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格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中的应用?

2021-03-15阙丽娟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应用

摘 要:胡格模式是由德国著名的职教专家托马斯·胡格开创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分析了胡格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说明胡格模式的应用,分析了胡格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胡格教学模式;物流管理;运输管理实务;应用

一、引言

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中,学生具备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和培训任务。但在我国推行“双元制”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过分依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很多的障碍。因此,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但校企深度合作依然存在困难。教学内容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责任心、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依然非常薄弱。近年来,我国部分专业试点引入胡格教学模式尝试解决这些问题。2017年北京市教委启动了物流专业胡格模式教学实验项目,由北京市6所职业院校参与为期三年的教学试点。笔者作为试点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参与了所有的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和相关课程的教学。文章以《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说明胡格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为其他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胡格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胡格教学模式是由德国著名职教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第一,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非專业能力。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非专业能力指专业能力之外,可以普遍适应所有岗位需求的其他职业能力,通常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情感能力等。胡格模式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种能力在不同的阶段重要程度不同,以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在学习前期方法能力更突出,在学习后期专业能力更重要,社会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突出程度相当。该模式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责任意识、时间观念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该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设计与企业实际接轨。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关键词法、伙伴拼图法、博物馆法、停车站法、海报法、旋转木马法等几十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第三,胡格模式的教学组织高于教学内容、培养能力高于传授知识、方法体系高于学科体系。立足学校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尽可能把更多的企业情景在学校教学中呈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更适合我国高职教学的实际。第四,教学过程采用行动导向六步法“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第五,注重三项能力的综合测评,考核标准职业化、注重过程性评价、考评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过程考核,尤其注重学生沟通能力、节约意识等非专业能力的考核,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评价。

三、胡格教学模式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中的应用

1.《运输管理实务》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实施情况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学校教师、课程评价注重与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企业教师、企业的工作标准等进行系统化融合。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任务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我校原有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如表1所示。

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本身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模式,但是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项目教学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对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分配不够明确,有些学生在小组中非常活跃,能力提升很快,一些学生不积极,老师也不好分辨,课堂上依然存在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第二,现有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尤其针对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第三,教学目标更多体现在与运输管理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对责任心、安全意识、成本意识、时间观念等非专业能力关注度不够。而这些非专业能力往往是企业关注的重点。第四,教学实施中,没有很好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没有针对个体需求开展教学和辅导,没有将学生的差异纳入关注重点。

2.胡格教学模式在《运输管理实务》中的应用

每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各不相同,胡格模式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根据我校《运输管理实务》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运用胡格模式的理念进行设计。基于胡格模式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每个学习任务仍然按照“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的行动导向六步法。但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第一,胡格模式将学习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非专业能力目标,更加注重非专业能力目标的训练。第二,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胡格教学法适应不同教学场景(如运用三人小组法、扩展小组法、小组拼图法、闪电约会法让学生有效参与讨论;运用海报法、博物馆法、学习站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学习任务;卡片法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旋转木马法提升学生理解和总结能力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转变能够保证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基于胡格教学模式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设计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胡格模式作为德国职教模式的一种,依然遵循了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规律。同时又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胡格模式除了注重专业能力的考核外,突出了对非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第二,胡格模式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保证非专业能力的教学效果,从而体现与其他模式的不同。胡格模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保证特有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如何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环节,采用倒立法,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例举“你认为怎么做才能使货物运输不安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思考更加全面,而且记忆更加深刻。又例如:在学生进行项目成果展示的时候,采用博物馆法,将个人或本组的可视化成果进行展示,巡回观看其他人或其他组的学习成果,评价并提问,对本组的成果进行解读并回答提问,可以让学生能够分析评价其他学伴的学习成果,并提出专业性问题,能够精炼概要地口头陈述本组可视化成果的含义和要点,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解释。第三,胡格模式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开放性比较强的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胡格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1.应用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教师成为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胡格模式特别注重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的合理搭配,例如专家小组法,每个学生都代表自己团队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如果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到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增强了学生责任心,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学生自学能力、专注力、坚持力、批判性思维、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责任意识等非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北京市物流专业胡格模式为期三年的教学实验项目,本校胡格实验班的学生得到了學校老师和企业的充分认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笔者认为胡格教学模式能够很好适应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尝试在职业院校多个专业开展教学试点工作。

2.注意事项

第一,胡格教学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德国的职业教育和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甚至在中国不同地区,在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学生生源、企业参与度等方面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照搬胡格模式,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相关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目标进行系统规划,然后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

第二,胡格教学模式对师资和教学环境要求较高。从事胡格模式教学的老师,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充分领会胡格模式的理念和宗旨,熟悉胡格教学法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加强教师跨界合作,集体备课、共同开发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室需要设备齐全、有活动桌椅、白板、记号笔、纸张等教学素材,还需要满足教学的实践场地,上课人数不宜超过30人。

第三,教学任务和考核方案等需要周全考虑,胡格模式倡导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其得到自我发展和提升,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通过对每个学生进行鼓励和认可,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阙丽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项目设计——以《运输管理实务》为例[J].中国市场,2014(8):140-142.

[2]陈月凤,庞继伟.中德合作胡格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11):47-50.

[3]刘篪.基于“胡格模式”的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策略[J].江苏商论,2020(03):49-53.

作者简介:阙丽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应用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