资源平台建设。一是以高职院校内重点学科为突破口,大力培育“智能+”相关优势专业,加快推进“智能+”一级专业群建设,发挥好高职院校对“智能+”产业的育才作用。二是将引进企业、新增企业工作与“智能+”产业规划布局有效衔接,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国内“智能+”方面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金牌讲师在院校中开设相关课程。特别是在大力引进“智能+”企业巨头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智能+”初创企业的培育。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培才引才的主体作用,研究出台专门政策,积极培养和引进企业急需的具有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3)高职院校需要做到提效率,着力理清产业人才供需实情。一是理清高职院校在发展新一代“智能+”方面的优势、特色及重点,为高职院校出台“智能+”产业领域人才政策奠定基础。二是细化高校所辐射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及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匹配的人才政策及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三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结合“智能+”产业发展、产业规划、企业需求等,定期发布“智能+”产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指导目录,为主管部门精准施策提供科的的指导和依据。
(4)高职院校需要做到增活力,着力优化产业引才留才环境。一是继续统筹实施好“成大杯”、“百校千企万岗”等人才扶持政策,培育壮大高职院校“智能+”领域人才队伍。二是学习借鉴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高校经验,在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以及技术成果入股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档、一企一策的量身定制。三是提供人才引进奖励基金,激励企业研发机构引进创新领军人才,支持“智能+”领域的企业申报各种国家级和市级的人才专项支持基金。四是搭建一些大项目、大平台,为高职院校“智能+”领域专家团队与国内外顶尖“智能+”研究机构搭建合作桥梁。五是理顺企业、院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和学术界进行人才流通,促进校企合作对接。以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化解“智能+”对就业的不利沖击。
四、结语
就目前中国的大环境而言,“智能+”产业链已经在“智能+”平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智能语音设备等核心领域有着良好的产业布局,“智能+”在新兴产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正在催生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和一定数量的协作性劳动力需求。目前,“智能+”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将一定程度替代低技能、非熟练的劳动工人甚至部分具有一定经验和技术的操作工人。为了化解上述不利冲击,一方面,引导“智能+”应用相关企业逐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劳动者对“智能+”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有效缓解“智能+”对就业的不利冲击。另一方面,深化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加大能够适应未来“智能+”发展方向的职业培训投资力度及职业技能培训强度,这不仅能够及时化解“智能+”的负向就业冲击影响,还能够妥善解决职业技能院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困难、就业收入偏低等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
[1]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
[2]梁春艳,张可月,丁福兴.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结构的过程与机理[J].当代经济,2018(12).
[3]桑雷.“机器换人”现象对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新影响[J].职教通讯,2020(11).
[4]谢璐,韩文龙,陈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多重效应及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9(09).
[5]刘曼璐,王佳.人工智能技术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融合路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07).
作者简介:王佳(1987- ),女,江西赣州人,博士,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和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